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开她导师被害之谜!-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案

揭开她导师被害之谜!-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案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研究所官方人员召开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马拉松式新闻发布会,在当年4月1日正式指控小保方晴子的不端行为,并提议撤销该论文,2014年7月,两篇文章随即被撤销。岸辉雄的报告认为,CDB的监管缺位导致此次事件,理应被撤销。小保方晴子本人没有出现在记者会上,但发布了公开信,并主动提出辞职。事实上,小保方晴子的造假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个人根源。

揭开她导师被害之谜!-小保方晴子学术造假案

2014年8月,日本化学研究所(Riken)的发育生物学中心(CDB)副主任笹井芳树(Yoshiki Sasai)在位于神户市的该中心内自杀身亡。这起事件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讨论,也同样引起了中国国内科学界的关注。他的死之所以引起社会广为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他被誉为日本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科学家。对于他的死因,存在着诸多猜测,但是不管怎样,他的死和一个人是分不开的,这就是他的学生小保方晴子(Haruko Obokata)。

1962年,笹井芳树出生在日本兵库县,1987年毕业于著名的京都大学医学部。1998年他就任京都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的教授,成了这个研究所的中心人物。2003年,他又受日本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邀请,成为实际上的领导人副中心长。他与201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中伸弥教授,都是英国著名科学家乔治·卡顿的得意弟子。山中伸弥因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的成果而获奖。受其刺激,笹井芳树也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力争夺奖。他的方法与山中伸弥不同,是创造出用单个细胞来创造出组织的构想,也就是从胚性干细胞(ES细胞)成长为立体的脑或者眼睛等组织。于是,他开始成为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的研究者,并招收了刚满30岁的小保方晴子作为他的弟子,想利用她所发现的成果,获得世界瞩目,以便为自己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挽回一点面子。

2014年1月,小保方晴子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多能干细胞的论文。两篇文章是关于“刺激触发的多能获得性”(STAP)技术的,在文章中,小保方晴子声称只需运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让小鼠的体细胞变成干细胞。这种方法就是给细胞施加一些“压力”,比如让它们暴露在弱酸性环境中,或是给细胞膜施加物理压力。论文引起了轰动。然而,文章发表数周后,事情出现转折。美国科学家指出了其中的造假数据,其他科学家也表示不能重复试验结果。很快,该研究所成立调查委员会,由75岁材料科学家岸辉雄担任主席。6月12日,岸辉雄委员会发布了8条建议,包括促进科研诚信和一份更详细的对于STAP论文的调查报告。研究所的一个委员会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了学术不端的痕迹。随后,研究所官方人员召开了长达四五个小时的马拉松式新闻发布会,在当年4月1日正式指控小保方晴子的不端行为,并提议撤销该论文,2014年7月,两篇文章随即被撤销。

岸辉雄的报告认为,CDB的监管缺位导致此次事件,理应被撤销。报告谴责该中心绕过常规程序雇佣小保方晴子,并“猜测”了一个原因:“CDB受到取得突破性成果欲望的强烈驱使。”希望该成果可以超越山中伸弥发现的iPS细胞。该报告“推测”认为,笹井芳树“在本质上也参与了STAP事件”,因为他“预期了”STAP细胞可能给CDB带来的“巨大收益”。

该报告对笹井芳树的批评尤其严厉。2014年8月,CDB开始根据岸辉雄的报告进行改革。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了一项计划,表示将引入新的学术欺骗预防措施,同时加强监管。随后,CDB下属的40个实验室中的9个被转至其他Riken中心名下,另外11个实验室被合并或关闭。

报告对笹井芳树的压力很大。他需要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个事件。但是很快他的计划就被打破,媒体死盯上了他与小保方晴子的暧昧关系。8月,不堪多重压力的笹井芳树选择了自杀。12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召开记者会,就STAP细胞制备论文造假事件的结果做出最后说明。会上公布了小保方晴子在全程监控的状态下重复自己先前实验的结果,数据显示原论文中“成功制备”的STAP嵌合体胚胎一个都没有制备出来。根据先前规定的期限,实验就此终止。小保方晴子本人没有出现在记者会上,但发布了公开信,并主动提出辞职。

【点评】(www.xing528.com)

30岁的小保方晴子在自己的造假行为被证实之后,主动选择了辞职,并对其行为进行了道歉。但是,对于自己错在哪里的认识却显得表面化。她说自己的错误在于经验不足和学艺不精。她甚至辩称自己并没有造假。她在辞职信中这样写道:“……但是我已经在这段时间拼尽了全力,奋斗到了灵魂的边缘。对于出现这样的结果感到困惑。由于自己的不成熟而给理化学研究所的各位同仁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麻烦,对此沉痛到连道歉的话都说不出口。……”“不成熟”成为她为自身行为辩解的关键。但是“不成熟”又怎么能够成为一切行为的借口呢?

事实上,小保方晴子的造假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个人根源。首先与周围的环境有关,2012年,东京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因制作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而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无疑对同一领域的她与她的导师团队形成极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她也希望能够有所突破,再次获奖,为导师和自身挣得颜面。其次是个人根源,她也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为了做到这一点,她极力塑造出不同于传统的科学家的面貌,她的衣服据说是祖母给她的一件白色Kappogi传统烹饪围裙,而非实验室白大褂;她的实验室墙壁被刷成粉色和黄色。这一切都说明了她一直在追求着某种不同。出于何种因素作用这很难分析得清楚。但是她造假的后果却是清楚的,这对于日本学界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直接后果是让自己失去了工作,间接后果是导致发生与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关闭、研究机构经费大幅度消减、他的导师笹井芳树也选择了自杀,更为严重的是“熄灭了青年科学家创新的欲望”。可惜的是,小保方晴子却没有更多地认识到这点。谁导致了她的导师之死?这个问题她并没有问自己,她更多的是感到困惑、不解。这件事情基本上尘埃落定。但是,每一位研究生却依然需要思索:有时候,造假的后果远非个人所能承担的,甚至殃及他人。

参考文献

[1]祝叶华.“小保方晴子STAP涉嫌造假”引轰动[N].科技导报,2014,32(11):9.

[2]蔡立英.笹井芳树遗书指责媒体暴力[J].世界科学,2014(10):62—63.

(杨庆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