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的成果研究

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的成果研究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基”谱写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光辉篇章。素质教育正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仅“九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就累计培训农民4.56亿

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的成果研究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包括农业农村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已初步建立,这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农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农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就

(1)基础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两基”工作成效显著,有效地提高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两基”谱写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光辉篇章。到2000年,全国如期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奋斗目标。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已有11个省(市),2 541个县(含2 38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和156个农场、林场等)完成了“两基”目标。2000年,全国成人文盲率下降到8.72%,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4.8%,24个省(区、市)所辖的县(市、区)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与1982年相比,全国成人文盲率下降25.77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下降约16个百分点,彻底改变了旧中国文盲充斥的状况,扫盲教育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建国以来,文盲变化情况见表1,文盲数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全国历年扫盲人数统计情况如图2。

表1 建国以来文盲情况变化表

图1 建国以来文盲数量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图2 建国以来全国历年扫盲人数统计情况(单位:万)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到200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初中入学率达到88.6%,比1990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我国小学、初中的发展水平已居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即中国、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埃及、孟加拉国、尼日利亚)的前列。我国农村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79.41%,农村儿童接受学龄前一年教育的比例约为70%;农村普通高中、完全中学占全国总数的60.92%。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不到5年提高到目前的8年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为在我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实现“两基”目标,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创举,也是建国以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标志。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础教育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广大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住房得到明显改善。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七五”、“八五”、“九五”时期,义务教育经费的增长都大大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的水平。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从1995年的543.72亿元提高到1999年的939.64亿元,增长了70%;教育费附加从1995年的152.62亿元提高到1999年的206.74亿元,增长了36%;社会捐集资从1995~1999年累计达604亿元,中小学办学效益也得到提高, 2000年中小学的校均规模比1995年提高43.86%。

素质教育正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德育工作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在全面启动,考试评价制度包括高考的改革不断深化,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不断涌现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典型。

(2)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者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服务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0年全国农村职业初中有1 164所,招生数为31.06万人,在校生数为85.89万人,毕业生数为25.62万人。全国高中阶段农林中专有360所,招生12.46万人,在校生50.72万人。农村职业高中3901所,占全国职业高中总数的54.26%;招生数为82.2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4.71%;在校生数为209.07万人,占全国总数的50.43%;毕业生数为74.12万人,占全国总数的49.44% 1984~2000年,农村职业高中共毕业853.30万人(见表2)。与1984年相比,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增加31.21万人,在校生数增加119.56万人,毕业生数增加60.94万人。

表2 农村职业高中毕业生统计表 (单位:万人)

20年来,农业中专共为国家培养了100多万毕业生,农业广播电视教育毕业中专生116万人,培训“绿色证书”学员140万人,大专生和自考生12万人。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 000多万人次,其中县处以上干部6万人次,乡村干部600多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300多万人次。

农村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为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农业类专业和农村急需专业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农村职业中学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初中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各地也涌现了一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典型。如湖南省邵阳市的“十百千万工程”、湖北省的“512工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教育兴农金色工程”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成人教育取得了新的进展。2000年,全国有农民高校3所,毕业400人,在校生800人;农民中专446所,毕业7.41万人,在校生17.26万人;农民中学2 622所,毕业19.50万人,在校生25.17万人;县、乡、村三级农民技术培训学校48.63万所,全年共培训9 047.08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的20%;农民初等学校15.99万所,毕业493.52万人(见表3)。

表3 中国农村成人学校毕业生统计表 (单位:万人)

续表

1986~2000年,全国农村成人教育累计培训农民86 842.76万人次,2000年农村成人教育的毕业生数是1986年的8.4倍,如图3~8所示。仅“九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就累计培训农民4.56亿人次,其中1999年教育培训数量达到10 157万人次,首次突破1亿人次,创造了年度培训农村劳动者人数最多的新纪录。县、乡镇、行政村农民技术培训学校的办学面发展到93%、94%和64.62%,如图9所示,加上农民中专、农民中学和农民初等学校等办学机构,可以说,一个覆盖全国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各地普遍建立了一批骨干示范性学校,创建了一批农村成人教育的先进典型,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培训规模和培训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图10~14所示。农村成人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为新世纪农村成人教育的新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图3 1986~2000年农村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情况(单位:万人)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 教育统计年鉴。

