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韬略:张居正的开源节流拯救明朝

明代韬略:张居正的开源节流拯救明朝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居正为首辅后,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采取了一系列解决办法。针对权豪势家,隐瞒土地数量,逋欠国家赋税,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的状况,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催征田赋,清理逋欠。张居正的上述开源、节流措施,取得了极大成效,到万历十年“帑藏充盈,国最完富”,国家仓库秋贮的粮食可够十年用,国库余金达四百万两,已全面扭转明政府财政危机。

明代韬略:张居正的开源节流拯救明朝

明中后期,封建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皇室俸禄的大量增加及北部边疆连连不断的用兵,使明政府国库日益空虚。隆庆元年,国库存银仅一百三十五万两,而明政府一年所需用银至少要五百五十三万两,国库收入仅够使用三个月。封建国家在财政问题上已到山穷水尽地步。

张居正为首辅后,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采取了一系列解决办法。

一是节流。主要是裁减冗官冗费,同时对皇室的费用力求删节。如神宗朱翊钧开馆修实录,按惯例,礼部要为监修官员赐宴。张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赐宴。他说,一次宴请耗资数百金,省此一事,可为国家节约经费,神宗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张居正执政时期,没有太多滥赐浪费现象。

二是开源。这是张居正扭转财政危局的重要措施。针对权豪势家,隐瞒土地数量,逋欠国家赋税,严重影响财政收入的状况,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催征田赋,清理逋欠。规定,隆庆以前拖欠田赋一概免除不究,隆庆元年至四年间拖欠田赋免除三分,征收七分,拖欠七分中,每年带征三分。并要求地方官吏合力办理此事,如完不成田赋催征任务,则撤职拿办。

三是丈量土地,按照土地数量多少纳赋。明代财政危机根本原因是贵族、官僚、地主隐瞒所兼并土地,逃避赋税,造成“子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四)。即是说,失去土地的农民还要交纳赋税,兼并土地的地主却可以不交税粮。致使全国纳税土地面积大幅度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居正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重新丈量土地,无论是农民土地,还是地主官僚土地都一概丈量,并以此作为纳税依据。万历六年开始清查土地,到万历九年(1581)共清查出全国实存土地七百一十三万顷,较弘治时期多三百万顷。国家纳税土地增多,有力地缓解了财政危机。(www.xing528.com)

四是实施“一条鞭法”,改革赋役制度。针对赋役制度混乱、赋役不均、国家税收受影响的现实,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推行一条鞭法,对原有赋役制度进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赋役合并,部分丁役摊入田亩中征收,田赋征银,纳银代役,赋役由官府直接征收。

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统一了赋役,简化了征收项目和手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及官吏贪污行为,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

张居正的上述开源、节流措施,取得了极大成效,到万历十年(1582)“帑藏充盈,国最完富”,国家仓库秋贮的粮食可够十年用,国库余金达四百万两,已全面扭转明政府财政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