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女生虚拟交往成果

大学女生虚拟交往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互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与传统面对面交往不同的社会关系即虚拟社会关系已逐渐形成。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虚拟空间里的交往而产生发展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与传统的社会关系不同,虚拟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虚拟性、低限制性和弱联系性。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与传统关系的人际信任也有所不同。

大学女生虚拟交往成果

图4-4 (来源:网易新闻光明网《有多少女生过着这样的大学生活》2011-12-16)

案 例

中新网3月28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新北市女子小林在其社交网主页上实况转播她烧炭自杀的过程,长达67分钟的对话中,竟无人报警,让外界感叹网络世界的人际关系竟是如此疏离。(www.xing528.com)

网络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交往互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与传统面对面交往不同的社会关系即虚拟社会关系已逐渐形成。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虚拟空间里的交往而产生发展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人际信任是交往的基础条件。所谓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人际的一种知觉模式,是反映个体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从人际关系中取得对他人的信任是中国文化、社会、历史内涵的延伸。但是,由于信息的全球化及网络的迅速普及,我们的人际关系性质及其交往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人际信任也因此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得更为复杂。

与传统的社会关系不同,虚拟社会关系的主要特点是其具有虚拟性、低限制性和弱联系性。虚拟性是指在虚拟空间里交往,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姓名、性别、形象甚至交往环境等;低限制性是指虚拟空间里的制约极少,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别人交往,克服现实中身份、地位等事实上的不平等;弱联系性即交往主体的沟通联系较弱,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是与传统人际关系的明显不同之处。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与传统关系的人际信任也有所不同。李瓦特和惠斯勒在1999年采用跟踪数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量使用网络造成社会参与活动的下降、与家人交流的减少以及当地社交圈的缩小,也增加了个体的孤独感,而且,社会支持压力也与网络的大量使用呈负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正常使用组的大学生人际信任评分明显高于网络过度使用组大学生,这表明人际信任感较低者越容易沉溺于网络空间。对这一结果的解释,一是因为网络使用过度造成社会交往降低,对人际信任感降低;二是个体原本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困难,人际信任感低,容易沉溺于网络进行交往,在虚拟空间获得社会关系并带来满足。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匿名性和时空抽离性可能使个体在网络中自我呈现的面貌与现实中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弥补了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中信任的不足。这就是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沉默寡言者,但到了网上却能侃侃而谈,甚至成为虚拟社区的“领袖”,深受众人信任的原因。也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够自信,生理自我认同不足,人际信任度低,而虚拟空间里没有地位、相貌这样的“门槛”限制,为其在网络中的交往得到了拓展。

虚拟社会关系给你提供了“无限”空间,使你的交往更加开放,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自主、自由、随意。但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人际信任,比起传统人际信任来讲具有短暂性和脆弱性,这与虚拟社会关系的弱联系性有关。因此,提高网络人际信任还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强联结的社会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