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新政:慈禧太后的心态演变与清朝末期改革

晚清新政:慈禧太后的心态演变与清朝末期改革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新政一方面是清王朝到了末期走投无路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也把慈禧太后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愿意学习先进文化乃至开眼看世界的心态展现得一览无余。实际上,慈禧太后晚年对变法的态度是一个由抵抗到妥协的过程,正是这一“妥协”促成了清末新政这一回光返照式的改革。所以,这一新政既有外界原因,也是慈禧太后自我反思的结果。

晚清新政:慈禧太后的心态演变与清朝末期改革

晚清新政一方面是清王朝到了末期走投无路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也把慈禧太后渴望了解外部世界、愿意学习先进文化乃至开眼看世界的心态展现得一览无余。慈禧太后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曾经到过德国、美国、英国的官员和侍从了解外国宫廷和总统府的礼节,并对中国延续数千年的宫廷礼节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厌烦。就像在德龄公主《慈禧传》中“太后不断地向我询问法国宫廷里的各种礼节,从穿衣打扮到宴会礼仪,她总是要不厌其烦地问清楚”一句描述的那样,慈禧太后对西方的礼节其实也怀有好奇心,而她对于中国礼节的恪守,一定程度上源于身处最高统治者地位上的无奈。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热衷于学习西方的摄影技术,喜欢阅读西方报刊,甚至连餐具也认为是西方的简单实用。在德龄的哥哥从法国留洋回来之后,慈禧太后殷切地要求他为她拍照,并且全程观摩了照片的冲洗过程,与一个怀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的孩童无异。她每日会要求身边人把西方报刊收集回皇宫,由懂得英文的女官为她翻译,每至情绪激动之处,还会对新闻大加评论一番。

实际上,慈禧太后晚年对变法的态度是一个由抵抗到妥协的过程,正是这一“妥协”促成了清末新政这一回光返照式的改革。虽然改革仍然受到她内心封建残余思想作祟的影响,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史学界,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一行为还是多持赞赏态度。而对她的“妥协”,大多数人将之归结于国难当头无路可走的无奈。其实清末新政也是慈禧太后性格中难掩的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想要尝试的愿望的产物。因为坐上了掌握皇权的位置,她不得不把性格中本真的一面压抑到自己都忘记了。但当外界的刺激到位,掩埋于心底的性格内核便开始逐渐主导着慈禧太后的作为。所以,这一新政既有外界原因,也是慈禧太后自我反思的结果。(www.xing528.com)

纵观慈禧太后掌权时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到清末新政,是一个近代化程度依次递进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无比艰难曲折的。洋务运动只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变革,经甲午战争检验,是失败的。戊戌维新指向制度层面,被慈禧太后发动的戊戌政变所扼杀。清末新政由体制内的变革走向政治体制变革,开始预备立宪,但从根本上就存在着缺陷,最终也未能使清王朝稳步走上民主宪政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慈禧太后领导的清政府以洋务运动的形式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却又试图以预备立宪的形式制约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东邻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而实现近代化的目标不同,慈禧太后时代的中国,无论是洋务、维新,还是新政,均没能使中国顺利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是一再错失了近代化的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