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桓温的讨伐之路与成就

桓温的讨伐之路与成就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峻之乱爆发之后,桓温的父亲作为当地的首要官员自然要进行讨伐,在讨伐的过程当中,桓温的父亲被叛徒出卖杀死。所以这里便成为桓温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目标。桓温的参军龚护在这场激战中阵亡。桓温在得到降书后,便同意李势归降,而且不加罪责。桓温以礼相待,派人送他们到建康,仍任命蜀国官员就任原职。桓温的这次出击可以说是他的处子秀,一路打到成都,灭了成汉,不仅使之并入东晋,而且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力拥戴。

桓温的讨伐之路与成就

东晋王朝始终是一个建立在士族门阀地主权力之上的朝廷,因此在用人方面才能处于次要地位,门第是极端重要的。桓温既然能够接替庾家的基业,那么他的家世也一定不一般。

桓温家世显贵,他的父亲桓彝是当年的宣城内史,为官清正,有才干,将宣城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苏峻之乱爆发之后,桓温的父亲作为当地的首要官员自然要进行讨伐,在讨伐的过程当中,桓温的父亲被叛徒出卖杀死。从此以后,桓温成了一个在仇恨中生活的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自己的父亲报仇,这是桓温成长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转折点。后来,晋成帝把公主嫁予桓温,桓温成了驸马。

虽然,桓温有着十分尊贵的身份,而且又有着极大的地方权力,但毕竟不过是一个空降来的官员,荆楚地区一直是由庾家经营的。桓温如果不能镇住当地官员,恐怕没办法做到令行禁止,很容易就被当地的地方势力架空。

当时在南方,除了东晋政权,在原先的蜀汉地区也有一支割据势力,就是李雄所建立的成汉政权,又被称作“后蜀”政权。由于蜀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这一地区很容易独立出去。而李家本身也是永嘉之乱时期进入中原地区的氐族人。这一地区政权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较弱,并且又距东晋较近,更何况东晋如果能够拥有巴蜀地区,这一地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很容易被利用,并被投入北伐大业中。所以这里便成为桓温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目标。

当时成汉的掌权者已经是李势,他仗着蜀道险阻,不做战备。桓温长驱深入,至永和三年(347)二月,已经在离成都不远的平原地区上大耀军威了。李势这时候才如梦方醒,急命叔父李福、堂兄李权、将军昝坚等领兵迎敌。桓温留参军孙盛和周楚在彭模守住军需,自己则率领步兵直接进攻成都。蜀将李福进攻彭模,被孙盛击退。

桓温遇到了李势的堂兄李权,大显军威,三战三胜。经过一番鏖战,蜀军军心大乱败逃回成都。这时候,成汉政权已经是风雨飘摇了,但是李势还是要做一些“无谓的抵抗”,亲自率众出战。他刚刚出城门不远,就在笮桥与桓温大军接触上了,一场大战一触即发。(www.xing528.com)

成汉政权的军队虽然在整体实力上赶不上晋军,但李势统率的毕竟是护卫自己的御林军,相当于整只作战力量当中的“特种部队”,这些士兵基本都是世世代代保卫李家的亲信,因此英勇善战,在晋军面前很是抵抗了一阵子。这让桓温在征蜀作战当中第一次吃到了苦头,也差点在这里丧了命。桓温的参军龚护在这场激战中阵亡。桓温便上阵亲自督战,这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方向忽然射来一箭,差点儿射中他脑门。幸好桓温眼明手快,没有受伤。

桓温毕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所以这冷不防的一箭让他知道绝对不可以再对成汉的军队粗心大意,于是便勒马不敢前进了。一看到自己的统帅不敢向前,其他的将领和军士也就不敢前进。

桓温命令鼓手鸣金收兵。但鼓手可能是因为太紧张所以误击进军鼓,这是天意让桓温继续进行他未完成的战斗。于是将军袁乔就拔剑奋勇冲上去,众人也都拼死力战。这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想不到经过这通本来失误的进军鼓一逼,将士们的士气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个个都变得有如神助。李势看到这样的情况自知不能招架,只得退回成都城。成汉各军立即溃败。

桓温乘势进攻成都,在四面放火烧城门。看到大势已去,成汉的大臣们纷纷劝李势投降。李势就派散骑常侍王幼送去降书。桓温在得到降书后,便同意李势归降,而且不加罪责。李势前来投降,随行的还有李福、李权等十余人。桓温以礼相待,派人送他们到建康,仍任命蜀国官员就任原职。又过了一两年,桓温才最终平定了蜀地。

李势到了建康后被封为归义侯。李氏占据蜀地称王共有六世,历时四十六年。李势在建康待了十二年才去世。桓温的这次出击可以说是他的处子秀,一路打到成都,灭了成汉,不仅使之并入东晋,而且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力拥戴。万事顺利,桓温此战立了大功,顺理成章被升为征西大将军,一代枭雄从此开始了他真正不平凡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