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秘传说,斑斑血迹留存

神秘传说,斑斑血迹留存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那剑痕处,渗滴着暗红色的水珠,传说那就是斩龙台。但在这里,人们却另有一种传说,斩杀老龙的是一位吞珠化蛟的女子,名叫姣女。说起斩龙的故事来,就不能不提柳毅与洞庭龙女,因为是他们引起泾河龙与钱塘龙的大战。钱塘龙是洞庭龙的兄弟,性如烈火,暴烈异常。她手指洪涛泽国,痛斥龙神伤天害理,为了一己私利,祸害无辜生灵。泾河龙被斩首的地方,人们起名斩龙台。直到现在,斩龙台上还有斑斑血迹留存。

神秘传说,斑斑血迹留存

在泾河的峡谷里,有个突出的石矶,其上剑劈痕迹如新。就在那剑痕处,渗滴着暗红色的水珠,传说那就是斩龙台。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泾河龙君违了雨令,被太宗皇帝驾前大臣魏征梦中斩杀。但在这里,人们却另有一种传说,斩杀老龙的是一位吞珠化蛟的女子,名叫姣女。

说起斩龙的故事来,就不能不提柳毅与洞庭龙女,因为是他们引起泾河龙与钱塘龙的大战。钱塘龙是洞庭龙的兄弟,性如烈火,暴烈异常。当他得知侄女在泾河受虐待的情况后,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泾河。泾河龙君也不示弱,两条真龙就在泾河岸上大战起来,打到后来,施法亮宝,更是难解难分。二龙相斗,生灵遭殃,洪水淹没了崆峒山周围的所有村庄,只有几个山头露出水面。就在一座山头上,有位牧羊姑娘哭得死去活来,她就是姣女。

姣女清早赶羊上山,像往日一样等羊儿吃饱了草,她就赶羊下山。突然滔天洪水汹涌而来,她被围困在山头。眼看亲人都葬身水底,她怎能不悲痛呢?正当姣女悲痛欲绝时,只见眼前金光一闪,她的牧羊朋友洞庭龙女琼花出现在面前。姣女怎会与她相识呢?原来龙女与泾河龙的太子结婚后,夫妻感情不好,被休出龙宫,罚为牧羊奴,每日在山间牧羊,逐渐与姣女相识成了好朋友。姣女与琼花相识时间虽不长,但两个牧羊女互相体贴,知疼知热,情同姐妹,今日在危难中相见,真是悲喜交集。

琼花一见姣女,欢喜异常。她向姣女说她的叔父钱塘龙与泾河龙大战,要接自己走的情况,并希望姣女同去洞庭,过龙宫的富贵生活

姣女不听便罢,一听之后立时怒气填胸。她手指洪涛泽国,痛斥龙神伤天害理,为了一己私利,祸害无辜生灵。她宁愿死,也不去龙宫享那血腥之福。龙女还想劝说,姣女毫不留情要她滚开。

琼花惊呆了,她没想到姣女会如此激愤。但看到眼前的惨象,她深感痛悔,泪水顺着腮边流了下来。她痛恨自己的无能,更恨两个龙王的残暴。望着眼前的洪水,再看看悲愤的姣女,她的心碎了。

琼花以赎罪的心情,把自己藏在身上的一粒最珍贵的太极宝珠拿了出来。这宝珠是她远嫁泾河小龙时龙母给她的陪嫁,含在口中可以起死回生,人若误吞腹内就能变形化蛟,龙若吞入腹内就可以无形无影,上升天界。龙女琼花双手捧珠,递到姣女面前说:“姣妹,这是太极宝珠,你只要带在身边,就可以踏波踩浪,如走平地,含在口中就能死而复生,只是千万莫吞入腹内,若误吞腹内,人就要变形化蛟。”

正当龙女捧珠相赠之时,忽然云端一声霹雳震响,原来钱塘龙战败泾河龙,前来接琼花回去。琼花一把将太极宝珠塞入姣女手中,洒泪而去。

琼花去后,姣女失神地望着洪水,木然若呆。但当她一眼看到那些水族在波涛间嬉闹的情景时,心中突然一亮:吞下太极珠可以化作蛟螭,我何不吞珠化蛟,为死难父老报仇呢?她主意一定,立即吞下宝珠。

