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严乱政:同僚排斥的三国历史事件

李严乱政:同僚排斥的三国历史事件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蜀汉之前当过前将军的只有关羽,诸葛亮抬高李严的地位,希望以此消除李严的不满,也算是对他驻守边地的一种补偿。从某种角度说,陈到的任务比前线的赵云、后方的向宠要艰巨得多,因为李严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特别是对从荆州跟随刘备入蜀的新人有着一种本能的警惕跟排斥。诸葛亮给李严的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写给诸葛瑾的。

李严乱政:同僚排斥的三国历史事件

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素来微妙。诸葛亮执政后,李严却长期驻守白帝城领兵在外,无法参与中枢决策,李严自感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但成都又回不去,干脆就在江州三巴一带发展个人势力,益州也称巴蜀,蜀指的就是以成都为中心的益州西部,巴即是以江州为中心的三巴。

诸葛亮觉察到了李严情绪的波动,为安抚李严,226年,李严被晋升为前将军,一跃成为蜀汉当时官阶最高的武将。蜀汉之前当过前将军的只有关羽,诸葛亮抬高李严的地位,希望以此消除李严的不满,也算是对他驻守边地的一种补偿。

但从此后李严的所作所为看,人家并不领情。同年,因诸葛亮要北驻汉中,加之与东吴的关系有所缓和,永安不需大军驻防,李严奉命移防江州,防守永安的任务,诸葛亮交给了护军陈到。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论资历连丞相诸葛亮也比不过他,刘备做豫州牧时,陈到就在刘备麾下,十几年,追随先帝刘备南征北战、出生入死,那也是刘备的亲信铁杆,名气资历在众将中仅次于赵云

蜀汉建兴元年(223),刘禅继位伊始便加封赵云中护军之职,也就是京师宿卫军司令,拜征南将军、封亭侯。陈到的职务也是护军,拜征西将军,也是亭侯。

刘备手下有一支由西北羌人组成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区别于其他部队的标志是他们的头盔上一律用白色牦牛尾做盔缨。强者在战场上从来不需要低调,之所以装饰易于识别的白牦正是为了警告对手。负责统领这支精锐中的精锐的将领正是陈到。

从资历到角色再到官阶,陈到几乎就是另一个赵云。陈到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自不必说,不是亲信,不可能将精锐的宿卫部队交给他。(www.xing528.com)

蜀汉帝国统领京师宿卫部队的主要将领有三人,赵云、陈到、向宠。论资历军功,赵云是第一,但赵云有更重要的任务,在北伐军中,赵云自领一军,独当一面,身负重任。向宠留在成都,保卫京城。此两处都不能不留人。

所以诸葛亮派陈到来永安接防,但您可不要认为陈到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此地太重要,所以诸葛亮才派陈到来。从某种角度说,陈到的任务比前线的赵云、后方的向宠要艰巨得多,因为李严可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特别是对从荆州跟随刘备入蜀的新人有着一种本能的警惕跟排斥。

之前的荆州人巴郡太守辅匡就很不招李严待见,而陈到虽不是荆州人,资历却更老,但也是后入蜀的新人,永安都督陈到受命全权负责永安防务,直接隶属李严。

陈到来接防,可不是一个人,而是把他的旧部白牦兵也一块儿带到了永安,这就更引起李严的不安跟不满。陈到是新人也是诸葛亮的人,这对李严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又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李严为此专门写信给诸葛亮说白牦兵的事,李严在信中对永安的防务流露出不安的情绪,“担心”陈到的兵少,不足以应付。大家知道,部队的战斗力并不完全取决于人数,越是精锐的部队,人数越少,白牦兵也不例外。白牦兵的战斗力,李严是清楚的,所以他为了把陈到拒之门外,只好在数量上做文章。

李严的那点儿心思,自然瞒不过诸葛亮。为了安抚李严,诸葛亮在回信中说,大兄如果觉得陈到兵少,可以从江州抽调一部兵力过去也就是了。李严无话可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乖乖让路,放陈到进驻永安。

诸葛亮给李严的信,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写给诸葛瑾的。田余庆先生经考证,证实了信是写给李严的,过去之所以被误读,是因为,诸葛亮在信中尊称对方为兄,于是,很多人想当然认为是写给诸葛瑾的,实际上,当时李严在蜀汉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他又年长于诸葛亮,诸葛亮称其为兄而不称官阶,正是为了表示亲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