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庆山居坡地建筑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重庆山居坡地建筑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景雨山前的案名正是源于此,它是一种对于中式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景观设计特色天景雨山前背靠南山风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重庆市民心中已具有强烈的山居坡地建筑的印象。景观设计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对自然的地形、植被进行仔细整理,还原南山风景区的自然风貌,让业主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山居景观的核心价值。景观结合项目的整体特色,在满足社区各种功能需求的情况下重点围绕“西江月”打造中式园林意境。

重庆山居坡地建筑中式园林景观设计

档 案

建设地点:重庆市巴南区

建筑设计:重庆博建建筑设计机构

景观设计:重庆日清城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约80 000 m2

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学府大道69号大社区之内,本地块背靠南山,地形呈自然坡地状,地块以内有天然的冲沟以及茂密的松林,项目南北高差较大。业主单位以中式风格作为项目的设计起点,结合地形、植被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现代中式楼盘。

设计构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在山间和林中居住的怡然自得之情,是居者对闲适雅致生活回归和向往。天景雨山前的案名正是源于此,它是一种对于中式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www.xing528.com)

如何结合地形,在规划布局以及景观空间上最大程度地发挥项目地域资源优势,并且通过中式园林营造《西江月》的意境是本案重点所在。

景观设计特色

天景雨山前背靠南山风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重庆市民心中已具有强烈的山居坡地建筑的印象。景观设计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对自然的地形、植被进行仔细整理,还原南山风景区的自然风貌,让业主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山居景观的核心价值。利用植物设计,以“隐”为意境设计整个环境,尽量弱化地产对自然资源的负面影响;并且通过“收与放”的对比处理,把最能体现核心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展现给业主,使其享受到真正的山居生活之美。

景观结合项目的整体特色,在满足社区各种功能需求的情况下重点围绕“西江月”打造中式园林意境。

设计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思想,充分运用其中“起结开合,步移景异”“因地制宜,随势生机”“文景相依,诗情画意”“欲扬先抑,柳暗花明”等艺术表达形式,以现代中式的语言加以实现。

设计评析

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创造性地借鉴与使用传统造园手法是当今景观设计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天景雨山前景观设计一改常见的“中式大序列”的传统做法,结合山地地形把握步移景异的景观特色,以小尺度的空间序列实现中式核心景观的空间节奏;以休闲式的具有文化韵味的空间场所提升景观的休闲品质;并通过参与性的设计把中式文化和生活氛围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式园林休闲风格的新突破。

通过水景和景观照明让业主感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径变化结合建构筑物的搭配实现“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视觉惊喜

以水景结合构筑物的方式形成项目入口形象,并通过中式元素展示休闲中式生活魅力

社区服务建筑以休闲建筑的形式进行打造,在观景的同时体现文化的内涵

结合地形创造中式休闲空间,实现景观的参与性设计

因地制宜设计休闲健身场所,展示坡地社区的独特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