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井冈山标语:民族发展的引路者

井冈山标语:民族发展的引路者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井冈山根据地茅坪八角楼的墙壁上,有一条标语。毛委员高瞻远瞩,认为要使革命取得胜利,除了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以外,瓦解敌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接着,毛委员宣布了四条对待俘虏的政策:一、不打,不骂,不杀,不虐待俘虏。战斗结束后,他激动地写下了这条标语。

井冈山标语:民族发展的引路者

在井冈山根据地茅坪八角楼的墙壁上,有一条标语。标语这样写道:“各位同志,我们过去是白军的兵,现在我们反水带枪到红军,饭有吃,衣有穿,谈平等,自由多。”这是一名投诚过来的白军军官写的。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1928年2月18日,毛委员亲自指挥工农红军攻进了新城。打扫战场时,一个战士发现有堆禾草在抖动。他用刺刀撩开禾草,看到里面藏着个白军,就大喝一声:“出来!”

“哎、哎、我……我出来。”那人从草堆里钻出来。

面对着战士的刺刀,那个白军一边结结巴巴回答战士的问话,一边哆哆嗦嗦抖个不停,两眼露出恐惧的神色。

原来,这个人叫黄立生,家住浙江,是被抓壮丁抓来当兵的。像这样的俘虏兵,这次战斗中共俘获了200多名。

出于对敌人的仇恨,有些战士看到俘虏兵就来火,挽袖举拳就想揍;负了伤的俘虏走不动,有些赤卫队员上前就推,还动不动就骂。个别战士甚至提出要杀掉俘虏。

如何对待和处理俘虏,是当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毛委员高瞻远瞩,认为要使革命取得胜利,除了在战场上消灭敌人以外,瓦解敌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瓦解敌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释放俘虏和为俘虏治伤。(www.xing528.com)

2月19日,毛委员在茅坪召开了有俘虏兵参加的军民大会。毛委员在会上对俘虏进行了阶级分析,指出这些俘虏大多数是被国民党强迫抓去的,他们出身贫苦,只要放下武器,就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对他们不能杀,而要宽大处理。接着,毛委员宣布了四条对待俘虏的政策:一、不打,不骂,不杀,不虐待俘虏。二、不准搜腰包。三、受伤给予治疗。四、释放俘虏,愿走愿留自愿。留者欢迎,还可以加入工农红军,一视同仁;愿走者一律发给路费。

在场的俘虏兵,都睁大眼睛,仰望着毛委员,聚精会神地听着,脸上露出感激和怀疑的神情。

当工农红军战士手捧银洋,挨个发给准备回家的俘虏时,许多人眼里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有许多俘虏兵不愿回家,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工农红军。

黄立生也想留下来,但想到远在他乡的老母亲,只好含泪接过五块沉甸甸的银洋,踏上回家的路程

可是在南昌火车站,他又被国民党军队抓住,再一次被迫当了白军。

在5月上旬的五斗江战斗中,黄立生再次被红军俘虏,而红军又再次发给路费,让他回家。谁知在回家的路上,他第三次被国民党散兵抓住。

经过几次这样的遭遇,黄立生回家种田养活母亲的想法破灭了,也使他认识到,只有参加红军,跟着毛委员干革命,穷人才有真正的出路。于是,在龙源口战斗前夕,黄立生带着十几个被迫当白军的穷弟兄,拿着武器向红军投诚,并和同志们一起,英勇地参加了龙源口战斗。战斗结束后,他激动地写下了这条标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