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艺术简史》:探索罗马人巨大工程的奇迹

《西方艺术简史》:探索罗马人巨大工程的奇迹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实在的,直到现在人们也不是完全明白罗马人是怎么建起了如此伟大的工程的,因为它的难度实在太大,尤其当考虑到它不但工程巨大,而且质量又是如此之好时,所以只能够大概地了解其建筑的过程。这些我们都不谈了,现在我们要去看看罗马人另外一个伟大的建筑——剧场。

《西方艺术简史》:探索罗马人巨大工程的奇迹

这座伟大的建筑、特别是这个了不起的大穹顶是怎么建起来的呢?说实在的,直到现在人们也不是完全明白罗马人是怎么建起了如此伟大的工程的,因为它的难度实在太大,尤其当考虑到它不但工程巨大,而且质量又是如此之好时,所以只能够大概地了解其建筑的过程。

首先,它是一座混凝土工程,这就注定了其基本的建筑顺序。整座神庙可以分两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下面环状的墙体,它厚达6米,是整个建筑的基础,大穹顶就在它上面。因此混凝土工程当然是第一步。

罗马人所用的混凝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称灰浆,它实际上是一些带有强黏性的沙泥之类的混合物,成分相当复杂。另一部分称为填料,就是填在灰浆里的小石子,它们的品种也非常繁多,基本上什么石头都可用,看哪个方便就成。当然,由于各种石头之间质地大有区别,针对各种不同的用途罗马人也会用不同的石头做填料。

万神庙的墙体厚达6米,作为一堵墙这是惊人的厚度,直接用混凝土堆上去当然不行,就像不能直接用没有凝固的水泥筑墙一样。万神庙朴素的大门,位于门廊内,可以看得见两边巨厚的墙体。于是罗马人先在地下挖个圆形的深深的大坑,坑宽达近10米,然后在两边支起木板或者砌起一道砖墙,再在中间填上灰浆和填料,当它们凝固之后,地基就打好了。

第二步是地上的墙体。他们先沿着地基两边各砌起一道砖墙,然后在里头装上灰浆和填料,由于被两边的墙挡住了,它们不会外溢。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填料与灰浆就凝固了,并且与砖墙牢牢地黏合在一起,成为坚实的整体。而且,由于墙体太厚,罗马人还在中间砌起了几层砖墙,它们层层并立,使厚厚的墙体更加坚实无比。

下面的环状墙体建好后,就是上面的大穹顶了。它的建筑与墙体相似,只是难度要大得多。

首先,这个穹顶也是用混凝土筑成的,它的建筑程序与墙体差不多,而不同于一般的穹顶。(www.xing528.com)

我们知道,一般的穹顶是用石头砌成的,即用一块块的楔形石片镶嵌起来,当它们结合完毕后,就可以靠着相互的支撑独立成形了。但万神庙可不是这样建成的,它那巨大的穹顶不是用楔形石块构成的,而是用混凝土浇筑成的。详细的做法现在人们已不太明了,但大体是这样的:当环形墙建成后,就在里头搭起一个庞大的半球形架子,它是用坚实的木头做的,一根根坚实的木料被拼成格子形状,这样就在半球内部形成了许多排列整齐的格子,然后在格子的中间又用木料搭成一个小金字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并列在一起的小金字塔。

当这个架子搭好后,罗马的工匠们就开始往里面注入流质的混凝土了,将它们充满木架子的空隙。过了一段时间,混凝土就凝固了,就形成了穹顶的形状。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浩大非凡的工程,还有,一个如此巨大的穹顶如何会牢牢地立起来而不至于坠落呢?这也是一个大问题,要知道,这个直径超过40米的巨大穹顶下没有一根柱子撑着,竟然屹立了两千年而坚实如故。

这样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建筑材料极为优质。罗马人用混凝土时虽然一般就地取材,但修建万神庙时就不这样了,而是采用了来自整个帝国的最优质的材料:最好的灰浆、最好的骨料。而且使用的不同选用了不同的骨料。例如最下面的环状厚墙,或称鼓形墙,选用的是最重最坚实的玄武岩,往上用的是较重的凝灰岩,最上面则用最轻的浮石。这样自然有助于整座建筑的坚固耐久。而且,所有这些灰浆、玄武岩或者浮石等都是质量最好的。

第二个是建筑技术精湛,整个建筑的设计极为科学合理。这是个很复杂的建筑学问题。我这里只举一个例子:例如鼓形墙的上部与穹顶的下部大小一致,且结合得极为紧密,这极有助于它的承受穹顶的巨大压力,而且它巨大的厚度也足以长久地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以上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建筑万神庙了,关于它还有很多可写,例如装饰它内壁的彩色大理石、内壁的7个大神龛,还有它门廊下那巨大的双扇门,高达7米多,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谈了,现在我们要去看看罗马人另外一个伟大的建筑——剧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