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教学返璞归真:让知人论世成为有效方法

文言文教学返璞归真:让知人论世成为有效方法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既是阅读欣赏文言文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知人论世往往是我们阅读欣赏一篇文章的钥匙,但在多媒体信息丰富的今天,我们如果不能解决众多的个人及社会信息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就很难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在搭建“知人论世”的支架时,切忌断章取义,应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对社会背景及作家经历情怀要有选择性。

文言文教学返璞归真:让知人论世成为有效方法

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既是阅读欣赏文言文作品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在教《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以“雅”发问:这场著名的兰亭聚会被后人誉为“兰亭雅集”,你认为兰亭聚会“雅”在哪里?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理解东晋文人的审美趣味作了铺垫。学生通过充分的交流,体会文中景色描写的特征,“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凸显出清丽淡雅的特征,确是“有景无色”;也体会出文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所描述出来的特有的聚会场景,感知当时“有酒无肴”“有诗无乐”的文人情趣,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东晋文人以“清淡雅致为美”的审美观的理解。

教师进一步以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例,调侃道:“你看过一个大男人提着花篮采菊花吗?”从而通过这篇经典的文章,把学生带入东晋时代,引导学生联想,深化学生对东晋文人情趣的感知。这样,学生对“曲水流觞”这一东晋文人独特的文化实践也就有了深刻的认知。

上课时,正是这样由点及面地延伸,使教师将东晋文人的审美特色、文化实践很好地融入进来,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就很快理解了王羲之“乐”的深层缘由,这也正是东晋文人以“雅”为乐的文化心态的折射。(www.xing528.com)

知人论世往往是我们阅读欣赏一篇文章的钥匙,但在多媒体信息丰富的今天,我们如果不能解决众多的个人及社会信息和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就很难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人在上《兰亭集序》时,引入了大量的东晋时代士族门阀制度的介绍,探究了东晋文人内心的颓废情绪,进而引导学生对《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悲”的情绪进行解读。但是,纵然东晋很多文人都受到门阀制度的压制,王羲之虽然在写《兰亭集序》时个人政治危机初显,但作为“旧时王谢堂前燕”两大家族之一的王家代表人物,出身名门望族的王羲之显然是不会受到多少门阀制度的打压的。还有人上课时展示了王羲之的人生经历,探究出王羲之在写《兰亭集序》时正好几个儿子都去世了,所以这篇文章中表达生命不能永恒的哀叹就是有感而发,是有情感皈依。这样的推论我们自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结合前面的文本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描述,起码这样的断定是值得怀疑的。

有些教师上《石钟山记》就说这篇文章是苏轼在隐晦地批评王安石,一上王维诗歌就重点赏析其佛家内涵,既牵强附会,也难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所以,教师在搭建“知人论世”的支架时,切忌断章取义,应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对社会背景及作家经历情怀要有选择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内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