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袁术称帝: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揭秘

袁术称帝: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揭秘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虎贲中郎将是皇家羽林军的统领,是不折不扣的近臣,袁术能担任此职和家族出身有莫大关系。董卓进入京城时,袁术也在洛阳为官。袁术担心董卓生祸,就从洛阳逃到了南阳郡。王睿迫于压力,刮削金器服用金屑而死。孙坚即以此职讨伐董卓,而以袁术作为后援提供粮草,并在鲁阳城规制兵马。以董卓为首的洛阳朝廷此时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刘表不能忽视袁术的影响力,他将荆州州治移到襄阳,又以袁术为南阳太守。公孙瓒因为知道袁术居心不良

袁术称帝: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揭秘

领导者:袁术

地域范围:★★★(九江郡、庐江郡等)

起讫时间:★★★★〔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

战争规模:★★★★

影响力:★★★

组织目标:自立为帝

最终结局:袁术在四面楚歌之中发病而死

东汉末年,有两个家族因为累世三公而被时人瞩目:一个是弘农华阴的杨氏家族,杨震为东汉太尉,中子杨秉、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也都官至太尉;另外一个则是汝南汝阳的袁氏家族,袁安为司徒,次子袁敞为司空,孙袁汤为太尉,袁汤之子袁逢为司空,另一子袁隗为司徒。袁术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作为袁逢之子,他的少年生活可谓无忧无虑,不仅负气任侠,还常和贵公子以飞鹰斗狗为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秉性有所收敛,因为家族的关系,他很快就被举孝廉,并先后担任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职。虎贲中郎将是皇家羽林军的统领,是不折不扣的近臣,袁术能担任此职和家族出身有莫大关系。

董卓进入京城时,袁术也在洛阳为官。董卓想要废掉少帝刘辩,改立董氏收养的刘协为帝,急需得到众人的支持,于是就任命袁术为后将军以向他示好。袁术担心董卓生祸,就从洛阳逃到了南阳郡。此时关东义军大起,而其中最以勇烈知名的便是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在为车骑将军张温的部将时,曾经劝说张温诛除董卓,然而张温不允。在听说董卓跋扈的行径后,孙坚抚胸长叹,说道:“张公昔从吾言,朝廷今无此难也。”遂起兵讨伐董卓。孙坚的顶头上司荆州刺史王睿在之前平定区星、周朝、郭石等人在长沙、零陵、桂阳等地的反抗时,因其武官身份而在言谈中对孙坚甚为轻视。王睿也想举兵讨伐董卓,但因为和武陵太守曹寅不和,所以扬言要杀掉曹寅。曹寅想出一条妙计,他伪造了朝廷派出的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并移书孙坚,要他讨伐王睿。孙坚即以此书为据,派遣前部兵马直达州治。王睿在城头望见,派人向他们问话,孙坚下属回答说士兵久战十分劳苦,而所得的赏赐不足以为衣服,所以想要些赏赐。王睿不疑有他,让士兵自己到库藏之中找寻。就在军众来到城楼之下时,王睿看到孙坚在内,惊问其故,孙坚便以使者之命回答。王睿迫于压力,刮削金器服用金屑而死。孙坚到达南阳郡后,要求太守张咨调拨军粮。张咨认为自己和孙坚同为两千石的官员,所以不给孙坚粮草。孙坚命人给张咨送去牛酒,张咨第二天亲自来回访孙坚。酒酣耳热之际,长沙主簿忽然禀告孙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张咨大为恐惧,想要逃走的时候却发现孙坚已在四周布置兵马。没过多长时间,主簿又说:“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于是就将张咨牵出并在军门斩首。孙坚引兵在南阳郡鲁阳县(今河南鲁山)见到了袁术,袁术即上表推荐孙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即以此职讨伐董卓,而以袁术作为后援提供粮草,并在鲁阳城规制兵马。

以董卓为首的洛阳朝廷此时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刘表不能忽视袁术的影响力,他将荆州州治移到襄阳,又以袁术为南阳太守。东汉末年的南阳郡是荆州的大郡,《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南阳郡有户口五十二万多,人口则超过了二百四十万。但袁术在太守任上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当然,其中也有要为孙坚提供军粮的缘故),百姓都劳苦不堪。而此时孙坚与董卓大战,在阳人(今河南汝州西)大破凉州军,并斩杀都督华雄。按照《江表传》的记载,这时有人对袁术说:“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袁术因而生疑,不给孙坚提供军粮。孙坚知道后夜驰百余里,从阳人回到鲁阳城,对袁术慷慨陈词:“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稍停,他又说道:“大勋垂捷而军粮不继,此吴起所以叹泣于西河,乐毅所以遗恨于垂成也。原将军深思之。”袁术被孙坚一番强硬责难说得讷讷无言,即刻便调发军粮,孙坚还屯阳人。董卓因为孙坚勇猛,想要拉拢他,便派部将李傕前来和亲,并答应孙坚只要列出想要担任刺史和郡守的孙氏子弟,他都可以任用。但是孙坚不肯听从:“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于是进军到达距离洛阳九十里的大谷(大谷口,今河南登封)。

