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湖:美丽的明珠,传说增添神秘色彩

西湖:美丽的明珠,传说增添神秘色彩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丽的传说为漂亮的西湖增添了一缕神秘的色彩。其实,西湖并非丽质天成。在西湖的南侧,有一座看起来很一般的小桥,全长不足5米,却被冠名为“长桥”,让人们难解其意。从西湖东南储水下来的河水,分三个渠道从长桥下流出。可以说,西湖处处是美景。迥然不同的各个景点,为古老的西湖增添了绚丽的风采。

西湖:美丽的明珠,传说增添神秘色彩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苏杭美景盖世无双,而在这无与伦比的美景中,杭州西湖更是以它那秀丽的景色名传天下。关于西湖的来历,有许多神话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龙王和凤母的两个孩子玉龙和金凤银河的仙岛上玩耍时,拣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十分好看。他们在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终于把玉石磨成了一颗灿烂的明珠。这是一颗神奇的玉明,它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树木常青、百花盛开的神奇景色。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甚感好奇,于是派天兵天将把明珠抢到了天宫。玉龙和金凤失去了心爱的明珠,十分难过。他们急切地奔向天宫,向王母娘娘索要。王母娘娘不愿归还,双方便你抢我夺地争执起来。争抢中,明珠从手中脱落,直向人间掉去,变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随珠而落的玉龙和金凤,则变成守护在湖边的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

美丽的传说为漂亮的西湖增添了一缕神秘的色彩。其实,西湖并非丽质天成。在久远的过去,杭州附近几乎到处被海水所覆盖,只有群山呈马蹄形分布在现在的杭州市周围,开口面向东北。这个完整的海峡像人的胸膛和双臂,把一湾浅海环抱在两臂之间。后来,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来自于古钱塘江中的泥沙渐渐地把湾口大部分堵塞。当涨大潮时,海水漫过沙堤进入湾里,海水退去后,只有沙堤一侧的小豁口把少量海水返流回大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洋壳缓慢地下降,陆壳缓慢地上升,海水渐渐退出并远离西湖,它便成了一个美丽的内陆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杭州湾和钱塘江的身影中看到西湖旧时的模样。

西湖美景

西湖美,不仅美在湖光山色,更美在西湖悠久历史带来的传奇故事的余韵。

断桥残雪”是西湖著名的景点之一,提起它,人们就会想起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相遇的故事。关于断桥,还有一个谜,那就是“断桥不断”。(www.xing528.com)

西湖断桥是白堤的起点,是一座独孔环洞桥,两侧栏杆用青石雕成,远远望去,势若长虹。每当秋去冬来,人们在桥上信步赏雪,只见远山近水,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断桥实际并不断,但为什么称为断桥呢?原来,断桥的名字起于宋代。当时的断桥顶端曾有一个木质跨桥亭,当冬天白雪铺桥的时候,桥上的跨桥亭处没有雪,远远望去,就像桥断了一般,因此称之为“断桥”,所以“断桥不断”便成了西湖一怪。如今,桥上的亭子早已没有了,但“断桥”这一景点名称却沿袭下来了。

“长桥不长”是西湖的另一怪。在西湖的南侧,有一座看起来很一般的小桥,全长不足5米,却被冠名为“长桥”,让人们难解其意。有人解释说,这座小桥旁原来有一个亭子,梁山伯祝英台的十里长亭相送就在这里。据说当时梁山伯送祝英台过桥后,祝英台依恋不舍,再送梁山伯返过桥。如此送来送去,竟然往返了18次,短桥便成了“长桥”。

其实,长桥原本是名副其实的长桥,长1000米左右。这座桥的由长变短,真实地反映了西湖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在宋代以前,西湖水面辽阔,面积比现在大得多,现在的花港观鱼等处都是湖面。从西湖东南储水下来的河水,分三个渠道从长桥下流出。长桥以南都是浩淼的湖面,碧波万顷的湖水直达玉皇山下。当时的长桥,用巨石砌成,桥下有水闸,桥上有亭子,雄伟壮观,十分气派。后来随着湖泊的不断淤积缩小,长桥也逐渐一段段被废弃,直到现在仅剩5米左右了。西湖美景举世闻名,533公顷的湖区孤山耸立,犹如点缀在湖面上的绿色花冠苏堤、白堤柳绿花红,像两条缎带系在湖面。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湖心,别具一格。诱人的景色不胜枚举。可以说,西湖处处是美景。迥然不同的各个景点,为古老的西湖增添了绚丽的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