图4 各省(区、市)县办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情况(单位:人)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图5 各省(区、市)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情况(单位:人)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图6 各省(区、市)村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情况(单位:人)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 教育统计年鉴。

图7 全国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办学图

注:县、乡镇、行政村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学校数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其中,村级成人学校包括农村成人初等学校。

图8 各省(区、市)农村劳动力年培训率情况

注:农村劳动力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农村成人培训数据摘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培训率是指年农村成人培训人数与年农村劳动力人数之比。

图9 各省(区、市)县技术培训学校情况(单位:所)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图10 各省(区、市)县技术培训学校办学面情况

注:此图是根据中国教育年鉴各省的县、市学校数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县、市数的比较而形成,其中办学面高的省份和办学面低的省份的差距巨大,除了经济基础、教育工作上的差距,是否还有统计口径不同等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11 各省(区、市)乡镇技术培训学校情况(单位:所)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年鉴。

图12 各省(区、市)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办学面情况(单位:%)

注:此图是根据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各省的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数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乡镇数的比较。

图13 各省(区、市)村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情况(单位:所)

注:统计数据摘自200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图14 各省(区、市)村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办学面情况

注:此图是根据中国教育年鉴各省的村办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数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行政村数的比较。图中反映省际办学情况差距巨大,其中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农村成人技术教育的形式更加灵活、结构趋于合理。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农村技术教育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门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格局,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在培训的种类上,从单一的种植技术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务等各项专业技术;在培训的层次上,以“短、平、快”的培训方式为主,以适用的普及性初级技术教育为主。县(市)举办的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了专业设置,增强了办学活力,受到学员的欢迎。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课堂面授教学,而且有广播、电视教学、专题技术讲座、科技咨询、现场教学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广播电视为媒体的电化教育发展迅速,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亮点。所有这些,使得农村成人技术教育日趋成熟,水平日益提高。

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教育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培训的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1998年,江苏省对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初高中毕业生、乡村党组织党员和基层干部等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4 500万人次,仅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的一年间,推广农村实用技术2 401项,当年产生经济效益44.3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从1995年1月至1999年底,青岛市教委等部门实施农村成人教育“双五富民工程”,即用5年时间使全市56.17万户农户(约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3以上)得到教育培训,工程户比非工程户年均收入增加1 300元,增长比例为15%,初步实现了“引科技之水,经教育之渠,灌农业之田,结富民之果”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加大政府对农科教统筹的力度;狠抓科技致富项目的引进、培训和推广;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实用科技项目培训;组建“双五富民工程”讲师团,不断发现、总结和宣传新经验和新做法。

湖北省教委近几年实施“教育扶贫年”和“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至二项实用技术,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发挥县市成人中专和乡镇成人学校示范基地的作用,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全省成人大中专学校组派了近百支扶贫服务队,在近千个特困村开展对口扶贫;有65所县办农民中专和1 873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科技培训基地,共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23 224期,培训人数达333万人次;有20多所成人高校采取减、免、补等各种优惠政策,为贫困地区培养急需的本专科生500余名;有30所成人高校和200所成人中专免费培训下岗职工11.9万人;全年推广实用技术1 300余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全省乡镇成人学校的科技示范基地年创利就达5 800万元。

