首页 理论教育 国产大片的崛起和国际影响

国产大片的崛起和国际影响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显示,整个1996年,观众对国产影片的信任度从前一年的41%骤然降至20%。这种集体购票、任务下放式的观影模式,直到今天对不少国产影片的票房业绩来说依旧屡试不爽,但它们都是以透支观众信任和市场原则为长期代价的。从2002年开始,一批中国著名导演前仆后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执导的国产大片陆续粉墨登场,直至泛滥。至此,国产大片彻底走出国门,骄傲地用海外院线的票房统计数字继续着中国电影复兴的神话。

国产大片的崛起和国际影响

1994年,从国外引进的第一部进口大片进入国内电影市场,并迅速坐稳了头把交椅。之后到了1995年,一部接一部的进口大片在国内市场出尽了风头,一些国内的电影人士才真正体会到:国产电影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一定离不开影片前期的充足的宣传力度和投资力度,以及有着一定高度和价值的产业理念,唯有在它们的助力下,国内的电影市场才能真正获得与进口大片同台竞争的机会。

1995年的年初时分,由国内导演执导的电影《红粉》依靠其全方面的宣传力度得以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从当年该片700万的回报中可见一斑。同年的下半年,一部由姜文亲自执导的,耗资上千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震撼上线,正是依靠它自身的众多卖点和强有力的宣传大大开拓了电影市场,在观众中间颇具影响力。当时该片只是在北京、上海两地的影院上映,其票房收入直接冲到了4000万大关,在当年国内电影票房榜上,可谓是一骑绝尘。到了当年的年底,国内上映了一部由叶大鹰执导,并由电影青年制片厂和莫斯科高尔基制片厂合作下拍摄而成的《红樱桃》,怀揣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情走进国人的视线,并在国内电影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以5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在国内影视圈独占鳌头,顺利坐上当年国产电影票房的头把交椅。鉴于此,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出现了一大批耗资千万,制作、场面皆为大手笔,且有大明星倾情加盟、通过深入的宣传炒作获得高票房回报的国产影片,被称为当时的国产大片。

正是上述影片的商业成功,令1995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乐观的景象,包括不少评论也认为:“像泉源一样涌流不止的观众确实让票房收入直线上升,使得曾经衰败的电影市场日渐复兴、壮大。”

直到1996年,国产电影的风光才悄然离去。经过三年时间拍摄,单单后期制作就已超过千万的电影《红天鹅》(古榕导演,1996年)、耗资超过4000万的《秦颂》(周晓文导演,1996年)等影片的票房都不温不火、反响平平。来自观众更多的批评意见指向影片的炒作过度和虚张声势。调查显示,整个1996年,观众对国产影片的信任度从前一年的41%骤然降至20%。

进入1997年,在国产电影整体水平发展受阻的大背景下,还是有一些高质量的影片凭借不错的票房成绩瞬间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士气。比如当时拍摄的《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单部票房已超过3000万,而影片《鸦片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票房收入更是达到了8000万,远远超越了当年所有进口大片的票房。

《鸦片战争》应算是当时所有国产大片大投资的魁首,这部由谢晋执导、民间集资近1亿元的影片,动用了群众5万余人次、外籍演员3000多人次,搭建场景200多处,耗用胶片l6万英尺。这样的高投入得到当年的票房之首也并不令人惊讶。但如果从投入和产出比来看,《鸦片战争》反倒是入不敷出、票房并不理想。(www.xing528.com)

从1998—1999年这两年,既有大手笔影片《荆轲刺秦王》的票房失利,又有《黄河绝恋》《红色恋人》等影片爆棚的口碑和人气。还有《横空出世》《紧急迫降》等献礼影片展示出对先进数字技术的运用。一时间,这些因仿效进口大片运作模式而风生水起的国产影片,俨然成为20世纪末中国电影业振兴的希望,甚至2000年由冯小宁执导的电影《黄河绝恋》还作为中国电影的代表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的角逐。于是,业内的一些人士认为,“进口大片”不仅激活了长久萎靡的中国电影市场,更是激发起中国电影“奋发图强”的信念和决心,而正是由于这些盲目的乐观,导致年产100多部国产影片中大多数只因害怕跟“进口大片”抗衡而长期积压在库。除了一些国产中小成本的影片积压严重以外,另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众多国产影片除市场营销外,很大程度上依然要靠着政府的行政力和政策来运作,致使很多国产电影始终没有真正与进口大片竞争的自由。

即使是全部民营公司投资的《鸦片战争》在上映前,自上而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求组织观看这部影片的红头文件还是跟着下达,颇有“十二道垒牌”的阵势;该片还在一些省市采取了“梳子战术”,据说中小学生“无一漏梳”。这种集体购票、任务下放式的观影模式,直到今天对不少国产影片的票房业绩来说依旧屡试不爽,但它们都是以透支观众信任和市场原则为长期代价的。与此同时,国产大片中的大多数作品尚且不具备进口大片所具有的商业化类型特征,无论是票房方面大获全胜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票房方面一落千丈的《荆轲刺秦王》,虽说都具备国际大片所需的意识和追求,但从根本上来看,这些影片依然属于相对个人化、艺术化的小众电影。当创作者们过于偏重个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表达时,对观众观影期待往往照顾不足,也容易导致其最终的票房更具偶然性和风险性。

中国电影人在20世纪末对全球化想象的尝试和对多元文化空间的建构,确实在这些国产影片中有所彰显。只是这种西方视角或是异国风情还有太多一厢情愿的揣度和自述。在1995《红樱桃》上映时,北京市地质礼堂还就观众对俄语对白配中文字幕的问题是否影响看片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190位观众中有148人都认为不影响。由此可见,当时中国观众亦在国产影片中寄托了对视屏上更广阔的人文地理好奇心和对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强烈渴望

国产电影直到新世纪以后,才终于在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和学习好莱坞奇观模式的嫁接中真正开始了全球化的电影征程。全球市场的野心伴以“华语大片”“中国式大片”的名头,从此中国电影产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从2002年开始,一批中国著名导演前仆后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执导的国产大片陆续粉墨登场,直至泛滥。至此,国产大片彻底走出国门,骄傲地用海外院线的票房统计数字继续着中国电影复兴的神话。只是大部分本土观众对这些始终脱离不了对宫闱、武侠等题材的编造、充满了欲望张扬和权术阴谋的国产大片没有太多好感,批评之声络绎不绝。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在学理上确切规定到底多大的投资额算是国产大片,很多导演和学者都是根据电影产业内部的约定俗成的标准来划分。郑洞天分析指出,依照中国现在的行情,耗资8000万元以上的电影就算是大片,耗资3000万元左右的影片可算为中等成本影片。而小成本电影往往是指耗资1000万元以下的影片。同时黄治也进一步说明,这样的一个定义和标准是在任何一本辞典、媒体手册或电影教科书都无法找到的,大家都相互沿用,心照不宣。他自己按照投资额划分,认为投资在7000万元以上就可称为“大片”或“准大片”;投资额在1000万~7000万元人民币之间,就可以称为“中等成本电影”;而对于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电影,基本可以归为“小(低)成本影片”。这种划分与郑洞天的划分大体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