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温结构施工方法及步骤

保温结构施工方法及步骤

时间:2023-08-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保温结构可以看出,其中的防锈层和防腐蚀及识别层所用材料为油漆涂料,直接涂刷。保温结构施工时最关键的是保温层、防潮层、保护层的施工方法。涂抹法不得在环境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施工,以防胶泥冻结。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不宜在气温低于5℃的情况下施工,否则应对液体涂料加热,其温度以20~30℃为宜。

保温结构施工方法及步骤

从保温结构可以看出,其中的防锈层和防腐蚀及识别层所用材料为油漆涂料,直接涂刷。保温结构施工时最关键的是保温层防潮层、保护层的施工方法。

1.保温层施工

(1)保温层施工方法 保温层施工方法主要取决于保温材料的形状和特性。常用的保温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涂抹法保温。涂抹法保温适用于石棉粉、硅藻土等不定形的散状材料。施工时,将这些散状材料按一定的比例用水调成胶泥涂抹于需要保温的管道设备上。这种保温方法整体性好,保温层和保温面接合紧密,且不受被保温物体形状的限制。

涂抹法多用于热力管道和热力设备的保温,其结构如图7-25所示。施工时应分多次进行,为增加胶泥与管壁的附着力,第一次可用较稀的胶泥涂抹,厚度为3~5mm,待第一层彻底干燥后,用干一些的胶泥涂抹第二层,厚度为10~15mm,以后每层厚度为15~25mm,且均应在前一层完全干燥后进行,直到要求的厚度为止。

涂抹法不得在环境温度低于0℃的情况下施工,以防胶泥冻结。为使胶泥快速干燥,可在管道或设备内通入温度不高于150℃的热水或蒸汽。

2)绑扎法保温。绑扎法保温是指将预制保温瓦或板块料,用镀锌钢丝绑扎在管道的壁面上。绑扎法保温是目前我国外热力管道保温最常用的一种保温方法,其结构如图7-26所示。

978-7-111-53803-5-Part02-127.jpg

图7-25 涂抹法保温结构

1—管道 2—防锈漆 3—保温层 4—钢丝网 5—保护层 6—防腐漆

978-7-111-53803-5-Part02-128.jpg

图7-26 绑扎法保温结构

1—管道 2—防锈漆 3—胶泥 4—保温材料 5—镀锌钢丝 6—沥青油毡 7—玻璃丝布 8—防腐漆

为使保温材料与管壁紧密接合,保温材料与管壁之间应涂抹一层3~5mm厚的石棉粉或石棉硅藻土胶泥,然后再将保温材料绑扎在管壁上。对于矿渣棉、玻璃棉岩棉等矿纤材料预制品,因抗水湿性能差,可不涂抹胶泥直接绑扎。

绑扎保温材料时,应将横向接缝错开,双层绑扎的保温预制品应内外盖缝。若保温材料为管壳,应将纵向接缝设置在管道的两侧。非矿纤材料制品的所有接缝均需用与保温材料性能相近的材料配成胶泥填塞,矿纤材料制品采用干接缝。绑扎保温材料时,应尽量减小两块之间的接缝。制冷管道及设备采用硬质或半硬质隔热层管壳,管壳之间的缝隙不应大于2mm,并用黏结材料将缝填满。采用双层结构时,第一层表面必须平整,不平整时,矿纤材料需用同类纤维状材料填平,其他材料需用胶泥抹平,第一层表面平整后方可进行下一层保温。

绑扎的钢丝,直径一般为1~1.2mm,绑扎的间距为150~200mm,并且每块预制品至少应绑扎两处,每处绑扎的钢丝不应少于两圈,其接头应放在预制品的接头处,以便将接头嵌入接缝内。

3)粘贴法保温。粘贴法保温适用于各种保温材料加工成形的预制品,靠黏结剂与被保温的物体固定,多用于空调系统及制冷系统的保温,其结构如图7-27所示。

目前,大部分材料都可用石油沥青玛碲脂作黏结剂。对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品,要求使用温度不超过80℃。温度过高,材料会受到破坏,故不能用热沥青或沥青玛碲脂作黏结剂,可选用聚氨酯预聚体(即101胶)或乙酸乙烯乳胶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材料作黏结剂。