董卓见孙坚不肯听从,便将他视为关东诸军中的头号敌人。他曾经对长史刘艾说:“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又说:“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虽然董卓口气轻蔑,但对孙坚也不得不正视。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董卓不顾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等人的反对,焚烧洛阳宫室,劫持献帝刘协西迁,并开挖洛阳附近的坟墓。等到孙坚入城的时候,看到旧京空虚,数百里内没有人烟,因此惆怅流涕。他扫除宗庙,并祭以太牢,又在城南得到了因为张让作乱而被投入井中的传国玉玺

关东州郡初举义兵时尚能和衷共济,转瞬便因为利益纷争而大打出手,进而互相兼并。袁术的从兄袁绍为勃海太守,代韩馥为冀州牧,此时又擅自任命会稽人周喁(《三国志·吴书一》作周喁,《魏书八》作周昂,《后汉书·袁术传》作周昕)为豫州刺史,袁术因而大怒。原来二人虽为兄弟,但嫌隙甚深,先前袁绍因为少帝刘辩不慧又不知其生母,所以打算拥立较有声望的宗室刘虞为帝,但是袁术因为性情放纵,不希望被年长的君主约束,所以假借公义反对这一意见。袁术在答复袁绍的书信中说:“先人以来,奕世相承,忠义为先。太傅公仁慈恻隐,虽知贼卓必为祸害,以信徇义,不忍去也。门户灭绝,死亡流漫,幸蒙远近来相赴助,不因此时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图于此,非所闻也。又曰‘室家见戮,可复北面’,此卓所为,岂国家哉?君命,天也,天不可雠,况非君命乎!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他。”因此双方各自在关东诸侯中寻求党援,袁术因为和刘表不和,就和袁绍的对头公孙瓒联合,反过来袁绍又联盟刘表共同对付袁术。当时献帝在长安想要东归,而刘虞之子刘和在长安为侍中,所以献帝就让刘和逃出武关去见刘虞,让刘虞带兵来接应自己。刘和经过南阳郡时,就把这一层意思和袁术说明。袁术想要得到刘虞作为外援,所以就扣下刘和,让他写信给刘虞,并答应幽州兵到之后和他们一同西行。刘虞接信之后,就派遣数千骑兵前往南阳。公孙瓒因为知道袁术居心不良,劝谏刘虞,但刘虞不听。公孙瓒担心袁术知道后会埋怨自己,所以也派遣堂弟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到南阳郡帮助袁术,同时暗地劝告袁术夺取刘和的幽州兵马。从此刘虞和公孙瓒也结下了仇。

周喁曾经率领两千人随从曹操征伐,并被任命为军师,此时他趁孙坚远征谋夺豫州,遭到了袁术的反对。孙坚听说后亦慨然而叹:“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袁术命令公孙越和孙坚前往征讨。初时进军不利,公孙越被流矢所中,不幸身故。公孙瓒听说后怒气冲冲地说:“余弟死,祸起于绍。”于是屯兵磐河(今山东临邑),欲与袁绍交战。而此时周喁连战连败,不得不退走,袁绍想将豫州收为麾下的想法没能实现。

因为关东诸军与袁绍联合的不少,袁术为此发怒说:“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他还在给公孙瓒的书信中声称袁绍不是袁家的后人。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袁术派遣孙坚攻打刘表,刘表派遣部将黄祖在樊、邓一线予以阻击,但被孙坚击破。孙坚乘胜渡过汉水,进围荆州州治襄阳,追到岘山(今湖北襄阳)时被黄祖部下射杀。孙坚死后,袁术听说孙坚得到传国玉玺,便逼迫孙坚妻子吴夫人交出。公孙瓒劝说刘备和袁术共同对付袁绍,并以刘备驻高唐(今山东高唐),单经驻平原(今山东德州),陶谦驻发干(今山东冠县东),结果这几人陆续都被袁绍和曹操的联军击败。转年袁术又进兵陈留,驻扎在封丘(今河南封丘),并得到了黑山军余部和匈奴於夫罗的支持,但在匡亭(今河北长垣西南)一战中他再次败给了曹操,于是退保雍丘(今河南杞县)。曹操追击,袁术退到襄邑(今河南睢县西),再退到宁陵(今河南蔡丘东南),又命余众奔赴九江,进斩扬州刺史陈温,并击破九江太守周昂及其弟周喁。袁术遂领扬州而兼称徐州伯,并以部将张勋、桥蕤等为大将军。当时李傕入据长安,也想拉拢几个外援,就上表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假节,封为阳翟(今河南禹州,时属颍川郡,为豫州首县)侯,并派出经学大师马融的族子太傅马日磾循行拜授。马日磾到了九江之后,袁术从他手里借节而观,然后就不再归还。袁术在军中备有千余人,催促马日磾将他们尽行征辟。马日磾不肯,对袁术说:“卿家先世诸公,辟士云何,而言促之,谓公府掾可劫得乎!”马日磾要求袁术放还自己。袁术不肯,马日碑恚愤而死。

此时袁术已有自立为帝的想法,他的依据主要有两条:其一是流传已久的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也”,而袁术字公路,认为这条谶语和自己相合;其二则是“五德终始”学说,每一个朝代对应一个五行,两汉为火德,按相生序,下一个朝代应该是土德,西汉末年王莽自认为田齐之后,属于大舜的苗裔,土德应该落在他身上,结果新朝只持续了十多年就结束了,而袁术则认为自己作为春秋时陈国大夫辕涛涂的后裔,也符合大舜后人的条件,这个土德应该落在自己身上,更何况他已经得到了传国玉玺,于是他的野心更是空前膨胀起来。

