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刑法分则带来的其他启示

刑法分则带来的其他启示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夫妻之间,女性往往成为家暴的受害者。我国《刑法》中对家暴类犯罪的规制体现在虐待罪、遗弃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各项罪名。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反家暴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刑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们共同筑牢堤坝,维护家庭关系的底线。对于“有因”的各类案件,要与社会上发生的随机、无差别的凶杀案件区别开来,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出发,为行为的法益侵害性定性,谨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刑法分则带来的其他启示

家庭暴力问题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间,它不仅是“家务事”,还是潜藏于社会机体的“炸弹”,处理不及时还会诱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传统的家庭暴力多发生在夫妻之间,女性往往成为家暴的受害者。近年来,家暴发生的范围有所扩展,男性与女性,长辈与子女之间都可能发生。越来越多的家暴受害者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公众,我们发现,曾遭受家暴的受害者范围非常广。经受长期家暴事件的受害者身心受到损害,留下不可消除的印记,还可能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下爆发,发生更严重的犯罪。我国已发生多起家暴受害者杀害施暴人或家庭亲属的案例,这足以警醒全社会,家暴不除,社会不稳。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作为中国第一部反家暴法,该法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我国《刑法》中对家暴类犯罪的规制体现在虐待罪、遗弃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各项罪名。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反家暴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刑法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们共同筑牢堤坝,维护家庭关系的底线。只有法律及时介入,家暴受害者才能得到及时救治,家暴产生的“次生灾害”才能被进一步避免。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关系复杂多样,矛盾积累诱发的情形外人很难说清。一旦发生司法案件,司法官应当全面考察案件发生的起因、通常家庭关系、被告人采用的手段、被害人遭受的损害、各方过错、事后态度等因素,综合评判是非曲直,以确定各方责任。刑事责任都是个人责任,发生了重大悲剧如果都通过判死刑的方式让被告人个人完全承担,治标不治本,无疑不是在制造新的悲剧。分清各方责任,是为了罚当其罪,让诱发事件的人都能反思,更是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重演。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暴、家庭矛盾,不单是一个家庭的事,及时治理比不治理好,分清责任比让个人“背锅”好。只有小的隐患都被排查遏制,才不致发展成刑事案件。(www.xing528.com)

办案的目标重在“案结事了”,在死刑的适用上,对于熟人间、家庭成员间、社区乡村成员间发生的案件,应尤为慎重。对于“有因”的各类案件,要与社会上发生的随机、无差别的凶杀案件区别开来,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出发,为行为的法益侵害性定性,谨慎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本案审判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考虑到了家庭构成的特殊情况,值得肯定并借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