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市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共文化与城市实践

上海市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共文化与城市实践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反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上海市积极探索,系统谋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10月27日,经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正式出台,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上海市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共文化与城市实践

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作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实践,“十三五”时期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总体成效和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统筹资源,均衡配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动态调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项目清单。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规划建设布局均衡、功能集成、服务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构建完善的市、区县、街镇、居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通过建设城市文化广场、主题图书馆、文化服务点等形式,大力拓展都市公共文化空间。按人口和服务半径均衡布局、差别配置,进一步提升“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水平。

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推进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深化基层自我管理和文化志愿服务,加大鼓励公益性低收入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力度。建立激励机制,扶持和鼓励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非营利性文化机构以及工、青、妇等社会组织和社会文化团体,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管理,深入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提升公共文化活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专业素质。积极培育和规范文化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及文化志愿服务体制机制。健全各类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服务项目和流程。

围绕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界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注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建设,更加强调服务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建立全市公共文化资源库和菜单式配送目录,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文化产品配送平台。深化公共文化机构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管理体系制度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法治保障,完善公共文化绩效评价工作体制,完善多维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性法规体系。

“十三五”时期,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特色,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反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

上海全域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全国树立了标杆,提供了示范,走在了全国前列。2015年7月2日,中宣部、文旅部在上海召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经验交流会;2016年11月9日至11日,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上海市文广局、嘉定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专题经验交流活动;2017年6月29日—30日,原文化部在上海召开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2019年3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召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海市积极组织参与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开展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11个市辖区暨全市70%的区参与创建,徐汇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长宁区先后获得示范区称号,创建成绩均位列东部地区前列,8个项目获得示范项目称号。

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和地方在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面都经历了一条法治化发展道路,即从顶层着眼,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确定发展公共文化的基本政策,保障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支持社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明确公共文化机构的地位、义务责任等。“十三五”期间,上海市积极探索,系统谋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层面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为制、转化为力。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内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要素;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供给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需求导向,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普及活动,推动核心价值做小做实、入脑入心。

不断完善市级、区级两个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综合协调机制,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的大网络、大格局。每年召开全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重点工作,并对年度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每年召开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协调会议,审定下一年度全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要点;定期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重点协调、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推动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各项重点工作。2020年,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级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协调机制成员单位从原来的15家增至21家,并继续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总召集人,形成了全市各部门、各条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大格局。

2020年10月27日,经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正式出台,自2021年1月1日施行。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地方法”,《条例》为本市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2019年11月,新修订的《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经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全民阅读保障条例》《上海市美术馆管理办法》等正在加快推进。

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本市贯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保障。全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示范引领,发布上海市地方标准《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规范》,填补国内空白;开展嘉定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徐汇区社区文化活动管理两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并均以高分通过国标委验收,用标准化理念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迈进。

上海每年都会开展公共文化建设相关课题研究,“十三五”时期共开展重点课题研究12项。例如,2017年,原市文广影视局深入16个区近80个居村开展大调研,形成《上海市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制定《关于切实加强本市基层(居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召开上海市加强基层(居村)公共文化服务现场会,大力推进“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18年“提升4 500个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服务功能”列入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真正夯实“最后一公里”建设。征集、编选《上海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纪实》《上海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优秀实践案例》《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名录》等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生动反映上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体现了上海公共文化建设的创造力和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为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整合全市各类文化资源,不断深化均衡,确保优质发展。

“十三五”期间,相继建成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新馆、程十发美术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奉贤区博物馆等文博场馆并陆续开放;上音歌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等一批文体设施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完成展览陈列扩容并重新开放。“十三五”时期计划建设的三大市级文化设施——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以及宛平剧场改扩建项目、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建设工程、上海马戏城中剧场迁建工程、上海越剧艺术演艺传习中心等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

不断构筑文化空间新格局,不断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形成了全面覆盖、互联互通的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保障百姓享受免费或优惠、便利又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截至“十三五”规划后期,全市共拥有博物馆140座(国有109座、非国有31座);美术馆89家(国有26家、非国有63家);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23个,街镇图书馆220个;市、区两级文化馆24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0家、分中心53家;标准化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5 546个;东方社区信息苑311个。此外,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市民健身步道、市民球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青年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也日益增多。全市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从“十二五”规划后期的0.15平方米增加到0.20平方米,保障市民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2016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本市贯彻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文明办印发《上海市“十三五”时期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17年,上海召开基层(居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会议,同时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本市基层(居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通知》,将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上海“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任务,着力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上海将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服务功能纳入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同时,积极推动各区“邻里中心、街区中心、客堂间、睦邻点”等基层服务点建设,通过“嵌入式”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基层服务点能级。首次发布“公共文化服务标识(Logo)”,广泛运用于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辨识度和知晓率。

