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问题情境教学环节: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构建问题情境教学环节: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笔者认为,问题情境教学应具有以下四个环节。另外,为了突出问题情境教学的完整性,提倡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开展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建构概念,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学生在听取他人的想法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交流,尽可能地完善概念的意义建构,因此真实的交流合作是问题情境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构建问题情境教学环节: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一) 问题情境教学的环节

梅里尔和坎宁汉根据认知学习制的内容,在教学中应用情境性学习的要点,提出了情境性教学这一概念,目的是开展具有情境性的活动,帮助学生有意义地建构概念,提高学生迁移应用概念的能力。同时,他们还阐述了情境性教学所具有的特点:一是问题应具有真实性;二是活动过程应具有情境性;三是互动合作应具有真实性;四是评价方式应具有情境性。由于情境性教学根植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因此在对情境性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时,需要依据上述理论。笔者认为,问题情境教学应具有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非常注重学习情境的设置,所以应该以其为基础,联系问题情境教学,改善概念学习。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概念,创设的情境并不是与概念毫无关系的事例,应是学生生活经验中相对完整的一部分,教师应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例如,将问题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学生面对看似熟悉却具有一定难度的情境,具有一种迫切地想要知晓答案的心态,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另外,为了突出问题情境教学的完整性,提倡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开展一系列活动,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或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建构概念,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2.提出问题——形成概念

情境中应涵盖问题,不要求设置的问题绝对真实,但是必须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更易使学生陷于认知矛盾中,调动思维去分析问题,主动地调动新的概念同已有知识经验相结合,积极地整合归纳概念,有意义地建构概念体系。其实,问题自身就含有“情境”的内涵,是人无法跨越此处与欲去另一处之间的鸿沟时所处的一种情境。

3.开展活动——形成概念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生必须经过共同交流、合作才能建构知识。因个人能力所限,搜集的信息可能不够详尽,所以在提出问题后,必须经过交流讨论,才能获得较完整的认识。为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良好的认知体系,有必要使学生亲自参与概念产生与应用的过程,情境性的活动恰好可以实现这一过程。学生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有利于将教材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听取他人的想法,更加完善地建构概念。

4.实施评价——迁移应用概念

与评价概念学习结果相比,教师更应关注评价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是否形成了情境化的认知结构,能否建立起概念之间的关联;第二,学生对概念的迁移应用情况,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地应用概念。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如何分析问题,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情况等。学生学习的概念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获得概念后,重点在于能否将概念学以致用,因此还应包含评价概念的迁移应用情况,检验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所学概念的可迁移性,增加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问题情境教学在概念学习中的应用流程如图3-2所示。

图3-2 问题情境教学在概念学习中的应用流程

(二)问题情境各环节具备的特点

1.情境应体现概念关联性

学生学习概念时必须有丰富的、代表性的事实为建构概念提供支撑。因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在经过“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后才能形成概念,感性认识越到位,越有利于从表象中加工整合抽象出概念。同时,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所以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概念相关联。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切勿包含太多与所学概念无关的事实例子,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毫无所获,混淆学生的思维。

2.情境应体现交流性

教师应抓住学生具有喜好表现自我、乐于与人交流的心理特点,鼓励学习小组成员采用交流合作的方式分析问题。建构主义指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我的思维认知,所以创设的情境应体现交流性,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教师应设计较复杂的情境,因为相对简单的问题情境,一方面没有交流的意义,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会降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学生在听取他人的想法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碰撞交流,尽可能地完善概念的意义建构,因此真实的交流合作是问题情境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www.xing528.com)

3.情境应体现完整性

如果教师只注重引入新课的5分钟的情境创设,不仅不会达到促进学生建构情境化的认知结构的目的,而且学生获得的概念仍是与情境相脱离的。所以教师应保证问题情境教学的完整性,并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创设的情境中,紧密联系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解决问题,有意义地建构概念。

4.情境应体现趣味应用性

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才易于激发探究的热情。学生在亲身经历了充满趣味性的探究过程后,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学习概念的价值。同时,情境性学习理论旨在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所以创设的情境应体现应用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很难将概念与社会经验相联系,认为数学概念太抽象,不易理解,导致所学概念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将书本中的概念灵活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三) 问题应体现的特点

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应紧密联系概念设置相关问题,以问题为引导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将概念应用于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情境化的认知结构。所以在教学中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应体现的特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问题应体现调动启发性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重点在于使学生陷入真正的困境,引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与实际问题间的矛盾。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只有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概念,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2.问题应体现及时反馈性

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情况可以反馈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学生意识到理解和应用概念情况的不足之处。如果学生能够灵活地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说明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将问题情境与学习的概念相联系,建构了情境化的认知结构,避免了惰性知识的获得,相反则说明学生还未真正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3.问题应体现层次递进性

教师在设置具有层次递进性的问题时,一方面体现在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接近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认知差异性,对于后进生,设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使他们都能参与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置有一定复杂性的问题,促使他们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认知水平。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建构相关的认知结构,同时强调意义建构应发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所以不可过于简化问题,设置的问题应具有层次递进性。

4.问题应体现适度复杂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体现适度的复杂性,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处于学生的接受范围,但必须经过思考或他人的协助才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设置的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会适得其反,影响学习效果,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易于养成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