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返璞归真

文言文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返璞归真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面对今天,看到未来。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文言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其文学的经典性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从中汲取养分。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开展生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得以成长。

文言文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返璞归真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在教学中多组织活动教学。“过去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们说: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这里的“渔场”在中学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中即指“言语活动场”,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由一系列活动元组成的“言语活动场”中不断质疑、讨论、思考和探索,真正让学生在自我活动和他人活动、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中成为生成、发展并存在着的生命个体。

以教授《记承天夜游》为例,面对作者在文中表露的复杂、丰富的情感,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于是,我让学生阅读文本,再组织学习活动:将作者的情感用心理曲线图表现出来。

《记承天夜游》短短84个字,情感的起伏却有6处:一为“月色入户”之喜。“欣然”显然表明了情感,是“心情好”的意思。但见月色之前呢?似乎是难以判断。所谓“欣然”,不仅是“心情好”还有“一下子高兴”的意思,就是说,高兴来得很快。二为“无与乐者”之寂。“念”有“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之意,也有“惦记、常常想”的意思。本来心情猛然乐了,却无人与共,这对苏子来说,确实是感到寂寞。三为“寻张怀民”之慰。“遂”,表明毫不犹豫,张怀民是唯一能找的人。用“寻”而非“访”,说明这样月色之夜,怀民肯定和“我”一样,夜不能寐,那他又能到何处赏月呢?是不是能寻找到他?在“无与乐者”之后,马上想到张怀民,不也是慰藉吗?四为“怀民亦未寝”之悦。“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是作者意料中的事,如此就容易找到怀民,是等“我”来“寻”?不必说张怀民如何怎样,这一句就足以表达出两个人的相契之情。五为“相与”赏景之醉。“相与”是“共同,一道”之意,但和什么样的人“共同,一道”呢?《说文解字清代段玉裁曰: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是相共、交互之义,也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相亲相爱”等。与交好之人,赏同爱之景,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一个“盖”字道出心声:呵,原来不是“藻荇”啊,是“竹柏影”!两人“醉”了。六为两“闲人”之凄。“闲”有“无事可做”之意,显然是话中有话,两个贬谪之人,尤其是苏子,已经有名无实,是真正的无事可做,是真正的“闲”啊!这是怎样的心态?更多是触景伤情。触什么景?是“空明”之景,“空明”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追求、期待这样的境界,说明他目前尚未做到,这是纠结,是矛盾。所以,不知不觉,“但”“只”之意,“耳”“罢了”之叹,自己的情绪还是从中自然流露了出来。“闲”还透露了一丝难以掩抑的孤独、压抑与凄切。(www.xing528.com)

学生要完成心理曲线图,就要理解情感变化;要理解情感变化,就必须仔细研读文章。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相互补充,也能相互合作学习,从而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一步步理解文本,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总之,要提高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能“古为今用”。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面对今天,看到未来。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文言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其文学的经典性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从中汲取养分。要提升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就要改变教学方式,开展生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得以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