涂刷黏结剂时,要求粘贴面及四周接缝上各处黏结剂均匀饱满。粘贴保温材料时,应将接缝相互错开,错缝的方法及要求与绑扎法保温相同。

978-7-111-53803-5-Part02-129.jpg

图7-27 粘贴法保温结构

1、8—风管水管) 2、9—防锈漆 3、5、10、12—黏结剂 4、11—保温材料 6、14—玻璃丝布 7、15—防腐漆 13—聚氯乙烯薄膜

4)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的保温。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由聚醚和多元异氰酸酯加催化剂、发泡剂、稳定剂等原料按比例调配而成。施工时,应将这些原料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为聚醚和其他原料的混合液;B组为异氰酸酯。只要两组混合在一起,就会起泡而生成泡沫塑料。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现场发泡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附着力强,不需要任何支承件,没有接缝,热导率小,吸湿率低,可用于温度为-100~+120℃时的保温。其缺点是异氰酸酯及催化剂有毒,对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另外,施工时需要一定的专用工具或模具,价格较贵。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一般采用现场发泡,其施工方法有喷涂法和灌注法两种。喷涂法施工就是用喷枪将混合均匀的液体涂料喷涂于被保温物体的表面上。为避免垂直壁面喷涂时涂料下滴,要求发泡的时间要快一些。灌注法施工就是将混合均匀的液体涂料直接灌注于需要成形的空间或事先安置的模具内,经发泡膨胀而充满整个空间。为保证有足够的操作时间,要求发泡的时间应慢一些。

在同一温度下,发泡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各生产厂的配方均有所不同,施工时应按原料供应厂提供的配方及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资料进行施工。为防止配方或操作错误使原料报废,应先进行试操作,以掌握正确的配方和施工操作方法,在有了可靠的保证之后,方可正式喷涂或灌注。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不宜在气温低于5℃的情况下施工,否则应对液体涂料加热,其温度以20~30℃为宜。被涂物表面应清洁干燥,可以不涂防锈层。为便于喷涂或灌注后清洗工具和脱模,在施工前可在工具和模具的内表面涂上一层油脂。调配聚醚混合液时,应随用随调,不宜隔夜,以防原料失效;异氰酸酯及其催化剂等原料,均为有毒物质,操作时应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中毒和影响健康

978-7-111-53803-5-Part02-130.jpg

图7-28 缠包法保温结构

a)螺旋状缠包法 b)对缝平包法

1、8—管道 2、9—防锈漆 3—镀锌钢丝 4、10—保温毡 5、11—钢丝网 6、12—保护层 7、13—防腐漆

5)缠包法保温。缠包法保温适用于卷状的软质保温材料(如各种棉毡等)。施工时需要将成卷的材料根据管径的大小剪裁成适当宽度(200~300mm)的条带,以螺旋状包缠到管道上,如图7-28a所示。也可以根据管道的圆周长度进行剪裁,以原幅宽对缝平包到管道上,如图7-28b所示。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均需边缠、边压、边抽紧使保温后的密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矿渣棉毡缠包后的密度不应小于150~200kg/m3,玻璃棉毡缠包后的密度不应小于100~130kg/m3,超细玻璃棉毡缠包后的密度不应小于40~60kg/m3

如果棉毡的厚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可采用两层或多层缠包。缠包时横向接缝应紧密接合,若有缝隙,应用同等材料填充。纵向搭接缝应放在管子上部,搭接宽度应大于50mm。(www.xing528.com)

保温层外径小于或等于500mm时,在保温层外面用直径为1.0~1.2mm的镀锌钢丝绑扎,间距为150~200mm,禁止以螺旋状连续缠绕。当保温层外径大于500mm时还应加镀锌钢丝网缠包,再用镀锌钢丝绑扎牢固。

6)套筒式保温。套筒式保温是将矿纤材料加工成形的保温筒直接套在管道上。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工效高,是目前冷水管道较常用的一种保温方法。施工时,只要将保温筒上的轴向切口扒开,借助矿纤材料的弹性便可将保温筒紧紧地套在管道上。为便于现场施工,在生产厂里多在保温筒的外表面涂一层胶状保护层,因此在一般室内管道保温时,可不需再设保护层。对于保温筒的轴向切口和两筒之间的横向接口,可用带胶铝箔黏合,其结构如图7-29所示。

(2)保温层施工的技术要求 对保温层施工的技术要求如下:

