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函数值恒为1了.师:如果对这个常值函数,性质简单,我们就不做研究了,所以规定a≠1.让学生归纳概括出指数函数的完整定义: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作指数函数.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设计意图:对指数函数概念进行正例解析和反例辨析,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解析:只有为指数函数;都不是指数函数;但(

实践取向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前面主要通过问卷分析和访谈分析,了解并分析了教师对“作为函数模型的指数函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应用价值观.为更进一步研究教师对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教学行为,比如,教师是否做到从生活实例中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是否给学生介绍了指数型函数以便来辨析指数函数,是否更注重指数函数图像的教学,等等,我们选取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教学设计中的某些教学片段以便进行研究和分析.

片段一:

【教材分析】

指数函数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幂函数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方法,它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指数函数是学习的重点.

【学情分析】

指数函数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是学生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实例:GDP的增长问题和C14的衰减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这里,本节课引用“国际象棋发明”中的一个有趣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们可发现:教师不仅对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清楚,而且对指数函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性和应用价值也十分关注.他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与指数函数发生联系,如GDP的增长问题,这正体现了指数函数模型来源于实际生活中.可见,教师对指数函数模型的背景知识和应用价值认识较高.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片段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归纳概括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能够初步记忆、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体验抽象概括指数函数概念的过程;会利用指数函数图像来研究其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作用;会从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角度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活动中的特殊到一般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之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数函数概念、图像和性质.

(2)难点:指数函数概念,如何由图像和解析式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

通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可以发现:教师比较重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能从生活实例中,抽象概括出指数函数的概念,突显了指数函数模型的生活背景.同时,还把指数函数的图像作为教学重难点,从图像中归纳指数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图像的重要性及关键作用.

片段三:

【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多媒体演示: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国王为奖励发明国际象棋的宗师,问他需要什么奖励,而这位宗师金银财宝都不要,只要求国王在象棋盘中的第一个方格中放1粒麦子,第二个方格中放2粒麦子,第三个方格中放4粒麦子(共64个方格)……,后面的方格中都放前一个方格中小麦粒数的两倍,我只要棋盘中所有的麦粒数就满足了.国王听后,暗想我拥有全国的小麦,觉得这个要求很容易办到,于是痛快地答应了宗师的要求.

师:同学们觉得国王能够兑现他的诺言吗?

师:我们可以计算最后一个方格中的小麦粒数为多少?(引导学生探究规律)

生:第一个格子可看成20,第二个格子是21,第三个格子是22,……,第64个格子是

师:到底有多少粒?有多重呢?

师:公布事先算出的结果:9 223 372 036 854 775 808.约9百亿亿粒,折合为2770亿吨.而美国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到2013年度全球小麦产量是6.6亿吨.若以现在的生产力,则需四百多年才能达到.也就是说,全球人类只产出不消费都需四百多年.可见,国王虽拥有无比财富,然而还不能实现他对宗师的诺言.

生:大家都被这个数字惊呆了!

师:如果我想知道第x+1个方格中的麦粒数y,该怎么表示呢?

生:y=2x.(学生合作交流、得出结果)

师:这个x有限制条件吗?(引导学生注意x的取值范围)

生:0≤x≤63.(学生独立思考)

师:好的!回答得不错!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一件关于国际象棋发明的趣闻轶事拉开帷幕,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麦粒数的变化规律,得到y=2x表达形式(新的函数形式),从而让学生体会其爆炸增长的变化过程,形成对指数增长的初步认识.

片段四:

【指数函数的定义】

师:同学们观察y=2x和本章开头问题2中C14的衰变问题:这两个函数有什么相同点或共同特征?

生:它们的形式好类似;都是函数……

师:不错!它们首先都是函数,其次它们的结构形式相似.如果我用一个字母a来代替底数2和且用x表达,则它们形如同一个式子y=ax.

师:像这种函数,我们以前学过没有?

生:没有.

师:那好!今天我们就专门来学习并研究它.首先需要给它取个名,今后好称呼它,是吧?

