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教育与晚清改革的发展

商业教育与晚清改革的发展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号召建立商业和技术学校是晚清改革努力的一个关键部分。商人们捐资建立校舍和教师宿舍。高阳商校被誉为最成功的商人赞助的商业学校之一,在商校工作的人被认为是商业教育的专家。当全国商业联合会的刊物发表一篇关于商业教育的特别报道时,刊登了李秉熙的照片。高阳商会向天津总商会提出抗议,天津商会派出代表来试图解决这一纠纷。在一份正式的抗议书中,杨木森指出,教育部特别规定禁止地方政府挪用学校的专用基金。

商业教育与晚清改革的发展

高阳商人们采取的第一个集体行动是建立一所培训学徒夜校,1905年在高阳关帝庙的几间屋子里开始上课。夜校后来发展为一所全日制的中等商业学校,20世纪20年代末演变为一所培养纺织业技师的技术学校。这所学校是由商会赞助的,免费培养未来的工业精英。

号召建立商业和技术学校是晚清改革努力的一个关键部分。在1898年的百日维新中,改革建议也包括有关工业和商业学校的计划;在袁世凯的新政策改革中,直隶省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之一,改革的内容也包括建立技术学校。[221]天津,宋则久——一家大型批发兼零售织物商号的杰出的掌柜,在1904年建立了一所培训学徒的夜校。[222]天津与高阳成立夜校的动机是相似的,中国面临着与洋商的商业战争,中国需要知识更加广博的人才,拥有商业和工业才能。由于传统的私塾教育教授的是基本的文化知识,其内容无一例外地是强调道德教育的传统课程,在商界把基础知识与在职培训结合在一起的唯一形式就是商业学徒制。

高阳商会的领导者几乎都是以传统的方式接受培训的,他们相信未来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的工业需要不同技能的人才。培训学徒和低级职员的夜校于1905年成立;1908年,商会决定将学校和课程规范化。商人们捐资建立校舍和教师宿舍。1910年成功地获得清政府许可,将夜校改变为一个正规的提供3年预科和3年正规课程的初级中等学校。学校的集资也规范化,对所有的布匹销售强制征收附加费:商号每匹布缴纳6个铜板,建立特别基金以支持学校的运转。学生不需交学费和住宿费,只负担衣物、书本和食物费用。

学校1910年的课程表(见表5.1)显示学生学习的内容包括经济学地理学、英语和商业知识。[223]课程效仿日本商业教育的大纲设置,课题与现代商业管理的内容相似,只是形式略有不同。外语学习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全球视野,掌握与通商口岸的外国商人交易的技能,以及能轻松自如地发送国内电报。[224]

表5.1 高阳商业学校课程(1910年)

学校的课程于1915年被修正,当时学校从初级中等学校升级为高级中等学校,只留下一年的预科课程,增加了第四年的正规课程教育。1915的学校制度规定,只招收高小毕业的学生。在修正后的课程中,为学生们引进了世界商业史和世界地理课程,同时增加第四年的中国语言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起草商业文件和互通商业信件。[225]1910年和1915年的课程表中都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有实习课,让学生在当地的商号中进行工作实践。该校的毕业生并没有要求必须为当地的商号工作,但是商号对他们的需求很大,许多学生毕业后都加入了当地的商业经营。

高阳商校被誉为最成功的商人赞助的商业学校之一,在商校工作的人被认为是商业教育的专家。当全国商业联合会的刊物发表一篇关于商业教育的特别报道时,刊登了李秉熙(高阳商校的校长)的照片。杨木森也因致力于创办学校而获得袁世凯的嘉奖。[226](www.xing528.com)

尽管高阳商校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学校的管理者仍然遇到了难题。学校是由商人支付的附加费资助的,这些资金只限学校使用。1914年,县政府竟然从该资金中拿走一部分作为政府的活动经费。高阳商会向天津总商会提出抗议,天津商会派出代表来试图解决这一纠纷。在一份正式的抗议书中,杨木森指出,教育部特别规定禁止地方政府挪用学校的专用基金[227]尽管杨木森和高阳商会有教育部的制度撑腰,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被迫妥协。附加费增加至每匹布8个铜元,其中6个用于学校,另外2个用于县政府活动。[228]

高阳商校直到1920年仍在向当地商号输出人才。1920年7月,袁世凯死后的四年里华北政局的越来越不稳定直接影响到高阳。直隶和安徽的军阀发生战争,李奎元率领的部队控制了高阳。口粮紧缺的部队一到高阳就开始生事,偷盗食物、勒索居民钱财。9月,高阳和邻县派出的代表们奔赴天津,请求天津的直隶派军阀首领——曹锟将部队转走。曹既没有将部队转移走,也没有支付军饷。11月,部队发生兵变,高阳商会被迫向其提供3.5万元的“贷款”,个体商号也被迫拿出2万元来安抚那些暴乱者。当兵变平息后,部队转移到了保定;他们走之前放火烧了学校,毁了一批建筑和所有的设备及教材。[229]

1928年高阳商校重建,它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更加适应工业结构不断变化的需求。商校最初在清末建校时,商会的目的是为批发商号培养未来的职员。到20世纪20年代末商校重建时,高阳已经有许多机械化的染整工厂,所有的大商号都意识到需要有技能的职员。重建后该校改名为高阳职业学校,设两科,一个是织布科,一个是染色科。课程包括数学、商业和会计化学、生物以及与纺织业相关的工程课题。除了新增的教室和宿舍外,还设置了拥有最先进的织机和染色、轧光设备的实验室。商会投资4万元在高阳郊外的广阔地面上重建了该校,恩记的老板兼掌柜——李恩波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230]最大的批发商号和工厂的掌柜担任学校的董事,教员都是从国内外高级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中招募的。1927—1937年间,6个班培养出4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不用发愁找工作,他们为提高工业区的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31]

商会的创始人们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为工作在工业区的人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1910年,当商业学校升级为中等商业学校时,商会同时建立了高阳商业工艺研究所。这个研究所设在商校内,每月举办演讲和讨论活动,邀请纺织生产和商业方面的专家,安排新设备的演示,举办竞赛活动,奖励发明新设计和新产品的纺织者。[232]通过这些活动,当地的商人在改进产品花样和质量方面倍受鼓舞。1909年天津工艺局评估高阳布样品时,报告说高阳布的质量是优秀的,1910年,杨木森将高阳布样品送至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展览上,高阳布获得了金奖。[233]

学校和研究所对工业区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们不仅为个体商号造就了有技能的职员,而且为商会成员提供了技术知识和商业信息。随着高阳工业从低成本平纹棉织物的生产转向更加复杂的产品组合的生产,这些技术愈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