孙坚去世之后,孙策将其还葬曲阿(今江苏丹阳),并于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到寿春来见袁术,请求将孙坚的部曲归还自己。他说:“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于南阳,同盟结好;不幸遇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原明使君垂察其诚。”孙策时年仅二十岁(虚岁),能说出这番话颇令袁术刮目相看,再加上手下大将桥蕤、张勋等人都对孙策倾心敬重,而太傅马日磾也曾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对其既感且惮,常常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但到这时,袁术也不想归还孙坚部曲,他对孙策说:“孤始用贵舅为丹杨太守,贤从伯阳为都尉,彼精兵之地,可还依召募。”原来袁术提拔孙策的母舅吴景为丹杨太守,堂兄孙贲为丹杨都尉,所以就想把孙策打发到丹杨郡去。孙策没有二话,于是和部属吕范、宗亲孙河等人来到曲阿,并在当地招募到了数百人。但随即他们遭到了泾县山越大帅祖郎的围攻,情况甚为危急,老将程普和另外一名骑兵用身体捍蔽孙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这才突围而出。孙策招募到的士兵全被打散,不得已再次投奔袁术,这次袁术给了他孙坚旧时部曲一千余人。

孙策为人刚断明果,其部下骑士有罪,逃到袁术的大营并躲在里面的马厩内,结果孙策命人在马厩内将此人处斩,然后才禀告袁术。袁术说:“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然而袁术虽然知道孙策能力出众却不能收为己用。先前袁术曾答应任命孙策为九江太守,结果转瞬就派遣丹杨人陈纪到任。其后袁术想要攻打徐州,想从庐江太守吴郡大族陆康那里借三万斛米,但是陆康不给。而当年孙策去拜见陆康时,陆康没有见他,只是派主簿虚与委蛇,孙策也为此暗恨陆康。袁术知道孙策这段经历,便命他进攻陆康,又假意许诺:“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孙策很快就攻下了庐江郡,然而袁术言而无信,又任命故吏刘勋为太守,孙策愈加失望。而此前侍御史刘繇因为素有声望,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扬州州治本来在寿春,但是已经被袁术占据,于是刘繇渡江,以曲阿为州治。刘繇见到孙策攻打庐江郡,又因为吴景、孙贲都是袁术任命的,担心被他们群起而攻,所以就赶走了吴景、孙贲,二人便屯兵历阳(今安徽和县)。刘繇复命樊能、于麋屯兵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张英屯兵当利口(今安徽和县之东),以拒袁术。袁术派来故吏惠衢为扬州刺史,又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等人一同进攻这两处渡口。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吴景等人攻打当利口岁余不克。丹杨人朱治曾经为孙坚部下校尉,他看到袁术政德不立,便劝说孙策归取江东。孙策便对袁术说:“家有旧恩在东,原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袁术也知道孙策耿耿于怀,而且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估计孙策也平定不了,所以任命他为折冲校尉,士兵千余人,战马数十匹,而愿意跟从他的宾客也有数百人。孙策于路收敛兵马,到历阳时已有五六千人。周瑜的叔父周尚时任丹杨太守,孙策即派人通报周瑜。因孙坚举义时曾将家室搬到舒县(今安徽庐江),孙策在那时和周瑜相熟,两者有升堂拜母之谊,所以周瑜接报之后立即率兵前来迎接。孙策大喜过望,说道:“吾得卿,谐也!”于是驱兵进攻横江和当利口,都攻打了下来,樊能、张英败走。孙策渡江辗转攻击,所向皆破,无人敢直撄其锋。百姓最初听说孙策到来,都纷纷逃避,但孙策军队入境之后秋毫无犯,于是百姓竞相以牛酒劳军。而孙策性情阔达,善于用人,因此士民都乐于被其所用。

孙策又进攻刘繇所据牛渚营,尽收邸阁粮谷、战具,又进攻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笮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佛教信徒,他早年聚拢了数百人投靠徐州牧陶谦,陶谦就让他在广陵、彭城等地督运漕粮,结果笮融到任之后放纵擅杀,也不向陶谦运送粮草,而以三郡的收入建造佛祠。等到曹操攻破陶谦时,笮融便携万余百姓和三千匹战马来到了广陵郡。广陵太守赵昱倾心相待,不料笮融贪图广陵郡地广人多,趁着酒酣之际杀掉赵昱并放任士兵在当地掳掠。而彭城相薛礼被陶谦逼迫,此时驻军秣陵(今江苏南京),笮融就投奔了薛礼,续后两人又共拥刘繇为盟主,薛礼据秣陵城,笮融屯县南。孙策先与笮融交战,斩其五百余人,笮融便闭门不出。孙策随即渡江攻打薛礼。薛礼力不能敌突围而走。这时刘繇部将樊能、于麋听说孙策渡江又来袭夺牛渚屯。孙策回军击破樊能,再攻笮融时为流矢所伤,不能骑马而坐舆车回到大营。孙策营中有人叛告笮融说孙策已死,因此笮融不复防备,派遣部将进兵时中了孙策埋伏,被斩首千余级。孙策来到笮融营下,令左右齐声大呼:“孙郎竟云何!”笮融听说孙策尚在,便深沟高垒,修缮守备,不敢妄动。孙策因为笮融所处地势险要,所以移兵攻打海陵(今江苏姜堰区)、湖孰(今江苏南京东南的湖熟镇)、江乘(今江苏句容北)等地,尽皆攻克。孙策随即进攻刘繇所在的曲阿(今江苏丹阳),而此时刘繇的同乡太史慈恰在刘繇这里做客,有人劝说刘繇用太史慈为大将,刘繇却担心有知人之鉴的许劭嘲笑而仅命其为斥候。太史慈独骑与孙策十三骑在神亭(神亭岭,今江苏镇江南)相遇,两人遂在相斗中结识。后刘繇与孙策交战,大败,刘繇遂远走丹徒(今江苏镇江)。孙策带兵进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并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不乐者不强。”因为孙策实行了自愿的政策,所以众人纷纷来投,不过旬日之间便得到了士兵两万余人、战马千余匹,名号威震江东。袁术见状,即命孙策行殄寇将军。

