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韬略:边关安全危机

明代韬略:边关安全危机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一清上任后,严禁私茶大量出境,由官府在边地售茶给蒙古部落,以此交换马匹。身为边臣的杨一清,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上书朝廷,指出“有警不相援”,边镇各自为政,不相统属是造成不能有效御敌的重要原因。武宗对于杨一清的上述建议十分赞同,下令发国库十万两银交杨一清修筑防护墙。此时朝中大权为宦官刘瑾掌握,刘瑾恨杨一清不愿归服自己,多方与杨一清为难,他唆使手下诬蔑杨一清滥用边费,要将其逮捕下狱。

明代韬略:边关安全危机

杨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人,年少即能赋诗作词,被认为是“神童”,因此被推荐到翰林院学习,明宪宗命令内阁找一位好老师教育他。十四岁时,杨一清乡试中举,成化八年(1472)为进士,不久便被授为中书舍人,后来又升为山西按察佥事,提督陕西学政

杨一清善于思索, “性极敏”,十分关心国家大事; “好谈经济大略”,(《明史·杨一清传》卷一百九十八)在陕西任职八年间,十分留意边地事务,对边镇的山川形胜了如指掌。

弘治十五年(1502),因为兵部尚书刘大夏的推荐,杨一清被提升为都察院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此时沿袭已久的茶马互市,因为私茶大量出番而被废置。杨一清上任后,严禁私茶大量出境,由官府在边地售茶给蒙古部落,以此交换马匹。这样,茶马互市又开,明廷获利不少。为对付蒙古骑兵南下,杨一清选将练兵,在固原城附近再修筑平虏、红古二城,以声援固原重镇,并在黄河边筑修碉堡。杨一清还加强对边军的整顿,对贪污克饷的将领侯郑宏实行罢免,并裁减冗费,军队战斗力日渐提高。

武宗时期,蒙古骑兵常进扰明西北地区,延绥、甘肃、固原等边镇时常被围攻。在蒙古贵族的劫掠下,西北地区土地荒芜,百姓失所。面对蒙古贵族的劫持,明西北边军却没有办法。身为边臣的杨一清,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上书朝廷,指出“有警不相援”,边镇各自为政,不相统属是造成不能有效御敌的重要原因。一旦蒙古贵族南下,各边镇只注重自己利益,一边镇遭攻击,临近边镇因为不是自己防区而坐视观望,不相救援,形成一镇对强敌的局面,当然不能抗衡敌军。鉴于此,他建议设一大臣兼领各镇。兵部尚书刘大夏同意他的意见,朝廷任命杨一清为右都御史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事务。

杨一清上任后,提出了一整套修边策略。他指出: “防边之策,大要有四。一是修复残断城墙,稳固边防;二是增设卫所,壮大边兵;三是经营好灵、夏据点,稳定内部;四是整顿韦州,抗御外敌。”对于这四点,杨一清一一进行阐明,并提出了具体办法。(www.xing528.com)

首先,修复残断城堡。杨一清分析了边镇防线不全的情况及其利害,他说:“陕西各边镇,延绥据处险要地段,宁夏、甘肃靠近黄河,并依大山,只有花马池至灵州地带,面积广大,而城堡失修。蒙古骑兵从残断墙入内,不仅附近地区遭受涂炭,而且固原、庆阳、平凉、巩昌等地也受其害。成化初年,宁夏巡抚徐廷璋修筑边墙,连绵二百多里。余子俊又对延绥重镇多次加固,因此,蒙古贵族有二十多年不得进入河套地区。后来,边备疏忽,边墙一天天毁圯,不足以挡蒙古骑兵,致使从弘治末年到今天,蒙古贵族接连入侵。后来,都御史史琳在花马池、韦州两地设立营卫,总制尚书秦仅修复四五个小城堡,以及靖虏至怀庆七百多里地带残断围墙,便说可无患也。不到两年,蒙古贵族又入侵,可见秦跋所修筑不足以抵御敌人。”

其次,以河套地区为防守重点。杨一清极为重视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他从历史到现实说明了加强对这一地区控制的重要性: “今天的河套即周代的朔方、汉代的定襄、唐代张仁愿在这里修筑了三座‘受降城’,置烽火台一千八百个,突厥人因此不敢越境而牧马。古代成就大事的人,没有不是先劳苦而最后受益的。‘受降’地方三面险要, ‘当千里之蔽’。我朝初年舍弃受降地,而设卫于东胜,已经失去一面之险要了。后来,又弃东胜而加强延绥,则以一面而遮千余里之险,这样,肥沃的河套地区成为蒙古贵族的老巢了。深山大河,全在蒙古一边,而宁夏外险仅南备河,这就是边患不断而不能根治之缘故。时下,实在应当再守东胜,凭借黄河构筑防御工事,东面连接大同,西面与宁夏相通,使河套方圆千里之地归我朝,用之放牧、农耕,在这里屯田数百万亩,可免去从内地输运粮食之苦,这是上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今天修筑边镇,到敌人进攻时,将更加束手无策。”

最后,筑西北防线。针对眼下形势,杨一清指出: “延绥、安边营、石涝池至横城三百多里,应该设立墩台九百座,暖谯九百间,守军四千五百人;石涝池至定边营一百六十三里,应修筑护墙一百三十一里,险峻可产削者三十二里,再建立墩台,以连接宁夏东路;花马池地方无险可守,敌人来犯时,只能依靠军队硬拼,应该在此建立卫所;兴武营守御所兵力不足,应当招募补充;从环庆以西至宁州,应当增设兵备一人;横城以北,黄河南岸有墩台三十六座,应当加以修复。”

武宗对于杨一清的上述建议十分赞同,下令发国库十万两银交杨一清修筑防护墙。此时朝中大权为宦官刘瑾掌握,刘瑾恨杨一清不愿归服自己,多方与杨一清为难,他唆使手下诬蔑杨一清滥用边费,要将其逮捕下狱。因为大学士李东阳等人上疏救助,才免被受刑,杨一清不得已,便辞官回乡,其边防城墙只在紧要处修了四十多里。杨一清的设想没有实现,这便直接导致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多次入侵河套和“庚戌之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