生:热论纷纷,积极参与.预习的同学说,叫指数函数吧.(还有其他回答)

师:我们发现它的解析式形式像我们学过的指数式,且它的自变量x也在指数位置,那我们就叫它指数函数吧.(初步归纳出指数函数概念)

师:我们知道函数都有定义域,离开定义域研究函数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呢?(老师引导发现,学生独立思考)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知道指数幂的指数可以取任意实数R,那么指数函数的自变量x可以取哪些值?

生:所有实数.

师:对了!指数函数的自变量x可以取所有实数,即它的定义域为R.

师:那么指数函数就是形如的函数了吗?(启发学生思考是否有限制条件)(www.xing528.com)

生:如果此式就无意义了.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例子举得十分到位.(对爱思考的学生要注意鼓励,以激发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师:那也就是说a不能取负数了.还有其他限制条件吗?(继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生:所以

师:对了!如果x取负数的话,还有限制吗?

生:没有了.

师:那如果a=1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函数值恒为1了.

师:如果对这个常值函数,性质简单,我们就不做研究了,所以规定a≠1.

让学生归纳概括出指数函数的完整定义:(老师做补充)

一般地,形如的函数叫作指数函数.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

(1)

设计意图:对指数函数概念进行正例解析和反例辨析,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解析:只有(4)为指数函数;(1)(2)(3)都不是指数函数;但(1)(3)是指数型函数.引出指数型函数:形如y= kax且a≠1)的函数叫指数型函数.

通过这几个实例,归纳概括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以便对其概念进行解析和辨析.在辨析指数函数概念时,引出指数型函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后面我们建立指数型函数模型去解决生活问题做了铺垫,如教材中本节课的例8“人口增长模型”,形成前后呼应.

片段五:

【指数函数的性质】

师:我们在第一章中学习了函数的哪些基本性质?

生: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最值.

师:我们是从函数的哪些角度去研究其性质的?

生:可以从函数的图像、表格和解析式三个角度去研究.(老师引导启发学生)

师:对!我们研究函数性质,主要是从这三个角度去研究.其中体现了数学中很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函数有哪些基本性质?用什么方法去研究这些性质?

师:分组让学生画出2xy=和的大致图像.

设计意图:复习描点法作图;让学生体验具体指数函数图像的趋势,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师:用多媒体演示y=2x的图像,让学生观察是否与自己画的图像相似.再用“几何画板”展示3y=x等多个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从图像伸延情况、图像位置、对称性、增减性、特殊点(拐点)等去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形象具体思维上升到抽象概括思维,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使用“几何画板”作图,不但形象直观,图像也更准确,而且学生很容易发现当底数a变化时,图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当时图像变化趋势明显;需要考虑把底数a分类来研究,从而突破难点.

师:引导学生从指数函数的解析式角度,分析得到定义域、值域.

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1-6.

表1-6 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教学优点: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指数函数图像教学,可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体会指数函数增减的变化趋势,形成感性认识;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出改变底数a时图像的变化过程,可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是与底数a有关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同时,也改善了传统作图法的弊端.

教学不足:此处是从特殊到一般,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指数函数的图像的.又从图像得到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即指数函数模型的本质,尽显了数形结合思想之美.但教师未能从此进一步道破指数函数所描述的模型特征:“描述增减变化的数学模型”;未能从函数模型角度将其归类:它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是同一类函数模型,而仅是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片段六: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例2:已知指数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π),求的值.

分析:要求的值,需要先求出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也就是先求出a的值.根据其图像经过点(3,π)这一条件,即可求得底数a的值.

解答略.

设计意图: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函数解析式,让学生体会方程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只要底数a确定了,指数函数的解析式也就确定了,从而明确了指数函数的确定因素.

课堂练习:教材第58页第1、2、3题.

作业布置:教材第59页第5、6题.

在例题讲解和知识训练中,教师的侧重点还是放在了指数函数模型的“解析式”和“定义域”上,这说明教师只注重了指数函数在数学知识中的应用,而忽视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指数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试做搜集生活中呈“指数增长或减少变化”的事或物.

综上所述,大部分教师对指数函数作为函数模型的课程理念认识较高.教学中,能结合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引出指数函数概念,并将其与指数型函数区别开;同时,把多媒体技术与图像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了作图的精确度,突破了教学难点.但是,教师未能从函数模型角度将其与同类函数模型进行比较,并且在例题和作业中,也没有体现指数函数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