此时孙策势力庞大,有吕范整治军务,张昭、张纮为从事宾友,秦松、陈端等参与谋谟,程普、黄盖等斩将搴旗,麾下人才济济,已渐渐脱出袁术掌控。故而袁术用堂弟袁胤为丹杨太守,而将与孙策交好的周尚赶走,周尚便和周瑜返回寿春。

刘繇败退之后,准备继续向会稽撤退,被许劭劝止。许劭说:“会稽富实,策之所贪,且穷在海隅,不可往也。不如豫章,北连豫壤,西接荆州。若收合吏民,遣使贡献,与曹兖州相闻,虽有袁公路隔在其间,其人豺狼,不能久也。足下受王命,孟德、景升必相救济。”刘繇便前往豫章郡,驻扎在彭泽,而笮融此时已经先到,刘繇便命笮融帮助朝廷所署的豫章太守朱皓讨伐袁术表任的太守诸葛玄(诸葛亮叔父)。但是许劭说:“笮融出军,不顾名义者也。朱文明(朱皓字)善推诚以信人,宜使密防之。”笮融到了之后果然袭杀朱皓,而自己代领郡事。刘繇进讨笮融,先败后胜,笮融奔入山中为百姓所杀,而刘繇也旋即病卒,朝廷便用前太傅掾华歆为豫章太守。

该年献帝东归洛阳,杨奉、董承等保护献帝东行。李傕、郭汜旋即反悔,又率军来攻,当年十二月李傕等大败杨奉、董承。袁术听说后认为东汉的大限己至,便召集属下众人说:“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何如?”如此赤裸的表述,众人莫敢开口,只有主簿阎象说道:“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袁术嘿然不悦,又派人去请太尉张延之子张范,张范自称有疾而派遣其弟张承前往。袁术又问道:“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欲徼福于齐桓,拟迹于高祖,可乎?”张承对道:“在德不在众。苟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云匹夫,霸王可也。若陵僭无度,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袁术越发不高兴。

而在这一年里,北方战事迭兴,袁术也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先前吕布趁曹操外征,突然出兵谋夺兖州,得到了张邈、陈宫等人的响应。曹操回师与吕布及其部将薛兰、李封等作战,先后攻克定陶、钜野(今山东巨野北)、雍丘(今河南杞县)等地。吕布投奔时领徐州的刘备;而张邈穷无所归,遂向袁术求援,但为其部将所杀;曹操乘胜进兵陈地。(www.xing528.com)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春正月,袁术任命的陈相袁嗣向曹操投降。这时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各拥兵数万人,纷纷响应袁术。曹操引兵进击,于二月击破他们,将刘辟、黄邵斩首,何仪率众请降。

袁术因为刘备据有徐州,便引兵前来攻打,刘备即在盱眙、淮阴一线拒守。论军事素养,袁术与刘备都是才具平平,双方在此相持数月,未分胜负。曹操为了制衡袁术,上表朝廷任命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而袁术为了彻底搞垮刘备,联络心怀异志的吕布,并对他说:“术举兵诣阙,未能屠裂董卓。将军诛卓,为术报耻,功一也。昔金元休南至封丘,为曹操所败。将军伐之,令术复明目于遐迩,功二也。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备乃举兵与术对战。凭将军威灵,得以破备,功三也。将军有三大功在术,术虽不敏,奉以死生。将军连年攻战,军粮苦少,今送米二十万斛。非唯此止,当骆驿复致。凡所短长亦唯命。”吕布览书大悦,遂起兵偷袭刘备的后方下邳城。刘备本留部将张飞守下邳,张飞想要杀掉陶谦的故将曹豹,曹豹便坚营自守,并派人与吕布联络。吕布引军水陆东下,刘备所署的中郎将许耽开门迎接吕布,吕布攻下下邳城,俘虏了刘备妻孥。刘备遂引兵退还,但是还未到达兵众已溃,刘备收拢散卒东取广陵,但再度败于袁术,便转向海西。由此便能看出曹操和刘备的差别,曹操领兖州和刘备领徐州先后都遭到了吕布的偷袭,曹操尚有程昱等为其保守三县,刘备部将之中却无如此得力之人,因此一遇袭便穷无所归。而且曹操回军后连败吕布,将其赶出兖州,刘备却是进不能败袁术,退不能击吕布,所以丧失了对徐州的管辖权。当时军中困窘,刘备请降于吕布,而吕布因为袁术运粮不继,再度召回刘备并让他当豫州刺史,屯兵小沛(今江苏沛县)为自己外援。刘备此前也曾经多次反复,所以吕布部将都对此不大认同,他们说:“备数反覆难养,宜早图之。”但是吕布希望与刘备并力攻打袁术,故对此没有听从。