复仇的烈火在胸中滚动,她只觉焦渴难忍,便一跃冲入洪水中。洪水在她的面前突然显得温顺,主动给她让路。姣女顿时感到力大无比,再看身上,已经长出一层鳞甲。她冲入那些正在嬉闹的水族之中,夺过一柄大刀,追赶钱塘龙。为了惩罚钱塘龙兴风作浪、给人民造成的灾难,姣女砍掉其一只龙爪,龙爪落地的地方,人们起名龙爪坡。

姣女惩处了钱塘龙,又找泾河龙算账。谁知泾河龙不但不悔过,反而出动鱼鳖海怪,兴风作浪,使水势更凶猛。姣女怒火冲天,与泾河龙拼死相搏,怎奈她势孤力单,终非泾河龙的对手。当她败下阵来的时候,泾河龙哈哈大笑,狂傲地宣称自己是领天命、受册封的泾河真龙,在自己的辖区愿怎样就怎样,别人无权干涉。(www.xing528.com)

姣女无法,只好直奔崆峒仙山,求仙人相助。她把自己为民除害身化蛟螭的苦情诉于无量祖师,祖师听后赠她降魔宝剑,让她保境安民。姣女二次下山,仗剑直向龙潭走去。半道上她遇见了玄鹤童子,玄鹤童子知道姣女要为民除害,主动前来帮忙。童子告诉姣女,泾河龙有玉皇金册,降魔剑虽厉害却杀不了泾河龙,只有借来当今大唐魏天官的灵光,金册才会失效,降魔剑一挥就可使龙头落地。

姣女闻言,再三拜请玄鹤童子设法相助。玄鹤早有此意,便欣然应允,驾长风直去长安请魏天官和太宗皇帝从中相助,并约定午时三刻惩处泾河龙。

时辰一到,姣女冲入龙潭与泾河龙大战,从龙潭打到岸上,从岸上打到山头。泾河龙见蛟螭越战越勇,急忙让手下水族举起金册,想用金光射退小蛟。谁知金册无光,泾河龙大惊,刚想逃走,只见眼前寒光一闪,泾河龙已经身首两段。

泾河龙被斩首的地方,人们起名斩龙台。直到现在,斩龙台上还有斑斑血迹留存。

(仇非)

崆峒山大顶南侧,有一道形似巨龙的山岭。若站在笄头山向东南俯瞰,那山岭几起几伏,宛如黄龙下山,龙头直对泾河,大有吸水断流之势。那就是有名的龙头岭。

龙头岭是何年得名的呢?史籍无考,但民间却有这样一段传说。迎接黄帝上崆峒山的那条黄龙,完成任务之后,每日无事,便在崆峒仙境优哉游哉,十分惬意。一天,黄龙正在修炼之地乘凉,见玄鹤童子向问道宫方向飞去,便按捺不住好奇心,一声呼啸,腾空而起,也奔向问道宫。

偏巧这一天太上老君在问道宫讲道,仙驾云集,黄龙无法靠近,只好干着急,后来感到闷热,便伏在泾河岸边吸水作耍。

老君讲道完毕,正要回山,忽见黄龙伏身吸水,只几口就把水流吸断,泾河龙君站在一旁,愁眉苦脸,无计可施。老君见此情景,勃然作色,他拂尘一挥,黄龙立即伏地不动。老君指着黄龙说:“汝本一根谷草,得道之后不图上进,整日搅扰仙境,本当令汝复返原形,怎奈尔从无生到有生从无知到有知,确实机缘难遇,今留你一条修行之路,罚你在此镇守山林,每年二月二日,方准抬头一次,历万载之后,功果完满,变化无穷,可登天界。”说完拂尘一扬,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黄龙就伏在那里不动了。“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直到今天还流传在人们口头上。

(仇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