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产业国际化的新机遇

中国产业国际化的新机遇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服务业国际化规划下,需要高度重视发挥各地区在服务领域的优势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有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中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制造—服务”联动的中国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谋求新一轮产业国际化与区域跨国产业链的联动协同发展的契机。伴随着制造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都是中国与该区域谋求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契合点。

中国产业国际化的新机遇

1.“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产业国际化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区域合作体系所依托的多维度的国际化经营手段对跨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提出要求;其次,“一带一路”为制造出口优势升级需要更多的专业服务投入为制造融合服务的跨界国际经营模式带来空间;第三,“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外“软实力”推进需要更多的“服务支撑”为政府—企业合作的服务项目带来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推进“制造+服务”国际竞争优势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其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对中国服务出口的需求,制造出口功能升级的“服务嵌入”;其二,中国区域服务经济梯度格局的差异化国际竞争策略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差异化竞争策略之间的对接;其三,制造领域大型国有企业和项目框架对本土中小企业海外经营的引导与联动。

2.“制造+服务”的产业国际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本土企业需要更加重视“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依托中国与当地的双边政府合作机制推进“制造—服务”联动,将服务业项目投资服务贸易促进更深度地纳入政府间合作的倡议下,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予以落实,由此形成的“中国服务”需要以政府相关服务平台为杠杆,通过政府、社会与企业三维联动的方式加以推进。

部分海外中资企业在沿线国家的投资与出口联动面临挑战,一个很大的阻力来自出口促进所需的服务投入不足,大量专业化的服务以及与政府合作相关的“走出去”服务平台仍然处于空白期。未来需要更加重视围绕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为应对当地需求而在企业内部更多地推进制造升级相关的服务投入;另一方面是政府与当地机构在合作框架下的投资项目服务、市场中介服务配套等相关机制安排。除此之外,以市场化为手段的服务支撑也非常重要,在当地发育程度不高的市场,需要更多专业化的服务供应商,这是目前克服中国推进海外跨国经营的“短板”的一个关键因素。(www.xing528.com)

在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目标的服务业国际化规划下,需要高度重视发挥各地区在服务领域的优势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有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中推进服务业的国际化。

3.重视“制造—服务”联动对于推进产业国际化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市场贸易规划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中国服务业的区域梯度发展战略的目标,对接各地区现代服务部门内优势服务业的国际化目标与标杆企业的培育,根据沿线国家内部服务市场差异与中国服务企业的动态跨国经营战略进行对接,从而通过服务业国际经营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根据上述战略目标,以“一带一路”为导向的产业国际化方向将呈现“制造—服务”充分融合的国际化进程:一方面,需要根据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和现有双边贸易的阶段性特征,在出口促进和对外投资规划下重视制造优势服务贸易;另一方面,在政府间合作的大项目建设下,注重为中国本土服务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制造—服务”联动的中国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谋求新一轮产业国际化与区域跨国产业链的联动协同发展的契机。伴随着制造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都是中国与该区域谋求区域经济合作共赢的契合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