该年七月,黄巾军余部杨奉、韩暹等人奉迎献帝还都洛阳。张杨认为“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于是出屯野王(今河南沁阳),而杨奉也出屯梁(今河南开封东),韩暹和董承留在洛阳宿卫。曹操雄才大略,准备趁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诸将之中多有心存疑虑者,他们认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帛”。荀彧、程昱等劝说诸将,荀或的核心观点是“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于是曹操命扬武中郎将曹洪西迎献帝。但是卫将军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进驻险要,曹洪不能通过。董承因为韩暹恣肆,便暗地召集曹操到洛阳。曹操到了之后便上表称韩暹、张杨之罪,韩暹担心被诛,就投奔杨奉去了。先前议郎董昭因为迎驾几人之中杨奉兵力最强而党援最少,所以用曹操的名义写了一封书信给杨奉以作安抚,杨奉信以为真,便推举曹操为镇东将军。因此曹操感念董昭相助,乘机询问董昭对时事的看法。董昭认为曹操“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三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播越,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曹操担心杨奉为害,董昭却认为杨奉没有强援,而先前任命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爵费亭侯的事都是他定下来的,所以可以对他表示感谢,并以没有粮食需要移驾鲁阳的名义骗过他而定都许。曹操闻言称善,便依计行事。杨奉在该年九月从梁出发邀击曹操,但是车驾相去已远,杨奉追赶不及。次月曹操腾出手来猛攻杨奉,杨奉不能抵挡而投奔袁术,梁遂被曹操攻克。

袁术看到吕布和刘备复又联合,担心吕布成为后患,便主动提出和吕布成为儿女亲家,吕布又答应了。袁术命令大将纪灵率领步骑共计三万人再次攻打刘备。刘备兵力有限,只得再次向吕布求助。吕布手下众将都知道吕布与刘备不和,极力劝说吕布趁这个时候假手袁术杀掉刘备。吕布却说:“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泰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原来吕布担心袁术灭掉刘备后势力大张,会让自己失去发展空间,所以才率领千余兵力前往驰救。纪灵听说吕布到来,敛兵而止。吕布屯兵沛城西南,命人相请纪灵,纪灵也邀请吕布,于是吕布前往营阵与刘备、纪灵一同用餐。吕布对纪灵说道:“玄德,布弟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喜解斗耳。”他命令军中小校在营门树立一戟,并引弓搭箭,回头对众人说:“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戟在此时多作仪仗之用,横枝纤小颇难射中,纪灵等人满口答应。不料吕布迎头一箭正中戟支,纪灵等人皆称其为天威,因为有约定在先不好反悔,所以三家在第二天饮酒欢会而罢。这是吕布平生的得意之笔,也显示出他并不完全是头脑简单的莽汉。不过吕布这样的反复性格却让袁术十分揪心,刘备的存在让他如骨鲠在喉,可吕布偏偏言而无信,因此刘备可以绝处逢生。

但是没过多久,吕布又和刘备打了起来。原来刘备善得士心,经吕布搭救侥幸逃过一劫之后,很快兵力又达万余人。吕布心中厌恶,于是亲引军队前来攻打。刘备又被打得大败,这次他只有投奔曹操。曹操对他甚为礼遇,任命他为豫州牧。程昱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以此询问司空军祭酒郭嘉,郭嘉回答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郭嘉的回答正与曹操的看法相同,曹操深表嘉许,因此不仅没有为难刘备,而且还为刘备增加兵马、补给粮草,让他返沛收拢散卒,以求再次图谋吕布。

先前刘备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时,曾经征辟陈郡的袁涣为茂才(秀才别称,避光武帝讳改),而袁涣为吕布所留,吕布想要让袁涣作书辱骂刘备,袁涣坚辞不可,吕布便以他性命要挟,袁涣面色不变,从容笑答:“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吕布面露惭色而止此事。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因为惑于河内人张炯的符命之说,终于按捺不住狼子野心而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擅自称帝。他自称仲家,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而其时他所统辖的不过数郡之地,所以急于得到四方的支持和响应,便发书拉拢周围的军阀和名士。

沛相陈珪是前太尉陈球的侄子,和袁术有旧交,袁术发书询问道:“昔秦失其政,天下群雄争而取之,兼智勇者卒受其归。今世事纷扰,复有瓦解之势矣,诚英乂有为之时也。与足下旧交,岂肯左右之乎?若集大事,子实为吾心膂。”而当时陈珪的次子陈应在下邳,袁术即以陈应为人质,胁迫陈珪答应。陈珪却说:“昔秦末世,肆暴恣情,虐流天下,毒被生民,下不堪命,故遂土崩。今虽季世,未有亡秦苛暴之乱也。曹将军神武应期,兴复典刑,将拨平凶慝,清定海内,信有征矣。以为足下当戮力同心,匡翼汉室,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吾备旧知,故陈至情,虽逆于耳,骨肉之惠也。欲吾营私阿附,有犯死不能也。”袁术又想让前任兖州刺史金尚做太尉,金尚不答应而想要逃走,被袁术所杀。

