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西区工业发展战略:发展支柱产业、名牌产品

中山市西区工业发展战略:发展支柱产业、名牌产品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0年代,沙朗镇党委、西区党委注重区域的工业发展。90年代,西区、沙朗镇继续推进工业体制改革,提出“工业立镇”或“工业立区”。1999年8月沙朗镇并入西区后,西区利用新增空间和机遇,加强和完善工业的领导机制和运作机制,提出并发展一批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实施名牌产品战略。是年,西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首次突破65%,居全市第一位。

中山市西区工业发展战略:发展支柱产业、名牌产品

80年代,沙朗镇党委、西区党委注重区域的工业发展。1986年1月20日,颁布《关于对西区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4月发出西区《关于加强企业管理,开展扭亏增盈活动的通知》,明确管理责任,申明扭亏增盈的奖罚责任和办法,推进工业生产。1987年11月,沙朗镇被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重点工业卫星镇开始,沙朗镇明确利用卫生镇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对新办工业企业和扩大厂房设备,纳税有困难的企业、按政策办理减免等手续,开征新税-印花税;据“三来一补”业务的政策调整,设立“中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沙朗办事处”和“中山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沙朗镇分公司”,拓宽开办工业层面。

90年代,西区、沙朗镇继续推进工业体制改革,提出“工业立镇”或“工业立区”。1991-1993年,进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集体承包的改革。1992年初,执行中山市《关于加快我市预算内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通知》,加快推行股份制步伐,沙朗镇成立中山市金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区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工业企业,实施改革措施,“关、停、并、转”缺少市场竞争力的“老、小、亏”工厂;招商引资,讲求“规模”、“投资”和“先进技术”引进外商办工厂。1993年5月25日,西区成立西区股份制工作领导机构,专责组织实施工业等企业的制度改革。

1999年8月沙朗镇并入西区后,西区利用新增空间和机遇,加强和完善工业的领导机制和运作机制,提出并发展一批支柱产业、企业集团,实施名牌产品战略。2000年,制定《关于西区工业发展的意见》《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工业发展的规模。200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57.83%;获市颁2001年镇区工业增速突出贡献奖。2002年,全力建设广丰工业园,明确“工业立区”的“做大年产值、做强企业知名度、做高技术科技量”路向,制定《关于鼓励西区企业争创名牌名标产品的办法》,实施名牌战略,着力科技创新,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年,西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3.2%。(www.xing528.com)

2005年,推动沙朗片走工贸结合路子,强化工业支柱地位。2007年,推动内部挖潜、集约发展,谋划转变“量”的扩张为“质”飞跃。2009年,西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帮扶企业融资、通关、技改;出台千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争取72亿元银行授信等扶持政策、加快筹建商户小额贷款公司,全力帮扶企业。2011年,西区继续工业结构调整,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发展,使之初具规模;继续设立100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区内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重大项目规划和前期研究、重点项目贴息、引进高层次研发和营销人才等。是年,西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首次突破65%,居全市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