(3)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广泛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引导广大农民逐步建立起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各级农村成人教育学校坚持在大力开展扫盲教育、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广泛开展了对农民的时事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人口知识教育、卫生环保教育等。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而且使受教育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思想观念,增强了民主法制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如山西省陵川县东谷村建国初期是个文盲村,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地普及基础教育和扫盲农村成人教育,东谷村由文盲村变成文化村,还成为省里命名的文明村,充分反映了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对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总之,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不断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自我发展的道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4)高等农林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促进了农林科技进步,支撑了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是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农林教育总体规模由“八五”期末的12.8万人,增长到“九五”期末的25.2万人,占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4.24%,增长幅度为96.87%,年增长率为19.37%,为国家培养了16.83万名毕业生。高等农林教育不仅实现了总量规模的增长,而且在教育教学改革、办学基本条件、教育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效益和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备、结构比较合理、布局比较得当、学科比较齐全、特色鲜明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高等农林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形式结构与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加快,本科教育稳步发展。为适应农林业发展的需要,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开始逐步形成与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并列的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农林科专业由“八五”期间的38种调整到15种,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2000年,全国举办高等农林教育的普通高校共有88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有50所(高等农业院校44所、高等林业院校6所),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招收本、专科生88 840人,是1977年的5倍;招收研究生3 312人,是1978年的10.6倍;在校本、专科生228 207人,是1977年的5.2倍;在校研究生8 448人,是1978年的27倍,在校博士生2 080人。农林院校的师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专任教师由1978年的17744人,增加到24 100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达到35%。改革开放20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共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546 603人,研究生17 969人,分别占建国以来培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总量的69.17%和94.7%。

近20年来,基本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农林科技人才的条件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公布的信息,2001年,高等院校有农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数54个;农学国家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位、专业数5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数384个。另据不完全统计,还有博士后流动站23个,国家重点学科30个,部级重点学科44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3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60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有10个农林院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

农林院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20年间,农林院校的教室面积增长了3.6倍,生均教学用房面积增加到3.0m2;以教职工住房制度改革和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为契机,推进了教职工住房和教学用房的建设,高等农林院校教职工的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43.24m2,增长了4.2倍;图书馆面积增长了4.3倍,藏书量增长了3.67倍,并迈开了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实验室面积增加3.4倍,并建成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覆盖了60%以上博士学位的专业学校。1998年,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拥有仪器设备的总值近13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18.5倍,生均教学设备值由“八五”期末的0.53万元增加到0.55万元。在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农林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收到明显成效,数量适度发展,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逐渐优化。“九五”期间,高等农林教育加大了师资培养的力度,通过出国进修,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多种形式,提高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历层次。“九五”期末,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较“八五”期末明显提高。通过采取改善教师住房、增加教师收入、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措施,明显改善了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通过调整政策和创新制度等措施,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留学归国人员,一批年青的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一支富有朝气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正在形成。专任教师由1978年的15 067人达到1998年的23 238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达到35%,副教授以上教师达到36.5%,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学者活跃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更多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建立了一批实践教学基地;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七五”、“八五”期间就编写出版各类教材近600种。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林院校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通过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高等农林教育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教育思想上重视了“以人为本”,注重了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了素质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向提高全面素质的方向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基本形成共识。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的观念正在加深。在面向“三农”服务的实践中,开始从狭隘的传统农林教育观向现代大农林教育观转变。为了适应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新增了一部分宽口径专业及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在国家现有学科门类中,农林院校所属专业已涉及十大门类;学科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林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已经建立。高等农林教育体系已由传统单一的农林学科发展为以农林学科为主体的多学科体系。

高等农林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率先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定向招生,首开中国高等教育定向招生的先河;同时向农村生产第一线招收有实践经验的学生,打通了农林学科大学生通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渠道。努力提供和推广农林科技成果,积极参加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提高农林业科技水平,调整农林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发展效益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农林高等院校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深入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初见成效。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观念为指导,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也取得可喜进展。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一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顺利开展,院校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共建共管和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合并等改革试验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实施了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等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招生就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进行了投资体制改革,投资主体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启动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基本建立了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农林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推动着开放,开放促进了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高等农业教育。这以后,农业院校不断开辟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途径,在利用外资、聘请外籍教授、互派留学人员、开展校际交流、引进合作项目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4 000余名各国专家来华讲学与合作科研,数以万计的外国专家来华访问。与此同时,各农业院校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进修人员5 000多人,在学成归国的3 000多人中,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取得了大批成果,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填补了我国空白,有些成果在国际上领先。在国际教育科研的舞台上,中国农林院校的专家学者频频亮相,展示着中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学术水平。

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林科技的进步。农林院校积极参与“863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等科研工作。在农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研究课题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和份额。在农业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农林院校承担的项目占了70%以上。20年来,农林院校获得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研究成果达4 500项。农林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