围绕“世界会客厅”建设,聚焦滨江休闲带水岸联动,着力在“望江驿”“小木屋”等新空间注入公共文化内涵,营造可阅读、宜漫步、高品质的滨水城市文化氛围,成为百姓欢迎的“网红打卡点”。在商圈、地铁、机场、楼宇、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打造“上海艺术商圈”,布局城市书房、智慧图书馆等“新型阅读空间”,与社会机构共建“城市公共文化客厅”。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3 440个、约85万平方米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了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与融合发展,让市民在日常通勤、休闲漫步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上海的人文情怀和城市温度。每年发起“美好生活”上海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大赛,发掘打造一批有全新设计理念、全新服务内容方式、全新运营管理模式的新空间。

在《上海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项目清单文化领域7个服务项目和1项残疾人文化服务,明示服务内容、保障标准,并实施动态调整,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均等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同时,整合文艺演出、健康养生科普教育体育健身、家庭亲子、非遗传承等各类资源,增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综合性服务功能,通过标准化制度、规范化管理、社会化运营,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依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来沪务工人员、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开展劳动节、国庆节“同在阳光下”农民工假日电影放映、“青青夏禾·知行明德”青少年暑期活动、“社区阳光院线”电影放映和老年优惠观影等品牌活动项目,拓展老人优惠观影活动影院覆盖面。推动文教结合,开展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赏戏团”名家进校园活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活动等;推出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活动,持续推进“悦读青春”上海青少年深阅读计划,发放“少儿数字阅读卡”。充分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及流动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红色文艺轻骑兵”、盲文图书阅览、大字书报阅览等有针对性的项目。

坚持需求导向、资源下沉、倾斜远郊,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资源,逐年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确保城乡均衡。在公共文化内容供给配送中,远郊地区人均配送额度较市区的比例为2∶1,配送额度占配送总量的20.3%,面向基层居村配送额度占配送总量的60%。实施“戏曲进乡村”等专题配送演出和活动,开展暑期农村青少年公共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农村公益数字电影放映,举办各类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非遗在社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传播项目,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十三五”期间,原市文广影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海市区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上海市区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上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实际情况,按照“区级馆为总馆、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分馆、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为服务点”的模式,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资源区域内联动共享,全面完成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在推动资源整合下沉、扩大有效覆盖、提高服务均等化水平方面取得新突破。

文化体制改革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是发展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上海在此过程中,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向纵深发展。

作为全国最早鼓励和推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管理的城市,上海90%以上的中心委托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阵地运营或项目服务。“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梳理和总结发展现状、经验和问题,并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营管理“合格供应主体”制度,每两年开展合格供应主体征集推荐工作,按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标准化、运营社会化、管理专业化、供给精准化的目标要求,推选出具有相关项目运营管理经验、体现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管理运营能力的社会主体,并向社会发布《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运营管理合格供应主体推荐目录》,共发布三轮300家。

按照《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要求,完成上海图书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及16个区共60家公共文化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成立理事会制度,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共同议事、咨询和决策,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增强公共文化机构活力。(www.xing528.com)

积极培育注册类的文化类社会组织,“十三五”完成后,较2015年增长30%。搭建各类公共文化平台,鼓励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群文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美术馆等。推动文化类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编印《文化类社会组织规范建设指导手册》等,推动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面向文化类社会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培育群众文化团队,全市2.3万余支各级各类群众文化团队不断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闵行、金山崇明等区大力开展群众文化团队“文化走亲”活动,通过跨区域文化走亲增强基层公共文化活力。积极发挥群文骨干、团队带头人、非遗传承人等“文化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宝山、松江、奉贤等区积极引导“文化能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有力补充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供给,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在稳步推进中取得重要成效,全市共拥有文化志愿者团队约5 200支,文化志愿服务人数约20万。全市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文化机构共计48个,其中国有文化场馆32个,民营文化设施16个,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书展等重大文化类节展活动已成为文化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平台。2017年12月成立了“上海文化志愿服务联盟”,健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并将社会上各种公益参与者纳入全市志愿服务网络,形成合力,提升能级。

