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家店村传统工艺-刺绣与木匠工具

杨家店村传统工艺-刺绣与木匠工具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雷剪纸刺绣 刺绣是杨家店村妇女手工技艺之一,花鸟虫鱼、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皆可入绣。近年来,因保护“非遗”,这一手工技艺也有逢春复苏的希望。木匠用的传统工具有斧头、推刨、凿子、锯子、墨斗、鲁班尺等,后来逐渐被电动机床所代替。

杨家店村传统工艺-刺绣与木匠工具

杨家店人的生活离不开竹子。起先杨家店人就近取材,割竹子扎篱笆、扫帚,后来许多生活用具都是用竹子加工而成的,除掉毛枝,破“蔑儿”编炕席、背篼、筐子、笸篮、筛子、竹笼罐(装筷子用)、马牛笼嘴等自用或销售,牢固结实,经久耐用。那时候,大家都很崇拜竹篾匠,因为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很多篾制用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发生变化,物质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村民出外拜师学艺,村里涌现出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有毡匠、木匠、石匠、箍桶匠、瓦工、钢筋工等。

剪纸 每逢节庆或遇喜事时,杨家店村的妇女们就会用手中的剪刀,把凝聚着原始文化和古老民俗观念的各种剪纸,张贴在窗户上、炕围上、水缸上、面柜上、粮囤上、木箱上、灯笼上以增添气氛。作为装饰品多出现在民间窗户、灯笼上,俗称“窗花”“灯笼花”。杨家店村剪纸人多水平高,剪纸内容有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家禽家畜,黍米果菜,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等,而人物作品尤多。剪法有阴剪和阳剪。他们继承传统,揉进新意,镶框作为屋内装饰、参展。农民周雷多才多艺,他的剪纸、根雕多次获奖,颇受大家赞赏。

周雷剪纸

刺绣 刺绣是杨家店村妇女手工技艺之一,花鸟虫鱼、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皆可入绣。技法多变,或实心绣,或空心绣,或藏针绣等,花色特点或繁复富丽,或简洁明快,或整齐朴素。种类繁多,以香包、枕头顶、鞋垫、桌裙、围饰、挂饰、床单、被套、门帘、绣枕、肚兜、孩子虎头鞋等为主。所绣的图样多见牡丹、荷花、梅花芙蓉、玉兰、水仙,还有小鹿、小羊、小狗、小猫、小兔、鸟雀、蝴蝶等,也有“寿喜图”“富贵牡丹”“鸳鸯荷花”等民间意味很浓的组合性图案。

杨家店村村民喜爱刺绣,千百年来姑娘出嫁陪嫁物中少不了刺绣,尤其婆家选媳首先就是从刺绣中判断姑娘是否聪明伶俐。一手好的绣工是女孩儿的骄傲,父母的荣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古老的民间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近年来,因保护“非遗”,这一手工技艺也有逢春复苏的希望。村民龚秀花、魏吉利是当地众多刺绣名手的代表。

龚秀花刺绣

魏吉利刺绣

根雕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简单的有生活用品,复杂的有把玩件和豪华的摆设件。周雷、宋访杰是村里根雕高手。

桃核加工 六盘山一带有丰富的桃核资源,村民在农闲时间,挑选处理好桃核,加工成手串、枕头、坐垫等产品销售。李国平是村里桃核加工制作的能人。

编背篼 背篼是农村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农村背土、背草、上山背树叶等都离不开背篼。杨家店村靠近关山,20世纪80年代以前,村民进山割竹子编背篼是常有的事。村民龚德维、龚小红是村里编背篼的能手,几乎家家都使用他们编的背篼。

编笸箩 20世纪80年代以前,杨家店村的村民大多都会编笸箩。家家必备,剥玉米、淘小麦、存粮食、逢年过节放各种各样的面食都少不了它。20世纪90年代以后,笸箩越来越少,甚至到了被人淡忘的地步。究其原因,是近年来,人们用的大多是买的塑料盆、铝盆,用笸箩的家庭越来越少,编织笸箩的人几乎没有了,这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到了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境地。

根雕创作

桃核加工

竹编工具(www.xing528.com)