高等农林院校的科技进步在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九五”期间,高等农林院校推广的重大科技成果达951项,推广的经济效益在100万元以上的科技成果650多项,累计为社会创造效益1 999亿元,平均每校每年5.88亿元。农业院校的核农学研究工作已经在作物遗传育种、核素示踪、辐射促进生长、辐射防治虫害等方面形成了特色优势。农业院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在生物系统模拟、农业资源与信息管理、农业专家系统、网络技术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我国农业遥感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从农业院校首先起步的,近20年来,在土壤普查、农业资源调查等方面成果显著,已成为我国农业宏观管理的现代化技术保障之一。分子生物学在农业院校迅速崛起,并覆盖了植物科学、动物科学、微生物科学三大领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等农林院校参与的高新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运用尤其引人注目。我国水稻育种迄今已有两次突破,20世纪60年代初,矮化育种获得成功,产量提高了30%;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获得成功,产量又提高了20%。目前酝酿着第三次突破,其目标是培养出超级水稻,使产量再提高30%左右,同时显著提高水稻品质和抗性,既高产又优质高效。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将常规育种技术和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形态改良技术、杂交优势利用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三箭齐发。类似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已经遍及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科学及与农林业相关的各学科领域。综合性开发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如原北京农业大学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项目,共有134个单项成果,各项成果在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具有重大突破,已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农中,高等农林教育正是兴科教的结合点。我国粮食总产量比50年前翻了两番多,以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主要农产品平均占有量超过世界人均占有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社会安定团结、农林科学飞速进步等诸多方面,高等农林教育功不可没。

多年来,高等农林院校在出人才、出成果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直接进入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据统计,“七五”以来,高等农林院校为农村累计开展科技培训4万余次,培训人员600余万人次,选派科技县长500多人次。1992~1997年,培训各级各类农业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员300多万人次,其中省级、地级农业领导干部16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60万人次。

高等农林院校还积极承担对贫困地区的科技和人才扶贫,围绕中央“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采取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和举办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班的方式,已向贫困地区招收定向生34 123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0万人次。同时,各农林院校积极建立扶贫基地,在技术、人才、成果转让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走“太行山道路”,铸造了“太行山精神”,走出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道路。在国家重点扶贫的武陵山区,几个农业高校合力开展科教扶贫,通过引进项目、培训人员、推广成果等多种形式,帮助当地发展生产。目前,武陵山区大多数群众已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农民开始步入小康。到1998年,全国2.2亿农民脱贫,农林高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农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

综观我国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可以归纳出以下经验:

(1)坚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把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农村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3)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三教统筹,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农林教育,实行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短期培训相结合,培养各类人才,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吸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

(4)在政府统筹下,实行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各自的优势,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科研、推广相分离的体制;必须从振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高度,重视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研究、教育和推广中的作用,完善以高等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龙头,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为基地,以农村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示范、培训、推广、服务体系;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必须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根据农业、农村建设和新科技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结构,提高质量。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点上深化、面上扩展的原则,积极探索改革和发展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6)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拓宽教育投资渠道,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农业和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保障。

3.农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1)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我国“普九”的基础仍然薄弱,教育发展水平偏低,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年,比世界平均水平少3年。教育资源还相当短缺,随着初中学龄人口高峰的到来,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如不加大普及力度,势必制约这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投入不足、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严重、中小学校危房面积不少等。此外,部分农村地区初中学生的辍学率较高。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引发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的滑坡和倒退,甚至产生大量的新文盲。

三是我国成人文盲尚有8 500万人,其中青壮年文盲仍有2 000万人,绝对数量仍然较大,主要分布在农村;扫育难度日益增大,扫盲的组织和动员工作相当困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相对薄弱,复盲现象普遍存在;经费严重不足。

四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现行的课程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2)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农村大部分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实很多,经费困难,生源下降,教师队伍人心不稳。不少同志认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迫切要求中央予以高度重视。

一是农村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及其占高中阶段的比率近几年连续下降,职业学校招生难。