上海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聚焦长三角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目标,开启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十三五”期间,成立长三角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成立长三角少儿阅读联盟、长三角城市文化馆联盟、长三角博物馆联盟、长三角美术馆联盟等一批场馆联盟;开展长三角阅读马拉松大赛、长三角美好空间创新大赛、长三角“文采会”、“缤纷长三角”市民文化活动、“长三角文旅融合优秀原创群众文艺作品展演”活动、首届长三角流行歌曲原创大赛、长三角大学生上海地标设计大赛等一批联动活动。三省一市图书馆向长三角区域的公共图书馆发出“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号召各馆共同实现“借阅办证零门槛文献传递无边界、个性服务通全域、通借通还重实效”,推动长三角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推出“百万市民看上海”系列活动,发布上海文化旅游春、夏、秋、冬四季主题精品路线,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魅力。深入推进“建筑可阅读”项目,老建筑开放数达1 237处,实现应开尽开,并设置二维码1 827处,推出327种建筑可阅读文创产品和87条建筑微旅行线路。发布上海市民“休闲好去处”、“家门口的好去处”、文化旅游场所夜间开放等。开启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工作,5家国家级试点单位和30家市级试点单位有序推进实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功能延伸,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商业场所和文化场馆等人流密集场所内增设150家“旅游咨询服务点”,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旅游咨询服务体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在公共文化领域的任务同样重要。持续三个五年的建设,上海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通过“平台搭建+机制创新+融合发展”,强引领、补短板、重需求、求精准,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上海市指导各区推进配送工作由三级向四级延伸,逐步完善四级配送机制,成效初显。开展首届公共文化配送产品设计大赛,发布“百强”暨优秀社会主体展示交流活动,让配送工作各方从线上走到线下,开展现场“体验”,提高配送精准度。同时,上海落实加强制度保障、丰富产品结构、升级平台功能、强化人员培训等相应举措,每年制订《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工作要点》和《上海市公共文化内容配送手册》,同时,专门发布面向居村的资源目录330项。整合市、区两级公共文化配送平台,实现产品征集、申报入口、项目评审等多个统一,进一步提升配送资源供给效能。宣传部、文明办、教委、科委、民政局、文旅局、体育局、工青妇等相关部门将宣传教育、法制宣传、科普教育、体育健身、健康养生、家庭亲子、非遗传承等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居村下沉,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区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精准惠民新路径,首次举办“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采购大会”,有力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应活力,有效推动供需双方信息对称。2019年,市文旅局联合长宁区共同举办“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240家参展单位(582个产品)、1 500家采购主体参加,超1万人次观展,现场成交意向金额超1亿元。“文采会”大大丰富了公共文化供给资源。文化和旅游部对上海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在上海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

上海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承办“十二艺节”群星奖决赛,开展惠民演出系列活动,推出云上群星奖,实现“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市文旅局、市文明办、市新闻出版局、市教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及各区开展了上海市民文化节、“我们的节日”、市民修身行动、上海书展、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上海科技节、上海公益伙伴日、上海家庭文化节、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礼赞新中国、建功新时代”第二十一届上海读书节、上海职工文艺汇演、“最美劳动者”上海职工微电影节等活动,为市民、职工、学生提供展示舞台,持续激发了群众参与和创新创造活力,营造了浓郁的节庆文化氛围。

“十三五”期间,市民文化节累计开展活动近20万项,服务市民超过1.5亿人次;开展市民文化赛事50项,评出50个“百强市民文化团队”及“百位市民达人”,大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形成开放、多元、可持续办节的机制与活力。上海市民文化节被列入“上海市十大文化品牌”之一。上海市民文化节不断深耕厚植,创新办节机制,联合相关区及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市民舞蹈大赛、“阅读好声音”全城微朗读大赛、市民合唱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市民艺术创客大赛、少儿曲艺大赛等重点赛事活动,推出“百支优秀市民舞蹈团”、“百个阅读好声音”等百强团队,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各区依托市民文化节不断提升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闵行的合唱、长宁的舞蹈、静安的戏剧、松江的朗诵、嘉定的传统文化、徐汇的阿卡贝拉、宝山的民间艺术、普陀的苏州河文化等。