1)凡垂直管道或倾斜角度超过45°、长度超过5m的管道,应根据保温材料的密度及抗压强度,设置不同数量的支承环(或托盘),一般3~5m设置一道,其形式如图7-30所示。图7-30中径向尺寸A为保温层厚度的1/2~3/4,以便将保温层托住。

978-7-111-53803-5-Part02-131.jpg

图7-29 套筒式保温结构

1—管道 2—防锈漆 3—保温筒 4—带胶铝箔带

978-7-111-53803-5-Part02-132.jpg

图7-30 包箍式支承环

1、4—角钢 2、5—扁钢 3、6—圆钢

2)用保温瓦或保温后呈硬质的材料作为热力管道的保温材料时,应每隔5~7m留出间隙为5mm的膨胀缝。弯头处留间隙为20~30mm的膨胀缝,如图7-31所示。膨胀缝内应用柔性材料填塞。设有支承环的管道,膨胀缝一般设置在支承环的下部。

3)除寒冷地区的室外架空管道的法兰、阀门等附件应按设计要求保温外,一般法兰、阀门、套管伸缩器等管道附件可不保温,但两侧应留70~80mm间隙,并在保温层端部抹60°~70°的斜坡。设备和容器上的人孔、手孔或可拆卸部件附近的保温层端部,应做成45°斜坡。

2.防潮层施工

978-7-111-53803-5-Part02-133.jpg

图7-31 硬质材料弯头的保温

对于保冷结构和敷设于室外的保温管道,需设置防潮层。

目前,防潮层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以沥青为主的防潮材料;另一种是聚乙烯薄膜防潮材料。

以沥青为主体材料的防潮层有两种结构和施工方法:一种是用沥青或沥青玛碲脂粘沥青油毡;另一种是以玻璃丝布作胎料,两面涂刷沥青或沥青玛碲脂。沥青油毡会因过分卷折而断裂,只能用于平面或较大直径管道的防潮,而玻璃丝布能用于任意形状的粘贴,故应用广泛。聚乙烯薄膜防潮层施工时,直接将薄膜用黏结剂粘贴在保温层的表面,施工方便,但由于黏结剂价格较贵,此方法应用尚不广泛。

以沥青为主体材料的防潮层施工时,先将材料剪裁下来,对于油毡,多采用单块包裹法施工,因此油毡剪裁的长度为保温层外圆加搭接宽度(搭接宽度一般为30~50mm),对于玻璃丝布,多采用包缠法施工,即以螺旋状包缠于管道或设备的保温层外面,因此需将玻璃丝布剪成条带状,其宽度视保温层直径的大小而定。

包缠防潮层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先在保温层上涂刷一层1.5~2mm厚的沥青或沥青玛碲脂(如果采用的保温材料不易涂上沥青或沥青玛碲脂,可在保温层上包缠一层玻璃丝布,然后再涂刷),再将油毡或玻璃丝布包缠到保温层的外面。纵向接缝应设在管道的侧面,并且接口向下,接缝用沥青或沥青玛碲脂封口,外面再用镀锌钢丝绑扎,间距为250~300mm,钢丝接头应接平,不得刺破防潮层。缠包玻璃丝布时,搭接宽度为10~20mm,缠包时应边缠边拉紧边整平,缠至布头时用镀锌钢丝扎紧。将油毡或玻璃丝布包缠好后,在上面刷一层2~3mm厚的沥青或沥青玛碲脂。

3.保护层施工

不管是保温结构还是保冷结构,都应设置保护层。用作保护层的材料很多,使用时应随使用的地点和所处的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决定。常用的材料分为3类:金属保护层、包扎式复合保温层和涂抹式保护层。

(1)金属保护层 适用于室外或室内保温,常用材料及使用范围见表7-24。

7-24 金属保护层的常用材料及使用范围

978-7-111-53803-5-Part02-134.jpg

(2)包扎式复合保温层 适用于室内、室外及地沟内保温,常用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见表7-25。

7-25 常用复合保温层的常用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

978-7-111-53803-5-Part02-135.jpg

(3)涂抹式保护层 适用于室内及地沟内保温,常用材料有沥青胶泥和石棉水泥。自熄性沥青胶泥保护层配方见表7-26。抹面层厚度:当保温层外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为15mm;外径大于200mm时为20mm;平壁保温时厚度为25mm。

7-26 自熄性沥青胶泥保护层配方

978-7-111-53803-5-Part02-136.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