袁术以为自己践位必将得到孙策的支持,不料孙策听说后却命正议校尉张纮回书道:“董卓无道,陵虐王室,祸加太后,暴及弘农,天子播越,宫庙焚毁,是以豪桀发愤,沛然俱起。元恶既毙,幼主东顾,乃使王人奉命,宣明朝恩,偃武修文,与之更始。然而河北异谋于黑山,曹操毒被于东徐,刘表僭乱于南荆,公孙叛逆于朔北,正礼阻兵,玄德争盟,是以未获从命,橐弓戢戈。当谓使君与国同规,而舍是弗恤,完然有自取之志,惧非海内企望之意也。成汤讨桀,称‘有夏多罪’;武王讨纣,曰‘殷有重罚’。此二王者,虽有圣德,假使时无失道之过,无由逼而取也。今主上非有恶于天下,徒以幼小胁于强臣,异于汤、武之时也。又闻幼主明智聪敏,有夙成之德,天下虽未被其恩,咸归心焉。若辅而兴之,则旦、奭(周公旦、召公奭)之美,率土所望也。使君五世相承,为汉宰辅,荣宠之盛,莫与为比,宜效忠守节,以报王室。时人多惑图纬之言,妄牵非类之文,苟以悦主为美,不顾成败之计(以上回应袁术的谶纬学说),古今所慎,可不熟虑!忠言逆耳,驳议致憎,苟有益于尊明,无所敢辞。”[1]孙策从此便与袁术断绝,另派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到许都贡献方物,表示尊奉朝廷正朔。袁术见孙策也不支持自己,这才有些惊惧。

袁术因为自己儿子和吕布女儿有婚约,所以派遣使者韩胤以称帝事告吕布,并求迎娶新妇。吕布答应得也很痛快,随即派女儿跟从使者前往寿春。不料陈珪因为担心两家成婚而徐扬两州合纵,所以有意拆散这桩婚事,他对吕布说:“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听陈珪这么一说,吕布又开始犹豫,他回忆起当初袁术不帮助自己的情形,于是决意悔婚。他的女儿当时已在途中,吕布命人追回,并将使者韩胤绑缚枷械,送到许都市集上斩首。以曹操为首的东汉政府对此甚为赞许,在该年夏天发布给孙策的诏书中有这样的话:“故左将军袁术不顾朝恩,坐创凶逆,造合虚伪,欲因兵乱,诡诈百姓,始闻其言以为不然。定得使持节平东将军领徐州牧温侯布上术所造惑众妖妄,知术鸱枭之性,遂其无道,修治王宫,署置公卿,郊天祀地,残民害物,为祸深酷。布前后上策乃心本朝,欲还讨术,为国效节,乞加显异。夫县赏俟功,惟勤是与,故便宠授,承袭前邑,重以大郡,荣耀兼至,是策输力竭命之秋也。其亟与布及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戮力一心,同时赴讨。”陈珪想要让儿子陈登前往拜见曹操,吕布心有疑虑而不肯派遣。恰在此时,朝廷派来的使者拜吕布为左将军,吕布以为陈珪为己谋划,听令陈登前往,并要求他替自己求取徐州牧之位(先前的徐州刺史乃自称,并非朝廷认可)。但陈登父子早就想要背叛吕布,陈登一见到曹操便说吕布勇而无谋,轻于去就,应该对他早做打算。但曹操因为尚和张绣、刘表等人交战,无暇东顾,便对陈登说:“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究其情伪。”于是增陈珪秩中二千石,拜陈登广陵太守。临别时曹操握着陈登的手,将东面之事都委托给他,而陈登亦答应作为曹操的内应在关键时候反水。陈登返回后吕布见自己并没有被任命为徐州牧,于是生气地说:“卿父劝吾协同曹公,绝婚公路;今吾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卿为吾言,其说云何?”而陈登不为动容,从容言道:“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其言如此。”吕布也轻易地相信了陈登所言。

袁术见吕布出尔反尔,登时大怒,他派遣大将张勋、桥蕤与先前归附自己的韩暹、杨奉一同出军,共有步骑数万人,分兵七路攻打吕布。而当时吕布仅有战马四百匹、士兵三千人,他看到袁术大军来势汹汹,便问陈珪:“今致术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陈珪为他分析说:“暹、奉与术,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登策之,比于连鸡,势不俱栖,立可离也。”韩暹、杨奉二人乃因势穷才归顺袁术,并非诚心投靠,所以陈珪明示吕布挑拨他们与袁术的关系。于是吕布一方面用大义相召,说袁术造逆,大家应当共同征讨;另一方面则答应在平灭袁术后将袁术的军资转送二人。韩、杨二人本为白波军出身,一向并无立场,所以听吕布这么一说,立时反水,在吕布距离张勋大营尚有百步时,他们猝然攻击,斩获十位大将首级,并和吕布在下邳共同击破张勋等人。袁术军队由此溃灭,大将桥蕤也被生俘,后被吕布放还。按照《英雄记》的记载,吕布随后又和韩、杨二人兵向寿春,对所经之地大加掳掠,一直到钟离方才停下来。吕布渡过淮河到了北岸后,留给袁术一封书信,内中写道:“足下恃军强盛,常言猛将武士,欲相吞灭,每抑止之耳!布虽无勇,虎步淮南,一时之间,足下鼠窜寿春,无出头者。猛将武士,为悉何在?足下喜为大言以诬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古者兵交,使在其间,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远,可复相闻。”袁术亲引五千军队扬兵淮上,吕布手下的骑兵都在河对岸嘲笑袁术。吕布获此大胜,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当时琅琊相萧建在莒城(今山东莒县)固守,不与吕布往来,吕布即发书相召,内中有“莒与下邳相去不远,宜当共通”之语,萧建得书后就派遣主簿赍笺上礼,并进贡良马五匹。而前任徐州牧陶谦部将臧霸不久攻破莒城,答应给吕布财货通好,但是尚未送到,吕布便想亲自去取。吕布帐下名将高顺对他说:“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但是吕布不听。吕布到了莒城之后,臧霸等人担心吕布掳掠,果然坚守莒城。吕布不能攻拔,只得引军退回下邳。