每年开展上海市群众文化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等,全市各区、各系统、驻沪部队和单位等均积极参与、选送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的群众性原创作品,每年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和一批创作新人。2019年,由市群艺馆、长宁区、徐汇区选送的《捍卫者》《和·鸣》《看见自己》等3个群众文艺作品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占全部20个获奖作品的15%,为历届之最。同时,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平台和公共文化配送渠道,组织开展群文优秀作品和“群星奖”获奖作品在全市的巡演,覆盖全市16个区,足迹遍布社区、学校、企业、远郊,获得文化部表彰。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上海市不断深化“互联网+文化”行动,搭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信息平台,健全“文化上海云”平台管理。根据《上海在线新文旅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要求,启动“公共服务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在空间、时间、人群等方面的不均衡问题,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三五末,文化云平台累计用户数650万,累计活动总量50万,累计场馆总量4 320;平台月均浏览量600万次,推出多项线上直播录播活动。

推动各区、特别是远郊地区,在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配置1 157个“文化云盒”智能服务终端,配置率约20%,累计有效播放时长近8万个小时,有效提升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远郊地区的覆盖面和适用性。部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增加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有声图书墙”等数字阅读功能。

举办“2018云上市民文化节”“5·18云上博物馆日”“云上影视文化季”“公共文化万人培训”等线上品牌服务,实现线下线上同步办节,盘活、用好各类资源,将公益活动、公共服务直接延伸到市民手中。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推出了云阅读、云观展、云辅导、云市集、云游等一系列在线新服务,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在线服务人次超1亿,2020年3月上海市民文化节云上启动,仅当日观看人次就超过了1 000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呈现了提档升级的新局面。除了文化上海云,公共文化场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喜马拉雅、小红书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注册账号,多渠道释放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上海图书馆举办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发展培训班,推动本市公共图书馆创新转型发展,推动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服务转型。仅2020年,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就完成了大型公共数字文化建设项目8个、平台建设2个、服务推广项目3个。推动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工作,2018年列入市质监局发布的地方标准。加快全市东方社区信息苑转型,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央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更新和服务功能。

以市民群众的满意度为主要衡量标准,建立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并逐步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指标在考核评价中的比例。“十三五”期间,委托市统计局城市调查大队、零点有数咨询公司、东方公共文化评估中心、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第三方机构,对市政府实事项目、公共文化场馆评估定级、日常巡查暗访,并对公共文化配送、率先创建等工作开展考核评价。此外,每年还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绩效考核是公共文化服务监管的有效方式之一,而绩效评估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监督评价机制,上海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市对区级政府绩效考核工作中,建立完善以人民群众评价为重要参考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绩效考核制度。

“十三五”期间,按照文旅部对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六轮评估定级、第五次文化馆评估定级的工作要求,完成全市22个公共图书馆、20个文化馆的考评,均被评为国家“一级馆”称号。2018年,原市文广影视局组织开展2014—2017年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评估定级工作,命名发布全市202家中心评定等级,其中60家被评定为示范中心。

组建日常巡查志愿者服务队,吸纳优秀退休党员、市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对全市所有已开放运行的区级文化馆、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常态化的暗访巡查,不断促进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规范运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经第三方综合测评,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十四五”时期,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将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处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将紧密结合《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放置于“十四五”时期上海新的发展格局中。“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价值功能将融贯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要坚持系统观念和统筹发展,进一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于其他领域融合的发展力度,实现机制层面的长效融合,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运作的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内外良好循环,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合作的建设格局。

“十四五”时期,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将继续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激发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在供给端持续发力,提供与需求精准对接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体系,实现全领域、全环节、全方位的结构性优化,推动资金、人员、组织、机构、运行、管理等全要素配置。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动力机制的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在“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上海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拓展社会化的发展路径,在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等领域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以市场的机制和消费的力量吸引社会和市场各种主体的积极参与,提供更为多元的空间、设施和服务。

公共服务发展方式的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显著表征。“十四五”时期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深远影响的阶段,要深刻总结这次疫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挑战和冲击,更为重要的是要研判疫情所催生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实现质的提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服务激活存量、扩大增量,尽快实现常态化模式。发展方式的创新还要聚焦未来基层社区的“场景”革命,完成基层文化设施物理空间和数字信息新基建的硬件升级,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审美品质,打造人本化、生态化和数字化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衡量标准不是量化的定性指标,而是价值观的构建、是人的文明素养的提升。“十四五”时期,上海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人民城市建设”理念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超大城市发展实际,把握上海城市文化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上海由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