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客车内部灯具设计-客车车身设计

客车内部灯具设计-客车车身设计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车内部灯具可分为两类:安全类的和服务类的。图10-66 一款客车的外部灯具布置图图10-67 一款客车的双条形内顶灯图10-68 一款客车的单条形内顶灯车组人员舱的照明有两个,一个是驾驶区,含导游员的位置,另一个是驾驶员睡舱。铰接客车的铰接段照明需要做强化设计,不能单纯地借用车厢内部照明系统。④出口的内部标志和内部控制件可借用车内照明和车门引道的照明。

客车内部灯具设计-客车车身设计

客车内部灯具可分为两类:安全类的和服务类的。

1)安全类的内部灯具在GB 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其“4.7车内照明”条款要求如下:

车内照明应覆盖如下区域:

——全部乘客区、车组人员舱、卫生间和铰接客车的铰接段;

——所有踏步;

——所有出口的引道和靠近乘客门的区域;

——所有出口的内部标志和内部控制件;

——所有存在障碍之处。

而在实车设计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全部乘客区的照明是由内顶灯来实现的,有条形灯和单灯两种。条形灯又有双条形内顶灯和单条形内顶灯两种。双条形内顶灯是高档豪华客车经常采用的型式,即在内行李架或风道的侧边布置两条从前到后的内顶灯,左右对称安装。单条形内顶灯则是在车内顶的中间布置一条从前到后的内顶灯,但天窗处需断开。而单灯最常见的布置方式是在车内顶的中间布置几个单个的内顶灯,通常不少于3个。图10-67所示是一款客车的双条形内顶灯,图10-68所示是一款客车的单条形内顶灯,图10-69所示是一款客车的单灯形内顶灯。

978-7-111-39940-7-Chapter10-108.jpg

图10-66 一款客车的外部灯具布置图

978-7-111-39940-7-Chapter10-109.jpg

图10-67 一款客车的双条形内顶灯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0.jpg

图10-68 一款客车的单条形内顶灯

车组人员舱的照明有两个,一个是驾驶区,含导游员的位置,另一个是驾驶员睡舱。驾驶区的照明是由布置在前内顶左右的内顶灯来实现,或者由内行李架前伸带灯来实现,如图10-70所示。而睡舱则单独安装有照明灯。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1.jpg

图10-69 一款客车的单灯形内顶灯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2.jpg

图10-70 用内行李架前伸带灯来照明驾驶区

卫生间的照明由两部分来完成:一是卫生间内部本身的照明系统,二是其外部照明由中门上方或车厢内部的照明来完成。

铰接客车的铰接段照明需要做强化设计,不能单纯地借用车厢内部照明系统。

②所有踏步:包括所有上下客门的踏步、驾驶区到通道的台阶、通道到后机舱的台阶、上下层车厢间的楼梯踏步等,但不包括通道到乘客区地板的台阶。从这个意义上讲,引道或通道上的台阶都可称为踏步。

那么通道到乘客区地板的台阶不需要特别照明吗?(www.xing528.com)

图10-71是两种上车踏步灯型式:图a是单灯型式,图b是多灯型式,每一级台阶都安装有踏步灯。

③出口的引道和靠近乘客门的区域:所有乘客门的上方风道或内行李架处都要设置照明灯具,安全门的引道可与车内照明系统共用,若不能共用时则需单独设计。

④出口的内部标志和内部控制件可借用车内照明和车门引道的照明。

⑤障碍物之处:我们可将它理解为通道到乘客区地板的台阶,这需要在通道处设计通道灯。有两种型式:连续型和离散型。连续型是在乘客区地板的台阶压条中设计成连续的二极管发光灯具,离散型是几个单独的通道灯均布于整个通道,其安装规则是:首灯应距通道前端不小于200mm,其余灯的间距不小于2500mm。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3.jpg

图10-71 两种上车踏步灯型式

2)服务类的灯具没有法规要求,主要有三种:乘客用的阅读灯、驾驶员和导游员用的阅读灯、行李舱灯。

乘客用的阅读灯的主要型式是与出风口面板组合成一体。驾驶员和导游员用的阅读灯则是为了方便驾乘人员读取票据。行李舱灯则是为了方便装、取行李。

图10-72是某款车型的驾驶员和导游员用的阅读灯,图a是驾驶员用的,图b是导游员用的。这款阅读灯的特点是其灯头是万向的,使用时可将其摆到任意位置。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4.jpg

图10-72 一款车型的驾驶员和导游员用的阅读灯

3)不管是安全类的灯具还是服务类的灯具,在车内照明设计上,都要遵循以下两点设计原则:

①保证合理的照度分布,避免过于一致而使驾驶员或乘客产生单调感。表10-27是房间的照明标准,可供车内照明参考。

表10-27 房间的照明标准

978-7-111-39940-7-Chapter10-115.jpg

②保证合理的光线方向和光线分布,避免光线直射人眼而造成眩光。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现象。眩光的产生方式有三种:

直接眩光:是耀眼的光源直接照射到人眼而引起的。

反射眩光:光滑的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线照射到人眼而引起的。

对比眩光:物体与背景的明暗相差太大而引起的。

因此,针对三种眩光的产生特点,车内照明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来避免眩光:

a.针对直接眩光:车内照明应尽可能地采用间接照明,如果是直接照明,可考虑灯罩采用磨花工艺处理,使光线变得柔和。

b.针对反射眩光:内饰的表面不应采用高光高亮的型式,最好是毛面或麻面。特别是仪表台的表面,必须是不能产生高反射的表面。为避免内顶灯对驾驶员的照射,可采用对内顶灯的前边加装遮光罩或滤光屏。

c.针对对比眩光:推荐视力中心与视力边界的照明强度对比不应高于10∶1,光源与背景的照明强度对比不应大于20∶1,并且光源的照明和内饰颜色要尽可能地协调一致,以创造合适的车内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