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景观设计发展背景及相关成果

西方景观设计发展背景及相关成果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园林景观营建的形式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英国在18世纪30年代出现了非几何式的自然景观园林,这种形式随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洲、大洋洲等地。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于是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发展起来。

西方景观设计发展背景及相关成果

西方传统景观设计主要源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其特点是将人置于所有景观元素的中心和统治地位。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一样,遵循对称、重复、韵律、节奏等形式美的原则,植物的造型、建筑的布局、道路的形态等都严格设计成符合数学规律的几何造型,往往给人以宏伟、严谨、秩序等视觉和心理感受。

从18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园林景观营建的形式和范畴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英国在18世纪30年代出现了非几何式的自然景观园林,这种形式随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洲、大洋洲等地。到18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引种植物,通过育种为造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不仅有助于园林景观提炼并艺术地再现美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使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从由建筑师主持转变为由园艺师主导[90]。(www.xing528.com)

19世纪中叶,英国建起了第一座有公园、绿地、体育场和儿童游戏场的新城镇。1872年,美国建立了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千米的黄石国家公园,此后,在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保护大面积自然景观的国家公园,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景观的态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初,人们对城市公害的认识日益加深。在欧美的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的概念扩展到整个城市及其外围绿地系统,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也从造园扩展到城市系统的绿化建设。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加深,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于是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发展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