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快乐助你实现理想,总理的回答

学习快乐助你实现理想,总理的回答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学生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需要明白的是,读书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桥梁。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吸收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涵养,更重要的是,读书使我们更加接近理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快乐助你实现理想,总理的回答

一九一一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你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的一个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光宗耀祖而读书!”魏校长又问第二个学生,学生的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鞋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很高,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政府,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得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想一想

1 面对前面三位同学的回答,校长为什么摇了摇头?(www.xing528.com)

2 校长为什么说“有志者,当效周生”?

3 你有自己的理想吗?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一个人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才有可能去不懈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奋斗方向,今天想干这个,明天又想干那个,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真到了那时,后悔也晚了。

需要明白的是,读书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桥梁。像司马迁,从小就喜爱历史,对史书很感兴趣,长大以后成为了伟大的史学家,完成了千古绝唱《史记》;鲁迅先生在幼年时,大人给他压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乱花,一点点地攒起来买书看,长大以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还有我们上文中讲到的周恩来总理,他更是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长大以后,他真的实现了自己远大的抱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我们不仅吸收到了知识,还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涵养,更重要的是,读书使我们更加接近理想,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当你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有了良好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施展才能,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社会、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读书,不要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2.很多小朋友缺乏人生理想,可是你知道吗?人生不同于游戏,是不可以像玩游戏那样输了以后说一声“这回不算”就重新开始的。所以你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一句话心灵启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