据对在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中有代表性的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中的14个地市及其12个县(市)的抽样调查显示:这14个地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479所,其中农村中等职业学校252所,占52.6%。1997~1999年,农村职业学校实际招生人数连续下滑,招生人数年均减少4.02%。职业高中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的份额,由1997年的43.31%降至2000年的33.66%。随着招生滑坡,在校生人数也相应减少,据调研情况显示,湖南、辽宁、河北3省地市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的比率,由1997年的42.55%降至2000年的36.20%。见表4。

表4 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14个调研地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情况

二是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制度不够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近年来,由于工业企业开工率低造成就业岗位不足,乡镇企业不景气,加上一些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教育质量不高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被调查的32所农村职业学校1999届毕业生9 265人,毕业1年后就业人数6 643人,就业率71.7%(其中有近20%~30%是短期就业),有近1/3的毕业生找不到就业出路,毕业生对口就业人数1 248人,对口就业率仅为16.4%,见表5。

表5 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被调查农村职业学校1999届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就业情况

注:就业产业、就业地域和对口就业情况不含贵州省毕业生1 656人和就业人数1 198人。

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情况,随着参加工作时间的延长有所好转。据对湖南、河北、辽宁3省37个乡镇1997届高中阶段毕业生在1999年的就业状况统计发现,本地就业的3 087名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对口就业的有1 913人,对口就业率达62.0%;外地就业的有3 193人,对口就业1 712人,对口就业率为53.6%。这说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由于接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一旦条件具备,就将逐步进入对口行业或从事相关职业。

除了就业岗位不足外,就业制度不够完善也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受阻,“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预备制度,以及就业准入制度,现阶段都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许多用人单位的一线操作人员,虽然其文化层次和技术结构不尽合理,但更新困难,特别是乡镇企业的用工,很少是按岗位人才结构需求来确定的。1999年,对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部分乡镇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文化(技术)结构进行调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仅为7.87%,见表6。

表6 1999年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被调查乡镇企业一线操作人员的文化(技术)结构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难以改善。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都面临着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原因在于一是政府投资比例小,且难以兑现;二是自筹经费困难。经费严重不足,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教学需要,有些学校学生正常的实验实习都不能得到保证。大家普遍反映,近年来,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在投入上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大家还反映,一些部门对职业学校的税费项目和额度近年来增加较快,加重了职业学校的负担。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明文要求职业学校上交“稳定基金”。由于经费困难,不少地方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明显高于普通高中。据对一些职业学校的调查,报了名而没有来上学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学费。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被调查的17所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收支情况见表7。

表7 湖南、贵州、辽宁、河北4省被调查的17所农村职业学校的经费收支统计表 (单位:万元)

现在的职业学校,大多是由条件差的普通中学改办的,办学条件无论是从实际需求看,还是与普通中学比,都有很大差距。由于办学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低,又影响了就业,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形象,从而影响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据不少职业学校校长介绍,现在学校招生时,学生及其家长一般都先直接到学校考察,看学校的环境、办学条件。校园环境、办学条件的好坏在学生及其家长的选择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成都市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前由于学校建设投入不够,校园环境不太好,招生滑坡。前两年,学校想办法改善了学校环境,专业、教师都没有太大变化,结果招生情况却有了很大改观,一年好过一年。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不仅对学生及其家长有吸引力,而且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很大的作用,好的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有利于稳定现有的师资,有利于吸引好的师资,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被调查的17所职业学校,从学校的基础条件看,除县(市)政府重点投入和扶植的少数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或示范性职业学校的条件相对较好以外,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都较差,各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教学设施老化、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部分师资不达标,实验实习场地严重不足,校舍紧张,学生活动场地不够等问题。17所职业学校现有专业教学设备总值2 887.10万元,校均169.83万元,生均1 372.9元。根据湖南省《职业高中39个专业(学科)实验实习室建设标准》(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3月),按示范性职业学校B级标准计算10个专业生均设备值约1 650元的要求,被调查的职业学校现有生均设备值还少277.1元,17所职业学校设备差额总值达582.7万元。而且,学校现有设备中,现代化设备仅为1 041.4万元,只占总设备的36.07%;现有设备经常用于教学的仅为2 251.19万元,也只占77.97%,且集中在计算机、电子、电器等少数几个专业,见表8。

