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鸡太公庙与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乐器比较研究成果

宝鸡太公庙与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乐器比较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公庙和大堡子山两次考古发现,前后相隔近30年。大堡子山乐器坑发现以前,研究者多与传世的秦公镈(盄和钟)和秦公簋进行联系,诸如作器者及其相关问题虽有争议但并不那么突出。大堡子山乐器坑发现后,经过比较,不难发现它们在埋藏方式、器物造型、时间衔接、人物关系上都有着紧密的连带关系。

宝鸡太公庙与礼县大堡子山的秦公乐器比较研究成果

田亚岐 刘明科

1978年初,当地村民在位于今宝鸡陈仓区太公庙村前的断崖上取土时,发现了甬钟5件,镈3件。这批器物上分铸5套相同内容的器铭,每篇都是135字。铭文内容涉及了从非子至康公的一整段秦史,其中不但明确地讲到了非子的“赏宅”,讲到了襄公的“受国”,而且还讲到了庄公以来的“文公、静公、宪公”等,这无疑对于正确理解早年传世的盄和钟(即秦公钟或镈)及秦公簋铭文中“十又二公”,进而理解秦创国前和创国初期的历史极为重要。太公庙这套秦公青铜乐器的出土,虽然是偶然发现之后由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其跟踪清理,但资料获取比较完整,这在周秦考古中无疑是一次重大发现【1】

无独有偶,2007年下半年,由甘陕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与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和国家博物馆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考古队,在礼县大堡子山发现并发掘出一座乐器坑,共出土3件编镈,8件甬钟,两套5件一组的编磬,3件铜虎。最大镈铣部铸有二十六字铭文,即“秦子作宝龢钟,以其三镈,乃音锈锈灉灉,秦子畯(素命)在位,眉寿万年无疆。”显示作器者为“秦子”,故学者称此为“秦子乐器坑”【2】。(www.xing528.com)

太公庙和大堡子山两次考古发现,前后相隔近30年。大堡子山乐器坑发现以前,研究者多与传世的秦公镈(盄和钟)和秦公簋进行联系,诸如作器者及其相关问题虽有争议但并不那么突出。大堡子山乐器坑发现后,经过比较,不难发现它们在埋藏方式、器物造型、时间衔接、人物关系上都有着紧密的连带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