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80年而不衰,五四精神的传承

80年而不衰,五四精神的传承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四运动是1919年的事,到现在整整过去八十年。与五四精神对照,大症有两种。希腊谚语说,“书不像女人,老了便不成”,针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想法或一种办法,如五四时期请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主持变改也是这样,已经不新,却仍可以有大用。至此,可以假定五四精神的赛先生真就胜利了,表现为四海之内,人人

80年而不衰,五四精神的传承

20世纪已经接近尾声,一年之计在于春,到年尾也要回顾一下得失,况百年乎?于是有不少人就张口,或拿笔,谈过去,这是谈大事,或大计,心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间拉长到百年。地域(有限地)扩大到全国,事太多,只好抓大块头的,尤其与祸福有关的,有教训意义的。于是而由现实追到(也是大块头的)思和行。思和行有针对性,所针对是有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变改。处方大大小小,不少,只说特大的,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引进社会主义也是。各种处方中的细节有协调的,有不协调的,有名义上可协调的,有连名义也不能协调的。于是而不能不各走各的路,其结果自然是有腾达的,有没落的。腾达与没落的判断是就事论事,至于事后回顾,改为用评价的眼光看,就可能是另一回事。这里想大事化小,只着重谈重要处方的一种,引进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或合称为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1919年的事,到现在整整过去八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八十年,不死也老掉牙了,还提它做什么?不很久之前我应《北京晚报》之约,写了一篇《回顾与前瞻》,曾谈及这方面的问题,这里似可以偷懒,重复一下大意。这大意是:与过去比,20世纪的国情是变化过大,如专制政体变为共和,文言变为白话,骑驴变为坐汽车,等等。“这样说,我们回顾,就可以念懿欤盛哉了吗?曰不然,因为还多有动乱,一直到世纪之尾,我们的问题还不少。症结何在?一言难尽。但也可以指出一点,是五四时期礼聘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我们并未推居上位,使他们尽其才。”所以要对症下药。与五四精神对照,大症有两种。一种是权缺少界定,有时甚至常常就不免滥用,对应之道是请德先生出山,帮助完善民主法治建设。另一种是很多人无知,教养差,以致许多好事不能做,许多坏事不能免,对应之道是请赛先生出山,帮助推行文化教育,即使树人真要百年,也要不放松。总而言之是由五四时期起,我们看到旧时代的多种缺陷和谬误,抱着不只一种理想,会场上,甚至战场上,折腾了半个多世纪,结果呢,问题仍然不少,而求问题由有变为无,至少是由大变为小,办法或办法中之主要者竟仍是发扬五四精神。

希腊谚语说,“书不像女人,老了便不成”,针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想法或一种办法,如五四时期请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主持变改(由知发展为行)也是这样,已经不新,却仍可以有大用。何以会是这样?以小喻大,理同于到商店买点什么,要进口的不要国产的,是由比较来。德先生(Democracy)意为“民主”。可以隐居头脑中,表现为相信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维护自己的幸福和自由的权利,因而化为行,就要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别人。还必致出山,形成社会制度,人民说了算(通过立法和选贤与能)、依法行事的民主制度。用这外来的镜子照照我们的所谓神州,至晚由传说的盘古氏起,意识都是“天降下民,作之君”,这个君当然是明圣的,理论上他就有说了算数(直到杀人)的权力;事实呢,如我们的正史和野史所写,至晚由秦始皇起,坐上宝座的人都是为所欲为,搜刮、享乐兼任意杀人。这结果就必是强凌弱,小民永远陷于水深火热,社会的各方面停滞不前。再说赛先生(Science),意为“科学”。其实应该说是科学知识。或再精确些,说各门类的可以称为现代化的经得住考验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内涵和外延都难说明,勉强由作用方面说,是在头脑中可以驱除虚妄;化为行,大,可以维持较为合理的社会秩序,小,可以制造飞机、汽车,直到家用电器,改善人民的生活。我们的知识传统不是这样,方面窄,性质旧,是缺陷之小者。还有大而严重的,只举两种:一种是无知,如连续近千年,一部分男人作八股,大部分女人缠小脚(有些民族不然),而想不到问为什么要这样;另一种是视虚妄为真实,清末民初时期无论矣,一个世纪之后的现在,不是仍有不少人,相信怀抱《易经》可以预知未来,堂上一呼、堂下百诺可以变混乱为清明吗?根据王阳明的理论,行之前要能知,所以纵使五四已经过去八十年,对于赛先生,我们仍不得不刮目相看。

