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西菜文化的发展与消失

上海西菜文化的发展与消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在开放度已经很高的上海,曾经的西菜馆大多消失,个中原因,不难理解。这正与本地吃西菜的情况相似。上海见于著录的最早的西菜馆当推“亨白花园”。而朱文炳作于1909年的《海上竹枝词》里,则比较全面和详细地描写了上海人吃西菜及对吃西菜的场面和感受。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稍能称得上“正宗”的西菜馆仅十数家而已;之后,上海的西菜馆仅剩“红房子”等几家。

上海西菜文化的发展与消失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西洋文明的渗透,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变得更加脆弱:电灯替代油灯、汽车冲击马车、西装比拼长衫、电影气盖皮黄……那些所谓的“新”“旧”嬗变风气,推波助澜,以致形成了一种在大众心理上趋时的“马太效应”,传统的中国生活方式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有意思的是,作为与市民生活相当贴近的餐饮门类——西菜,居然没能把本土的菜系“赶尽杀绝”。西菜仅仅是存在于人们的印象当中的一个符号,而中菜始终是中国人最后的选择。由于中菜地位的“岿然不动”,使得很多原始的就餐程序和方式得以保留,这与有些受过西方殖民统治的国家和地区遗存着浓郁的“西化”色彩,形成了有趣的比照。

经历了那么长久的时光消磨,中菜没有从我们的餐桌上消亡,西菜也没有像咖啡那样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甚至还不如留声机那样流行,这又是为何?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印证了没有强势而合理的文化灌注,就无法触动人的文化的深层心理结构,和由此形成的牢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外来的文化只能成为一种点缀性质的非主流文化。西菜在本土的遭遇,大概可以说明人们之所以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在本地,吃西菜是一件很暧昧的事,多数人只是出于感受某种异域情调和文化,真正满足于口腹之欲的成分很少。无论在旧上海还是新社会,本地西菜馆从来没有形成过燎原之势。二十多年前,我乃一介穷学生,居然能携刚订交之女友,以基本吃遍上海滩有名之西菜馆为傲。如今,在开放度已经很高的上海,曾经的西菜馆大多消失,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然而西菜的影响力还在,在我们的大圆台面上,北京烤鸭正和黑椒牛排并陈。曾经,在北京“王府井中学生国际音乐节”上,主办者为几百位外国小客人准备了中西两套菜系以供选择,几乎所有的小老外均弃西就中。别以为人家喜欢中菜,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这正与本地吃西菜的情况相似。

关键词:老上海的西菜业(www.xing528.com)

相关背景: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西菜随西方人的饮食风俗就随侨民进入了上海。早期,上海西菜馆店招多称“番菜馆”,而口语则多称“大菜”。上海见于著录的最早的西菜馆当推“亨白花园”。清人宜垕在1868年的日记(后汇编为《初使泰西记》出版)中记叙:“再至徐家汇,畅游外国花园(即亨白花园),吃香饼(槟)酒,极沁心脾。”据记载,上海出现的第一家番菜馆,是19世纪80年代初福州路上一家叫“海天春”的番菜馆,由一位曾经在外轮上当厨师的广东人所开。一直到20世纪初,上海登记的番菜馆有24家,几乎全部集中在福州路上。1909年上海《图画日报》载配文画“大菜间请客之热闹”,文曰:“福州路一带之大餐馆,多至数十家,局面之阔大,以一品香、一枝香、旅泰等最,而烹调精美,则一家春、岭南楼首屈一指焉。各省人士之至沪者,往往不喜中国菜而喜大菜,故各大菜馆之生意,皆非常兴盛。”

1906年刊印的《沪江商业市景词·番菜馆》咏:“分间设座雅铺陈,西式灯台簇簇新。大字横书番菜馆,飞笺招妓宴嘉宾。”从中可知,西菜馆的装潢和布局与中菜馆有很大的区别。

1909年版的《上海指南》开列了当时最有名的岭南楼番菜馆的菜单和价目,这对今人了解上海早期的西菜有很大的帮助。而朱文炳作于1909年的《海上竹枝词》里,则比较全面和详细地描写了上海人吃西菜及对吃西菜的场面和感受。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稍能称得上“正宗”的西菜馆仅十数家而已;之后,上海的西菜馆仅剩“红房子”等几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