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城市中心地标建筑分析与案例解析

南京城市中心地标建筑分析与案例解析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对南京城市中心区内片区级地标建筑的空间分布进行解析。[13][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

南京城市中心地标建筑分析与案例解析

本章对南京城市中心区内片区级地标建筑的空间分布进行解析。在对片区级地标建筑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引入建筑可识别性调查,并在对片区层级街道中心性分析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选择街道网络中间性指标来表征空间认知结构,并与南京中心区地标建筑的空间分布实态及其可识别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在总体空间分布和个体中间性量值分布两个层面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1)在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上,地标建筑集聚的地段也是中间性高值建筑集聚的地段;同时,不同搜索半径下的分析结果显示,依据功能类型,不同地标建筑聚集的地段对不同距离的联系流敏感。

(2)对于地标建筑个体而言,空间结构越重要的位置出现高识别性建筑的频率越高,而可识别性越高的建筑群体中占据重要空间位置的比例也越高。

(3)这种关联的本质是城市公共活动结构对于地标建筑分布的重要作用,而这一结构的形成决定于街道网络以及土地使用的结构属性。

解析中也出现了一些与上述规律相左的特殊个案,对这些个案的外观清晰程度、功能类型以及文化意义等因素的进一步分析显示,除空间位置外,这些因素也是影响建筑可识别性的原因。这一结果与凯文·林奇提出的意象构成的“个性、结构和意蕴”[13]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形成了很好的印证关系。

【注释】

[1]本章中有关800米搜索半径下中间性的部分研究内容曾在相关期刊发表,文中不再一一注明。详见陈晓东,魏晋,黄妙琨,等.基于空间结构特征的公共建筑可识别性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11):132-134

[2][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2

[3][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2

[4]南京中心区范围的划定参考杨俊宴.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214(www.xing528.com)

[5]此处建筑对象的划定根据本书使用的中间性的定义,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单位或组团为单元,第3节中将详细说明,书中其他地方不再一一注明。

[6]后文中为了表述方便,在提到这31个可识别性较高的建筑时,使用了地标建筑一词,但是,根据前文的论述,它们与地标建筑之间在涵义上不完全等同,只是为了研究地标建筑分布而选择的对象,特此说明。

[7]由于本章分析的是一个片区内的区位结构关系,因此,在不同搜索半径下,将不再相应地拓展计算范围。

[8][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0

[9][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0

[10][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0

[11]这一调查仅依据图底关系,并不代表对建筑设计质量的评价。

[12]半径5 000米时的可达范围计算结果表现出异常均质的特征,大部分的建筑中心性量值几乎相等。这是因为,进行计算的城市范围方圆仅5公里左右,按照可达范围的定义,其中的大部分建筑的计算量值必然十分近似。这种量值分布特征使其不具有分析的价值。

[13][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