表8 被调查的17所职业学校教学设备情况表

注:此表不含贵州省资料。

教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普遍严重缺乏。原因在于:一方面,现在不少职业学校特别是县以下职业学校的教师是由过去一些条件差的普通中学转过来的,本身素质和基础就差,这几年由于经费等原因,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高和培训;另一方面,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的来源渠道缺乏,一些新开设的专业,没有相应的合格的师资,只能是别的科目的教师代替,质量难以保证。调研中我们发现,凡是办得较好的学校,都有几个在专业方面出色的骨干教师。

4省的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农村职业学校的师资水平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总体上师资结构还较差。一是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158个专业中,有28个专业没有专职对口专业课教师,17个专业仅1名专业课教师。二是教师学历偏低,1 858名教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29人,仅占全部教职工的1.6%;本科学历的有747人,占40.2%;大专以下266人,占14.3%。三是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17所学校中,高级职称有106人,仅占5.7%,初级职称有847人,占了45.6%。四是教师专业对口程度不高,1 263名专任教师中,专业对口1 208人,对口率72.9%。

四是求学观念改变,政府调控力度减弱,农村职业教育阵地出现动摇。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的比率迅速提高。本次调研湖南、河北、辽宁3省9个县(市),1999年和2000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比例分别达56.78%和61.13%,见表9。

表9 被调研的9个县(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情况

大学门槛的降低,激发了人们求取高学历的热情。调查2 515名初三学生及其家长对升学的期望,希望将来能升大学及以上的分别达56.27%和74.09%,见表10。

表10 被调查的初三学生及其家长对升学的期望

求学观念的变化影响农村中等教育的布局和发展,如果调控不当,就会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冲击,造成教育资源大量地流失和浪费。湖南、河北、辽宁3省调研地市500余所职业学校中,现已停办64所,改办普通高中12所,改办综合高中10所,与普通高中合并3所,职业教育的资源出现流失。

地方政府的调控和舆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这次调查发现,1998年以前,4省对初中毕业生分流调控的力度较大,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比率均在50%以上。而1999年,政府放松对分流比率的调控和要求,职业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的比率就明显下降。

五是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城乡差别扩大,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职业学校间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文化环境、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被调查的4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城乡差别扩大的现象。以湖南省为例,1995~2000年农村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占全部中等职业学校的比率逐年下降,其中1999年跌幅最大,2000年趋于平稳。

辽宁省农村职业学校招生的变化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1998年全省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比上年减少12%,1999年招生比上年减少24.98%,见表11。

表11 1994~1999年辽宁省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情况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如湖南省汨罗市规模较大的职业学校,在校生数达2 354人;桃源县1 000人以上的职业学校有2所;辰溪县的职业学校,最大规模的仅424人,见表12。

表12 湖南省不同经济水平县(市)2000年农村职业教育情况

近年来,农村职业学校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学校招生形势逐渐看好,另一部分学校招生递减,甚至招不到学生。例如,这次调查了湖南省11所职业学校,2000年招生低于100人的学校有6所,但超过800人的也有2所,招生数在300~600人的空缺。贵州省19个县区2000年职业学校招生,100人以下的学校有12所,150~300人的学校6所,400人以上的1所,见表13、表14。

表13 湖南省被调查的11所职业学校2000年招生人数分布情况

表14 贵州省2000年19个县区职业学校招生人数分布情况

六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存在招生秩序混乱和不公平竞争现象,职业教育参与公平竞争难。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市场不规范、招生秩序混乱已相当严重。一种情况是初中毕业生升学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一些初中教师误导或控制毕业生择校,还有一些初中学校和教师在职业学校招生中,向职业学校索取费用,不给钱的学校难以招到学生。另一种情况是一些社会力量所办职业学校以高额回扣搞招生,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招生专业户(或称“招生托儿”),给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办学造成巨大的冲击。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还普遍存在不平等竞争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申报审批缺乏严格的准入制度,造成中等职业教育同一层次学校的办学条件、学制、管理水平和培养规格不一,各校之间办学成本相差悬殊。如某省社会力量举办的一所职业学校,2000年招生1 800多人,新生上课不到1个月就送走400多人外出打工去了。

