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蚕神传说-神秘色彩丰富的故事

蚕神传说-神秘色彩丰富的故事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我国民间所祀的蚕神,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历代国家祀典中的蚕神,就是这位“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的嫘祖女神。相传黄帝打败九黎之后,庆功会上蚕神前来献丝。旧时,在我国养蚕业发达的地区,几乎户户蚕农家中都设有马头娘的神祃和塑像。蚕农们在小满时节举行祭祀蚕神的活动,除了表达对蚕神的崇高敬意之外,更是为了祈求养蚕能够有个丰硕的收成!

蚕神传说-神秘色彩丰富的故事

我国古代农耕文化是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而南方则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得来,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小满时节,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宋代诗人邵定写过一首题为《缫车》的诗,描述了当时养蚕缫丝的情景:“缫作缫作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籰。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懒妇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秋风寒,衣衫单。”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古人把蚕视作天物。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我国民间所祀的蚕神,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最普遍的有两种:一是嫘祖,一是马头娘。

《马头娘》年画 清代

嫘祖民间又称为“嫘祖娘娘”,相传她是黄帝的正妃。宋人刘恕撰写的《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所谓“先蚕”,是指最先教民育蚕治丝之神,故嫘祖又叫“先蚕”,亦称“蚕母”。历代国家祀典中的蚕神,就是这位“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的嫘祖女神。

另一位蚕神是马头娘。相传黄帝打败九黎之后,庆功会上蚕神前来献丝。这位蚕神披着马皮飘然而降,手里捧着两束蚕丝,一束金色,一束白色,献给了黄帝。从此,细软的丝绢代替了粗硬的麻布。这位身披马皮的仙女,就是蚕神马头娘。马头娘的传说十分有趣,在《搜神记》《太平广记》等古籍中都有记载:(www.xing528.com)

养蚕

从前,有一个姑娘的父亲被强盗掳走,女儿在家里思念父亲,不吃不喝。母亲见了很心疼,就对邻里立下誓约:“哪位能把我老伴救回来,我就把女儿嫁给他。”姑娘家中的那匹骏马听到此言之后飞奔出家门,数日后,驮着老父回来。母女无比高兴。此后,骏马悲鸣不已,不肯饮食。父亲不解其意,母亲便将誓众之言相告。父亲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说:“哪有让女儿嫁畜类的道理!”于是,他将那匹马杀死,并把马皮晾晒在院中。有一天,姑娘从马皮旁边经过时,那张马皮蹶然而起,卷女飞去,最终停在了桑树间。少女化为蚕,吐丝成茧。从此,民间视其为蚕神,多祀之以祈茧事丰收。

旧时,在我国养蚕业发达的地区,几乎户户蚕农家中都设有马头娘的神祃和塑像。

小满之日,江南的蚕丝之乡都要隆重举行祭祀蚕神的活动。养蚕人家纷纷到当地的蚕神庙、蚕娘庙祭拜。他们恭敬地为蚕神供上水果、美酒和丰盛的菜肴,尤其是要把用面粉蒸制的“面茧”插在用稻草扎制的稻草山上,以示蚕茧丰收。小满前后三天,由丝业行会出资,筵请各路戏班登台唱大戏。

蚕农们在小满时节举行祭祀蚕神的活动,除了表达对蚕神的崇高敬意之外,更是为了祈求养蚕能够有个丰硕的收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