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土炎天,观象授时的真实反映

神土炎天,观象授时的真实反映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纹陶罐太阳纹陶片太阳历红陶缸这种以直接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得到时间概念的方法,称作“观象授时”。“直接涉及中国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 ”“墓中展示的图象不仅与真实的天象相吻合,而且也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观象授时’的真实反映。 ” 〔24]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羊角形的彩陶图案和人面鱼纹图案。

神土炎天,观象授时的真实反映

最初,远古先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人们每天望着太阳出来,又目送太阳落下,无分昼夜,不计寒暑,“卧则居居(安静之貌) ,起则于于(自得之貌) ” 〔23]

日久天长,有人开始观察太阳出没形成的明暗交替现象,得到“日”的时间概念,并将太阳出入的周期称作“日”;刻画月圆月缺的形象,记下周而复始的日数,得到“月”的时间概念,将月亮圆缺的周期称作“月”;观察天气的炎暑寒冻,草木的盛衰荣枯,候鸟的冷去暖来、昆虫的生死蜕变等周期性变化,又有了“年”的时间概念,并且逐步算计出日、月、年之间的时间关系。

太阳纹陶罐(郑州大河村出土)

太阳纹陶片(郑州大河村出土)

太阳历红陶缸(伊川土门遗址出土)

这种以直接观察日月星辰的出没,得到时间概念的方法,称作“观象授时”。(www.xing528.com)

神农时,对天象的观察已十分细致。 《路史后记》云:神农谓“乱时不殖,乱气作沴。乃纪上元,调气朔,以端启闢”, “三朝具于摄提,七曜起于天关,所谓太新历也。”意思说,观察日、月、五星(七曜)都出自天门(古谓二十八舍东方角二星为天关,其间为天门),记录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现象,以“太岁在寅”(摄提)为“三朝”(年之始、月之始、日之始),制作历法。

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墓坑上部的圆弧形,是最原始的盖天图,“所表示的分至日的昼夜关系非常合理,特别是春秋分日道,其昼夜关系的准确度不差分毫。”墓坑形制“选取了春秋分日道、冬至日道和阳光照射界限,再加之方形大地,便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宇宙图形。以此说明了天圆地方的宇宙模式、寒暑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更替、春秋分日的标准天象以及太阳周日和周年运动规律等一整套宇宙理论。”墓主的骨架北侧有蚌壳摆塑的三角形图案,和东侧横置的两根人的胫骨,是北斗图像,符合真实天象的特殊天象图。骨架左右两侧有用蚌壳摆塑龙、虎图像,反映了春秋两季。 “直接涉及中国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 ”“墓中展示的图象不仅与真实的天象相吻合,而且也是仰韶文化时期人们的‘观象授时’的真实反映。 ” 〔24]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羊角形的彩陶图案和人面鱼纹图案。有学者从天文历法的角度分析,羊角柱是观测天象的图腾柱。它立于广场,是为了立竿测影,二者“构成了最古老的地平日晷”;而人面鱼纹是月相周而复始的变化。〔25]

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残损陶钵,其肩部和腹部,绘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两只陶钵上的太阳纹均为12条,恰与12个月吻合。有的陶钵上绘有月亮纹,两个月牙相对,中间绘有一个圆点,也许是对新月、残月、圆月的记录。〔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