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通道ABS制动系统的优势及原理

四通道ABS制动系统的优势及原理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形式的ABS制动效能好,但在不对称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差。由于四通道ABS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力进行制动,因此汽车的制动效能最好。因此,ABS通常不对四个车轮进行独立的制动压力调节。

四通道ABS制动系统的优势及原理

1.按控制方式分类

ABS按控制方式可分为预测控制式和模仿控制式两种。

(1)预测控制式 预测控制式是预先规定控制参数和设定值等条件,然后根据检测的实际参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对制动过程进行控制。

控制参数有车轮减速度、车轮加速度及车轮滑移率。根据控制参数的不同,预测控制式ABS可分为以车轮减速度为控制参数的控制式ABS,以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控制式ABS,以车轮减速度和车轮加速度为控制参数的控制式ABS,以车轮减速度、加速度以及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控制式ABS。

(2)模仿控制式 模仿控制式是在控制过程中,记录前一控制周期的各种参数,再按照这些参数值规定下一个控制周期的控制条件。此类控制方式在控制时需要准确和实时测定汽车瞬时速度,其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已较少使用。

2.按控制通道及传感器数目分类

根据控制通道数,可将ABS分为四通道、三通道、二通道和一通道4种;根据传感器数,可将ABS主要分为四传感器和三传感器两种。控制通道是指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如果一个车轮的制动压力占用一个控制通道,可以进行单独调节,称为独立控制;如果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是一同调节的,称为一同控制。两个车轮一同控制时有两种方式:如果以保证附着系数较小的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两个车轮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系数较大的车轮不发生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两个车轮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较常见。

目前汽车上应用较多的为三通道(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控制)四传感器式、三通道三传感器式和四通道四传感器式ABS。

(1)三通道四传感器式ABS三通道四传感器式ABS如图7-10所示,一般采用两个前轮独立控制,两个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对两个前轮进行独立控制,主要是考虑到轿车,特别是前轮驱动的汽车,前轮制动力在汽车总制动力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可达70%左右),可以充分利用两前轮的附着力。这种形式的ABS制动方向稳定性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

978-7-111-37910-2-Chapter07-12.jpg

图7-10 三通道四传感器式ABS

a)双管路交叉布置 b)双管路前后布置

(2)三通道三传感器式ABS三通道三传感器式ABS如图7-11所示,也是采用两个前轮独立控制,两个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与三通道四传感器式ABS不同的是后桥只有一个轮速传感器,装在差速器附近。这种形式的ABS制动方向稳定性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

三通道ABS的特点如下:

978-7-111-37910-2-Chapter07-13.jpg

图7-11 三通道三传感器式ABS

①四轮车辆大多采用三通道ABS,对两前轮的制动压力进行单独控制,对两后轮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www.xing528.com)

②充分利用前轮附着力。

③制动距离短。

④方向稳定。

⑤广泛采用。

⑥由于三通道ABS对两后轮进行一同控制,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可以在变速器或主减速器中只设置一个轮速传感器来检测两后轮的平均转速。

(3)四通道四传感器式ABS四通道四传感器式ABS如图7-12所示,每个车轮都有一个轮速传感器且每个车轮的制动压力都是独立控制的。这种形式的ABS制动效能好,但在不对称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差。

978-7-111-37910-2-Chapter07-14.jpg

图7-12 四通道四传感器式ABS

a)双管路前后布置(H型) b)双管路交叉布置(X型)

四通道ABS的特点如下:

①独立控制。

②最大限度地利用附着力。

③易制动跑偏。

④很少采用。

⑤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H型(前后)或X型(对角)两种布置形式,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图7-12)。为了对4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独立控制,在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并在通往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中各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分装置(通道)。由于四通道ABS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个车轮的附着力进行制动,因此汽车的制动效能最好。但在附着系数分离(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不相等的路面上制动)时,由于同一轴上的制动力不相等,使得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因此,ABS通常不对四个车轮进行独立的制动压力调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