以上讲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分而治之,其实他们二位,就其所求都是现代化和合理化而言,有依存关系,如鸟之两翼,砍去一个就不再能飞。先说德先生之能通达要靠赛先生能通达。在政体或社会管理方面,我们本土的认识,可以引孔子的话为代表,那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无)也”。到京剧《大保国》就进一步强调家天下,上场的角色力竭声嘶,所争不过是让个怀抱的孩子统治,因为他姓朱。试想,四海之内,人人头脑里装的是这个,会改为用选票和议会当家做主吗?所以求德先生能够通行无阻,就要暂不读《论语》,看兼听《大保国》,而改为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罗素《权力论》之类。这是要求尽弃其所学而学,用新语说是改造思想。再说赛先生之能通达同样要靠德先生能通达。这很容易说明,是如果德先生被迫退而隐,君说了算,为了广,大保国,狭,维护今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风甚至法就会限定只许看《圣谕广训》和《硃批谕旨》,而不许看《论法的精神》和《权力论》。(www.xing528.com)

这样说,重提五四精神,限于谈论,也一定要双管齐下吗?我的想法,也无妨分个先后,甚至称为本末。仍是书呆子的思路,想做得对,先要能明白,而明白只能来于多有所知。如此想,我是把赛先生捧到上位,或者一时从权,先说知识之为绝顶重要。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众,着眼于短暂,求功多过少,着眼于久远,求文多野少,都要靠多有所知。由另一面说,远也罢,近也罢,许多失误,造成动乱和灾祸,追本溯源,几乎可以说,主要是由于少知甚至无知,扩大到全面,是由于人民的文化教养差。往事不可谏,对症下药,或恨病吃药,我们应该重温五四,再高喊几声赛先生,即多想办法,求“民吾同胞”逐渐变无知为有知,少知为多知。增长知识,或益智,会遇到不少问题,甚至困难,如何处理?一言难尽。这里只想概括说一些应注意之点,是由朝到野,都要能尊重知识,然后是都能想办法添砖瓦,既不袖手旁观,更不咒骂声讨;至于具体做,要确认知识的吸取,多比少好,杂比偏好,自由争论比定于一尊好;总的精神是从康德,只相信人的内心的理性,由理性产生实虚、真假、对错、是非、好坏、美丑的分辨。

至此,可以假定五四精神的赛先生真就胜利了,表现为四海之内,人人都有知识,也就有分辨是非、好坏等的能力,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呢?只说一时想到的。其一,推行民主法治就有了基础,因为民有了知识,提高了教养,就真有了做主人的能力,并有能力立法,乐于守法。其二,多有所知的结果必是品德的提高,至于圣或太难,总可以希贤,不为利己而造假药假酒,到大路上抢劫,有权之后贪污吧?如是,所以喊精神文明建设也就不当忘了赛先生。其三,还有争取与一些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问题,显然,知识落后,抽象则各门类的理论,具体则各部门的科技,就只能甘居下游了。其四,若干年来的迷信之风,上到信幻想的说教,下到信《易经》,信《卜筮正宗》,信《发现黄帝内经》,信伪气功,信灵鸽,信张铁嘴和李仙姑,种种荒唐汇成笼罩全国的乌烟瘴气,使许多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人不能不痛哭流涕,怎么办?显然也只能靠科学知识的提高和普及。还可以加说个其五,是听研究人口问题的人说,以国为单位,文化程度的提高会促成人口下降,如果竟是这样,则赛先生的大用就还可以加上一项,是协助马寅初先生,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

连僧多粥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可谓功德圆满,可是推想会引来或曰,姑且承认可以算作功德圆满,这功德只是赛先生的,谈五四精神,把德先生打入冷宫,总不免于片面吧?情况也许正是这样。不过谈德先生,道理方面不简单,推衍到实行就更加麻烦。我老了,精力日减而畏难情绪日增,所以这里只想说一句外强中干的应酬话,等有机会再说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