吕布从淮南退走之后,袁术看到张绣、刘表联军不停袭扰曹操后方,所以在当年九月引兵袭击陈国。当时的陈王是明帝刘庄的玄孙刘宠,他勇猛过人,善使弓弩,而陈国相骆俊(东吴濡须督骆统之父)甚有恩惠,所以在黄巾起义之后,陈国治兵自守国人没有离叛的。因此在别的王国失去租税禄养之时,陈国却十分富强,甚至吸引了邻郡的人纷纷前来投奔,陈国部众一度达到十多万人。刘宠屯兵阳夏(今河南太康),还自称辅汉大将军。袁术看到陈国粮草有余,便向骆俊开口借粮,被骆俊一口回绝。袁术便命部将张闿(原陶谦属下)假装因私事到达陈国,并拜见骆俊,在一同饮酒时将其杀害。张闿又诱杀刘宠,陈国由此衰败。司空曹操听说后亲自来救。袁术自知并非曹操敌手,因此弃军自走,而留桥蕤、李丰、梁纲、乐就等将领屯兵蕲阳(今湖北蕲春西北)抵抗曹操。这些人更不是曹操的对手,被曹操尽行击斩,而袁术则渡过淮河南逃。当年正赶上天旱岁荒,士民冻馁,袁术势力为之一衰。当时舒仲应为袁术委任的沛相,袁术给他十万斛米作为军粮,他却将粮食都分给饥民。袁术听说后要陈兵斩杀他,舒仲应说道:“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下马牵其手而叹:“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曹操得陈国人何夔并把他辟作掾属,问他袁术为人如何,何夔说:“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术无信顺之实而望天人之助,其可得乎!”曹操亦说:“为国失贤则亡,君不为术所用,亡,不亦宜乎!”但因为南阳、章陵(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南)所属诸县又叛投张绣,曹洪与之交战不利,刘表也派遣将领邓济进据湖阳(今河南唐河南),所以曹操并未对袁术穷追猛打,而是引兵回许,准备先对付张绣。当年十一月,曹操攻克湖阳、舞阴(今河南沁阳西北),生擒邓济,这给了袁术和吕布喘息之机。

这时不仅仅袁术军中乏粮,吕布境况也与其无二。韩暹和杨奉最初答应吕布反水是因为贪于军资,如今袁术未平,吕布自然没什么送给他们,因此他们在徐、扬二州之间辗转抄掠,还准备辞别吕布到荆州去,但是吕布没有听从。二人知道刘备和吕布有宿怨,杨奉私自和刘备联络准备共击吕布。刘备表面答应,等到杨奉进入沛城用餐未半时,刘备将其捆缚斩杀。韩暹失掉强援,带领十多骑北奔并州,但被抒秋令张宣所杀。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春天,吕布派人带着大量金银前往河内买马,途经刘备辖区时被他所劫。吕布大怒之下,又与袁术和好,派遣中郎将高顺、北地太守张辽等进攻刘备。曹操派遣夏侯惇前往援救,但是被高顺所败,高顺进围沛城。当年九月,沛城城池被攻破,刘备独自逃走,妻孥再次落入吕布之手。吕布攻克沛城,原先游荡在青、徐一带的屯帅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豨都依附于吕布。曹操当时正与张绣交战,但看到吕布势大,决定先灭吕布。众将劝说他道:“刘表、张绣在后,而远袭吕布,其危必也。”唯有数画奇策的荀攸说:“表、绣新破,势不敢动,布骁猛,又恃袁术,若从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今乘其初叛,众心未一,往可破也。”曹操称善,自出东征,并在梁国边界与刘备相遇,遂携其一同向东,进军彭城。陈宫为吕布设计说:“宜逆击之,以逸击劳,无不克也。”但是吕布认为曹操会困顿于泗水,不以为然地说:“不如待其来攻,蹙著泗水中。”冬十月,曹操屠彭城,获彭城相侯谐。广陵太守陈登在这时也率领郡兵反水,并成为曹操先驱,进军下邳城外。吕布亲自率领骑兵逆击,但都被曹操打败,骁将成廉也被曹操俘获。曹操追到城下,写书信招降吕布。吕布想要出降,然而陈宫是从曹操帐下反水出来的,因此极力反对投降,他说:“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吕布派遣许汜、王楷向袁术告急。袁术刚开始不答应,说道:“布不与我女,理自当败,何为复来相闻邪?”许、王二人说道:“明上今不救布,为自败耳!布破,明上亦破也。”于是袁术严兵为吕布声援。吕布担心袁术因为女儿的原因不肯出救,于是将女儿用绵缠在马背上,准备趁夜送女儿到袁术那里,然而被曹军击退。陈宫又对吕布说:“曹操远来,势不能久。将军若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则将军救于外。不过旬月,操军食尽,击之,可破也。”吕布便准备亲自率领骑兵切断曹操粮道,留陈宫和高顺守城。但是吕布的妻子说:“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独舍而归我。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复为将军妻哉!”吕布之妻目光短浅,仅求与他长相厮守,而断送了吕布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河内太守张杨素来与吕布相善,但是无力援救,只能屯兵东市(今河南沁阳)遥为吕布声援。十一月,张杨被部下杨丑所杀,吕布至此成了孤军。

