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课堂改革的成果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课堂改革的成果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及对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和规划来看,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这种图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以前基本上是精英型的、学术型、消费型的。发展中国家从教育的精英型、学术型和消费型发展到大众型、经济型和生产型,这是一种巨大的变化,既是教育观念更新,也是一种质和量的飞跃。

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课堂改革的成果

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四大模式(参见《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8期)向我们揭示了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特征:

1.经济主义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注重教育的经济性,强调大力发展中高等教育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2.社会平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注重教育的民主平等性,强调要重视社会弱势群体,重新确立了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

3.国际教育思潮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注重追随全球教育思潮来促进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强调教育的国际合作与共同行动。

4.本土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注重各国本地的实际,强调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按照各国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各自特色的教育体制

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也告诉我们,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是各不相同的,没有一种适应所有国家的统一模式。各国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育改革。然而,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些模式,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也揭示了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总趋势。(www.xing528.com)

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以及对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和规划来看,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这种图式: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以前基本上是精英型的、学术型、消费型的(在某种程度上现在还具有这样的特性)。所谓精英型,指教育主要是为中上层阶级服务的,是为了培养社会的“精英”,教育的投入和教育的受益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而广大的下层民众只能接受有限的教育。所谓学术型,是指教育在注重培养少部分精英的过程中,偏重于学术性的课程,轻视应用性课程。所谓的消费型,是指将教育主要看作是一种消费行为,国家投入多而收益却很少。发展中国家这种类型的教育基本上是“引进式”,在与各国的教育实际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传统教育势力。虽然不断进行改革,但这种传统教育依然影响着以后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以牺牲大部分人利益来培养少部分人的传统教育,在教育民主化的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抨击。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一种重大转向,其趋势是走向大众型、经济型、生产型的教育。所谓大众型,是指教育不再是少部分人的特权,教育向社会各个阶层开放,关注贫苦民众的教育机会,尤其更注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所谓经济型,是指重视教育的经济性,使教育的投入产生经济效益。所谓生产型,是指教育要培养能满足劳力市场所需的、具有生产性的人员。发展中国家从教育的精英型、学术型和消费型发展到大众型、经济型和生产型,这是一种巨大的变化,既是教育观念更新,也是一种质和量的飞跃。

随着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以及发展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逐渐又出现了一种重大转向,其趋势是走向普及型、社会型和质量型。所谓普及型,是指教育发展的基点在基础教育,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普及基础教育是教育的目标。这样,发展中国家从侧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发展,开始转向了重视基础教育发展的优先方面,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要首先达到普及基础教育发展的普及型教育。所谓社会型,是指除了经济功能外,教育更注重其多重的社会功能。要促进社会的民主、平等,教育首先要民主、平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逐渐转向了社会型的教育,即教育不仅关注经济功能,也注重其他多重的社会功能。所谓质量型,是指教育发展要注重教育的质量,没有质量的发展是虚的、空的发展,是表面上的发展。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是一种实的、质的发展,是扎扎实实的发展。质量型的教育要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为社会提供合格、合适的人员,也为各种不同需求的人提供相适的教育。

发展中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揭示了其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两大转变。在这两大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