打席 打席即编席。杨家店村村民过去盖了新房子或给儿子娶媳妇时,都要为新盘的炕打上一页席。“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可见席子是当地村民家的必备之物。其他地方用芦苇秆、高粱秸来编席,而杨家店村的席主要是竹篾席,光滑柔软,经济耐用。打席的工序十几道,从关山割来竹子后,经过去竹芒、剔梢、破竹篾子、起篾子、编席子等多遍工序后,一页成品席才能诞生。若按工艺过程和时间顺序来分,可将这些繁杂的工序分为竹棍处理备料、篾子整形准备、编席、合口、收边编制五个主要环节。

擀毡 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最早产生于草原游牧民族。元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六盘山地区聚居,当地百姓见他们用毡作被褥,非常实用,就主动向他们学习。从此,擀毡技艺在六盘山地区扎根,也出现了专门从事这一行业的毡匠。杨家店村在20世纪40、50年代有毡匠做毡活,如毡、毡帽、毡裹肚、毡靴等。

农村毡匠手工制作的毛毡,结实耐用、隔热耐潮、冬暖夏凉、御寒祛病。

擀毡是一种纯手工作业,弹毛、铺毛、喷油、喷水、撒豆面、再喷水、再铺毛、卷毡、捆毡帘、擀竹帘、解帘子压边、洗毡、整形、晒毡,14道工序缺一不可。

一块羊毛毡往往两三代人都用不坏,然而就是这样结实又实用的羊毛毡,制作工艺却濒临失传。随着村里老一辈擀毡艺人慢慢老去,生活中需要毛毡的人也越来越少,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擀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着断代失传,走向消失。

木匠 木工活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伸展绳墨,用笔画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匠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而且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

木匠用的传统工具有斧头、推刨、凿子、锯子、墨斗鲁班尺等,后来逐渐被电动机床所代替。杨家店村的木匠有王忠、杨志明、牟鸿义、李贵德、李珍珠等。

瓦工 20世纪90年代,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非常多,每个工地都需要大量的瓦工。杨家店村一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学到了很多技术,特别是瓦工技术。在家庭装修施工中,瓦工是纯手工操作,技术要求很高,同时瓦工和泥水瓷砖打交道,劳动强度较大。王金贵、杨志明、王忠、柳锁成、程富生等是村里技术最好的瓦工。

钢筋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家店村村民外出务工,主要是在银川、西安、兰州等周边城市建筑工地,一些村民在搬砖、打混凝土的同时,成了熟练的钢筋工。钢筋工是指使用工具及机械,对钢筋进行除锈、调直、连接、切断、成型、安装钢筋骨架的人员。李平吉、龚满弟、王长征、李国军等是村里技术最好的钢筋工,他们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铲匠 铲匠是给牲畜铲蹄子、钉掌的。以前,杨家店有几家车马店,歇息的骡马毛驴多,过往六盘山的车户们都要给自己的骡马更换铁掌,以防滑和增加脚力,铲匠就成了热门营生。铲蹄、钉掌是一个兼力量、技巧、经验于一体的工作,也是一个脏累的营生。现如今,机动车取代了畜力车,出门也好,运输也罢,一般都不用畜力车,这一职业也基本消失。

铁匠 打铁,总的来说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村。以前主要是师徒传承,也有父子传承,每一个铁匠师傅都有自己擅长的定位,有专门打农具的,也有专门打剪刀的,分门别类,五花八门。铁匠靠一把小小的铁锤打造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来养家糊口。打铁用的工具主要有炉子、锤子、铁砧、铁钳等。打铁的工序主要有选料、烧料、锻打、夹钢、淬火、铲口等环节。杨家店村的铁匠有牟宗成、宋廷杰。

车把式 西兰公路通马车时,翻越六盘山的路陡峭,弯道既多又急,拐弯处很容易出现事故,轻者翻车伤牲口,重者车毁人亡。车户们期待熟悉路况和赶车经验丰富的人,帮助他们赶大车,以避免意外和安全事故,杨家店的车把式就应运而生。他们凭借对路况的熟悉和娴熟的驾车技术,赢得人们青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