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农炎帝与分时立节-神土炎天——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

神农炎帝与分时立节-神土炎天——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7]“远古有火正祝融之官,此与主大火星观察或主天文历法相关。立春是一年春季的开始,中国从太古时期起,也是以立春作一年开始。这也是农耕的开始。 ”〔28]随着耕播农业的发展,原始先民把“时间”与气候、物候变化联系起来,产生了“节气”概念,并引入农事和生活。《晋书》引《玉海》云:“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 ”说神农炎帝时,已经确立了“八节”,并按节气安排农事。

神农炎帝与分时立节-神土炎天——神农炎帝·炎帝陵·炎帝文化

神农时期已经有了“大火历”,即把大火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黄昏时分,定为一年之始。大火星,即东方苍龙的心脏,是先秦时一颗被称为“农祥”的农时最重要的标志性星座。河南陕县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出现的“星火”彩陶纹样, “应该是炎帝族的遗存”, “反映了大火星祭祀的情景”, “恰巧可以与炎帝族‘以火计时焉’相联系”。〔27]远古有火正祝融之官,此与主大火星观察或主天文历法相关。立春是一年春季的开始,中国从太古时期起,也是以立春作一年开始。这也是农耕的开始。 ”〔28]

随着耕播农业的发展,原始先民把“时间”与气候、物候变化联系起来,产生了“节气”概念,并引入农事和生活。于是,何时播种,何时收获,便有了一定的规律。 《晋书》引《玉海》云:“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 ”说神农炎帝时,已经确立了“八节”,并按节气安排农事。所谓“八节”,即春、夏、秋、冬之“四立日”以及“四分日”。

杨泉《物理论》云:“畴昔神农,始治农功,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 ”《路史·后纪》 :神农“以十一月为正(月) ”, “正四时之制”。

经过长期观察和积累,远古先民根据一些特殊的气象和物候来预测作物的收成,指导作物的栽培。 《大唐开元占经·神农占》载有(托名)神农的经验:(www.xing528.com)

凡虫食李,则黍贵;食枣,粟贵;食杏,麦贵;食荆,麻贵;食桑,丝贵。正月上朔日,风从东来,植米善;风从南来,植黍善;风从北来,植禾善。四月四日,风从东来,植豆善;西来,四日至七日,中善;七日至十日,稚禾善。十四日无风,不可种豆。从冬至日到来年满六十日,有大风雨,折树木,麦大善。从平朔至食时,植麦善;至日中,中麦善;至日入,稚麦善。常以夏至后九十日,可种。四月朔日,风从东来、从平明至辰时、植黍善;至日中,中黍善;至日入,稚黍善。正月朔日,日清明,蚕善。

文中所述黍、粟、麻、桑、禾(稻)、豆、麦等皆为神农时期栽培的主要农作物。“贵”者,指歉收,意谓不宜。“善”者,意谓适宜。

此外,古籍还载有神农保存种子的技术。 《论衡·商虫篇》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汁渍种者,令禾不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