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匈奴人刘渊,夺得王位,称汉王

匈奴人刘渊,夺得王位,称汉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渊,字远海,匈奴人。不料,于扶罗壮志未酬身先死,其弟呼厨泉接手其事业,刘渊的父亲刘豹任职左贤王。能文能武的刘渊,有着良好的素养,然而,晋文帝对刘渊仍心存警惕。匈奴贵族刘宣,以呼延攸作为信史,赴邺城,与刘渊共谋大事。刘渊一时被成都王控制,根本无法脱身,起兵之事更无从谈起。刘渊此次归来,无异于放虎归山,蛟龙入水,终不能再受人控制。这年金秋,马肥人壮,刘渊登上王位,自称汉王,入南郊祭天,迁都于左国城。

匈奴人刘渊,夺得王位,称汉王

八王之乱的狂风过后,衰微与离乱并存,乱世也是野心的温床。

刘渊,字远海,匈奴人。刘渊其祖为汉初的冒顿单于,他迁徙中原始于其祖父于扶罗,匈奴内乱,于扶罗遭排挤,恰逢汉室遭遇黄巾起义,于扶罗便率众助汉廷镇压黄巾军,依附东汉王朝,自此留居中原,并在此自立为单于。依附于东汉王朝的于扶罗并不安分,他一直觊觎中原权势,时时为壮大实力,“兴邦复业”蛰伏着。瞅准董卓之乱这一良机,于扶罗侵占了太原、河东、河内等郡,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不料,于扶罗壮志未酬身先死,其弟呼厨泉接手其事业,刘渊的父亲刘豹任职左贤王。正当呼厨泉部如日中天快速发展的时候,曹操掌握了汉廷实权,恐呼厨泉日后成为大患,曹操便采取了分瓣梅花计,将呼厨泉部分成左右南北中五部,刘豹任左部帅,率军万余。

呼厨泉部有士卒三万余,刘豹所领左部是其中最大的一支,可谓掌握了部族实权。刘渊这时以质子身份留居洛阳,以为人质,虽有宏志,却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一切行动均在中原王朝的严密控制之下。刘豹死后,刘渊继承了左部帅的职务,兵权在握,刘渊的野心一发不可收拾。

刘渊自幼生于中原,长于汉地,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他少年时代就刻苦学习,熟读《诗经》《尚书》《周易》等儒家经典,更有名师崔游督导。刘渊出身于武学世家,对领兵打仗无师自通,又兼酷爱研习兵书,可谓是一个文武全才。

能文能武的刘渊,有着良好的素养,然而,晋文帝对刘渊仍心存警惕。

接掌父亲的职务后,刘渊兢兢业业,暗中积蓄着力量,步步为营。太康末年(289),晋武帝任刘渊为北部都尉。至晋惠帝登位,杨俊辅政时,刘渊领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职务。此时的刘渊越发谦虚,不但轻财好施,更是结交名士四方之士、五部俊杰之士多有不远千里前来投奔者。一时之间,刘渊名气大震,为他以后的道路一步步铺好了垫脚石。(www.xing528.com)

八王之乱的狂风席卷了中原,中原大乱,有不少汉人避乱南迁,汉人的势力在中原有所减少。左国城内众匈奴贵族一拍即合,认为“兴邦复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起兵,以坐收渔翁之利。

起兵之事既定,一个有胆略有雄心的领导者是必不可少的,刘渊脱颖而出,成为众人心中的第一人选。

匈奴贵族刘宣,以呼延攸作为信史,赴邺城,与刘渊共谋大事。刘宣不是简单人物,他是刘渊的从祖,也曾任北部都尉、左贤王等要职。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此时的成都王司马颖坐镇邺城,意图将刘渊收为己用,便上书表清封刘渊为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以此讨好刘渊。刘渊一时被成都王控制,根本无法脱身,起兵之事更无从谈起。

刘渊以奔丧为由请归,司马颖哪里肯放行。刘渊用尽浑身解数,仍不得归,无奈,只得令呼延攸先行离去,让刘宣密召匈奴五部,做好起兵的打算。刘渊后以帮助司马颖赴难的名义如愿以偿回到了左国城。刘渊此次归来,无异于放虎归山,蛟龙入水,终不能再受人控制。

刘渊归来,便被冠以大单于的名号,以离石头为都,在此招募将士,半月之久,便已经聚众五万余人,这年是西晋永兴元年(304)。这年金秋,马肥人壮,刘渊登上王位,自称汉王,入南郊祭天,迁都于左国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