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之乱:揭秘内部纷争的另类视角

三国之乱:揭秘内部纷争的另类视角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统一王朝自不必说,分裂时代却往往成为所有平民挥之不去的梦魇。狼烟烽火、家国破碎、赤地千里、人自相食,几乎成为分裂时代循环上演的悲剧。而在所有这些热点之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对外用兵,三国还要同时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平衡。维持这种稳定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努力,一旦某一方面出现偏差和失误,便会造成内部的动荡和纷争。如果从三国各自发展的内部历程上看,三国的历史也是不断平息内部纷争的历史。

三国之乱:揭秘内部纷争的另类视角

对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对于历史事件的规范记忆和认知是从中学历史课本开始的。尽管囿于篇幅和简化学习的需要,课本里提供的未必是完整清晰而连贯的宏观记录,但它对历史的整合概括和抽象剥离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历史的好方法,比如简便易记的分类很容易让学习发生迁移而实现快速记忆。以下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分类。

在中学课本上我们曾经粗略地将历史分割成统一王朝和分裂时代,这是两个相互对立又彼此交织在一起独立年代认知。统一王朝自不必说,分裂时代却往往成为所有平民挥之不去的梦魇。狼烟烽火、家国破碎、赤地千里、人自相食,几乎成为分裂时代循环上演的悲剧。即使侥幸存活,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也只能让人们在压抑的氛围中忍辱偷生,而绝不可能对未来抱有更多奢望。这些黑暗和阵痛让历史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拐点,虽然看似负面悲观,但换个角度就会发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真正促进了人口、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的交融,这也是对旧有秩序延宕的革新和进步。因此,从纵向上看,王朝分裂又是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所必然出现的。

分裂时代在空间上对应的是数个独立的割据政权,每个政权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带有自身特点的行政架构和组织目标。有些政权以偷安苟活为能,不愿向外用兵拓土,但也不希望对手侵入,比如北宋立国后的南唐、绝大多数时期的南宋等;有些政权则作为别国的附庸,只想跟在宗主国后占便宜,比如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平、吴越等;而有些政权则积极进取,立誓一统天下,建立一个崭新的统治秩序,几乎所有凭武力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莫不如此。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国与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武力对抗和外交纷争,其间的纵横捭阖、折冲樽俎、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是大一统王朝所缺少的。正因为如此,处在天下纷争中的国家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而相应的时代也往往成为关注的热点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五胡乱华,鼎彝播迁;南明续统,血泪纷飞。

而在所有这些热点之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东汉政权由一个母体一分为三,“三”这个数字保证了每个国家都有足够的面积和人口,不会像五胡十六国中的有些小国一样沦为蕞尔一隅的弹丸之地,同时也不会进入枯燥的两强对峙模式,平白减少了很多变化和新意。因为不同时期的组织目标不同,三国均在不断地调整其外交策略和优先用兵目标,这一段历史也因此而精彩纷呈,并在小说戏剧、游戏和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

除了对外用兵,三国还要同时保证内部的稳定和平衡。维持这种稳定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努力,一旦某一方面出现偏差和失误,便会造成内部的动荡和纷争。武力起兵作为一种独特的反抗形式,在三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从三国各自发展的内部历程上看,三国的历史也是不断平息内部纷争的历史。本书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对这一阶段的历史重新做出解读。

本书对于武装反抗的认定如下:组织者必须统有一定数量的军队,且以反抗该国君主为目的,权臣之间的攻杀和帝王谋诛权臣不计入内,比如孙峻杀诸葛恪、孙休平孙綝等。因有些记载语焉不详,只能留存名目而不做记述,如姜维讨平汶山平康夷、永安七年豫章民张节作乱等。

全书分东汉篇、曹魏篇、蜀汉篇、东吴篇、西晋篇五部分予以解读,每一篇都有若干条目,分别对应着发生在该国或该朝代的平定反抗过程。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兵平乱固然有为自身谋划的目的,但因仍在东汉这一组织框架下,故放在东汉篇予以介绍。东汉篇的起讫时间为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魏篇从曹丕代汉时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起,至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止;蜀汉篇从刘备称帝的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起,至炎兴元年(公元263年)止;东吴篇从孙权为吴王时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起,至孙皓天纪四年(公元280年)止;西晋篇从司马炎接受禅让的泰始元年(公元265年)起,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止。

本书引文以《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4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三国志》(中华书局2006年版)为底本。引文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等遵从原文。每个事件在正文前都会加以说明,格式如下:(www.xing528.com)

领导者:具体姓名。

地域范围:用星形符来表示反抗影响范围大小。★表示县及以下;★★表示郡级;★★★表示两郡到三郡,但波及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州之半;★★★★表示州级;★★★★★表示两州及以上。

起讫时间:用星形符来表示反抗持续时间。★表示一个月以下,★★表示两个月到六个月,★★★表示七个月到一年,★★★★表示一年到三年,★★★★★表示三年以上。

战争规模:用星形符来表示参加反抗人数。★表示千人及以下,★★表示不满万人,★★★表示万人至三万人,★★★★表示三万人至十万人,★★★★★表示十万人以上。

影响力:用星形符来表示反抗的影响力。★表示完全没有改变任何历史进程,★★表示朝廷有相关举措出台,★★★表示朝廷出台重要举措,★★★★表示对历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表示对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组织目标:战争组织者最终想要达成的目的。

最终结局:战争最终以何种方式收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