曹操挖掘长堑围困下邳,士卒疲敝,也想要退还。荀攸、郭嘉等说:“吕布勇而无谋,今屡战皆北,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急攻之,布可拔也。”曹操于是掘开沂水、泗水灌城。吕布部将侯成因为被其训斥而绑缚陈宫、高顺投降。吕布与麾下登白门楼,见曹军攻打甚急,便让左右取其首级投降。左右不忍,吕布于是出降。曹操因为刘备进言,斩杀吕布、高顺、陈宫等,并安抚先前投靠吕布的淮泗土豪臧霸、吴敦、尹礼、孙观等,又从琅琊、东海、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郡,以臧霸等人为郡守。

袁术准备用周瑜为将,而周瑜因为看出袁术终无所成,所以请求任命为居巢长,想要假道东归。袁术没有意识到周瑜的价值,因此听之任之。周瑜路过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时,求见当地富豪鲁肃并开口借粮。鲁肃家中有粮六千斛,直接给了周瑜三千斛,周瑜甚是惊奇,遂与鲁肃深交。袁术也听说了鲁肃的声名,想要任命鲁肃为东城长,但鲁肃看到袁术的小朝廷毫无纲纪,便带领百余人投奔周瑜,并和周瑜一同东渡。周瑜面见孙策,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

袁术见孙策终不能为己用,于是秘密派人携带印绶给丹杨宗帅祖郎等人,让他们起兵反对孙策。孙策在陵阳(今安徽青阳东南)生擒祖郎,又于勇里(今安徽泾县西北)擒太史慈,袁术之谋不得施展。

袁术天性骄肆,尊己陵物,自称帝之后,生活更加奢侈,且不体恤下属。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夏天,寿春的积存将要用尽,袁术焚烧宫室,准备投奔在灊山(今安徽潜山)的部曲陈简、雷薄,但是被二人所拒,因此部下散走,众叛亲离。袁术无计可施,准备归帝号于袁绍,他在书信中这样说:“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唯强者兼之耳。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以强则莫与争大,以位则无所比高。曹操虽欲扶衰奖微,安能续绝运,起已灭乎!谨归大命,君其兴之。”袁绍心下深为认同,派遣在青州的儿子袁谭前往接应。但是曹操已派遣刘备督率朱灵、路招等人拦截,袁术不能通过,只得又退回距离寿春八十里的江亭。此时士众乏粮,厨下仅有麦屑三十斛,袁术求蜜浆不能得,坐箦床而叹:“袁术乃至是乎!”于是发病而死。

袁术死后,堂弟袁胤、女婿黄猗害怕曹操,不敢再留在寿春,就率领袁术部曲扶灵投奔身处皖城的庐江太守刘勋。而袁术委任的长史杨弘、大将张勋等人要投奔孙策,刘勋袭击他们,并将他们尽数俘虏。然而孙策旋即反击,刘勋虽向刘表告急并得黄祖之助,还是被孙策杀得大败。刘勋单独带领数百部曲投奔曹操,被封为列侯,袁术妻子落入孙策之手。后袁术女入于孙权后宫,有节行而无子,步夫人死后孙权想要立袁夫人为皇后,袁夫人固辞不受。袁术子袁燿为东吴郎中,袁燿女又嫁给了孙权之子齐王孙奋。

点评:东汉末年,朝廷对州郡的控制力减弱,这就给了地方军阀兴起的机会。袁术作为名门之后,与关东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因此获得了成长壮大的机会。然而,在此之后,他迭出昏着,不断用小伎俩对付身边看似不可靠的人,所以不仅没有可靠的盟友可以依赖,就连组织内部也存在着分崩离析的倾向。尤其是他擅自称帝,成为众矢之的,变成多方共同打击的目标。而他之所以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当了两年多皇帝,得益于张绣、刘表、吕布等人牵扯了曹操的精力和视线,否则他无论如何也支撑不到建安四年。另外,袁术用人也有很大的问题,他所提拔的将领如桥蕤、张勋之流未见特别之处,而对本来可以收归麾下的孙策又不能放手任用,数次言而无信,最终使孙策失望出走。而且,周瑜、鲁肃等人都看出他纲纪不立,不是能成大事的人,纷纷弃他而去。所以归根结底,袁术的失败还是他本身的性格使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