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足迹:了解生态建筑(第三版)

生态足迹:了解生态建筑(第三版)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非常直接明了地了解某一地区、某一城市乃至某一国家的人们,为了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直观的理论,有利于我们转变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式,从而对目前的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在计算生态足迹时,主要考虑六种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表1-11997年和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续表

生态足迹:了解生态建筑(第三版)

众所周知,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数量总是有限的,只能承受一定数量的生物。因此,生态学中的“容纳量”是指生活在某一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不导致该系统受到永久性破坏的情况下的某一种生物的数量。另外,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物的“领域行为”和“领域范围”现象。为了维持某种生物量的生存,需要一定领域范围的资源作为支撑。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由于有人为因素的参与和作用,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涉及的范围较自然生态系统要广泛得多,其利用目的和形式也复杂多样,因此,不能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容纳量”概念用于人工生态系统。“生态足迹”是类似于“领域范围”但用于人工生态系统的一个概念,定义为“能维持某一地区人口的现有生活水平,并能消解其生产的废物所需要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的面积”[8]。通过生态足迹的计算,可以非常直接明了地了解某一地区、某一城市乃至某一国家的人们,为了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所需要的可生产土地和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直观的理论,有利于我们转变思考问题的视角和方式,从而对目前的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生态足迹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i为消费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i种消费品的全球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消费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消费品折算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面积;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

在计算生态足迹时,主要考虑六种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①化石燃料地:人类应该留出吸收二氧化碳的土地。②可耕地: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③林地: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④草场:人类用来饲养牲畜的土地。⑤建筑用地:目前人类定居和道路建设用地。⑥水域:供生产水生物产品的土地。表1-1是1997年和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www.xing528.com)

表1-1 1997年和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均生态足迹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