在构建农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方面,立而不交,通而不畅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村高中阶段的教育往往被曲解为普通高中教育,这种忽视农村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和实际行为,使农村职业教育及职业学校受到很大的影响。

七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农业类专业连续滑坡,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

辽宁、河北和湖南3省先后开设农林类专业41个,1992~1997年停办和部分停办26个,停办比率达63.4%。重点调查的17所职业学校,停办农业专业的有13所,比率高达76.5%。以湖南省为例,被调查的11所农村职业学校2000年无一所学校招收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只有1所学校还有少量农业类专业的在校学生。1991~2000年湖南省职业高中农业类招生情况见表15。被调研的4省都有类似的情况。由于“三农”问题和农林专业本身办学水平不高的原因,即使一些招生情况不错的地方和学校,也很少有人问津农业类专业。这种情况任其继续发展下去,传统农业类专业将面临全面崩溃。(www.xing528.com)

表15 湖南省职业高中农业类招生情况及占职业高中学校招生总数的比率

八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问题和困难日益突出。首先表现在对农村成人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够。在有关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体现。1995年以来,有关农村成人教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很少,更没有单独关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问题的文件出台,以致一些基层同志认为,国家已不再需要这块事业了,任其自生自灭。农村成人教育政策不明、队伍思想疑虑的现状,给工作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第二是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面不宽,培训率不高。目前我国还有6%的乡镇和36%的行政村尚未举办农民学校,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培训率约为20%,需要5年时间才能把农村劳动者轮训一遍,相对于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科技含量和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要求,农村成人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教学质量不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县、乡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使农村成人教育资源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成立之初主要是在教育内部调剂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后来也一直延续了下来。目前农村机构改革精简压缩人员,要清理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人员,一些地方又不统筹解决农村成人学校教职工的编制,没有了教职工的农村成人学校还能稳定和发展吗?农村税费改革,提出教育经费要保证义务教育的需求,而没有提到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目前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还不能完全市场化,还需要政策扶持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这样的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第四是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不稳定,经费缺乏、设备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的开展。

九是部门、行业、企业、社会参与办学的力度不够,民办学校办学不规范,信誉不高,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远未形成。

(3)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与所面临形势的要求相比,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和观念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个性化及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二是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与农林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九五”期间,我国高等农林教育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学科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用新科学、新技术整合传统农林学科的进展迟缓。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和农林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农林科类的专业结构不适应现代大农林业的发展。

三是资金投入力度与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农林学科的结合,对高等农林教学与科研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生均教学成本和科技人员科研仪器设备占有量呈提高的趋势。然而,现阶段政府对农林科类的教学科研投入却明显偏低,加之自身筹集办学资金的能力弱,难以满足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是师资队伍的素质与农林新兴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与农林学科的结合,对从事高等农林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但现阶段教师队伍中存在着教育观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等与高等农林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影响了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新学科与农林学科的结合和农林学科水平的提升,不利于高等农林教育的快速发展。

五是院校布局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不相适应。

六是办学规模、生源、毕业生就业取向与农村科技人员严重不足的现实不相称。现阶段我国农林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才仍然表现为稀缺的特征。据统计,1999年全国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 060.5万人。而从事农林专业的技术人员仅有80.4万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2.6%。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从事科研活动的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7.36%,专科及以下的占62.6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6.5%,初级及以下职称的占53.33%。但是,农林科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为60%左右,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农林业科技人才短缺,另一方面是农林科类毕业生就业难。存在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缺少鼓励农林科类毕业生到农林业生产第一线就业的政策,缺少有利于农林业和高等农林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缺少实现农林科技人才需求的有效机制和途径。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和农村教育的现状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长远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十五”期间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农业、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农业、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主动与农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适应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需要的新型农业、农村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发展目标

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两基”的贫困地区,要打好“两基”攻坚战,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1年教育。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实现“两基”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发展,积极发展学前3年教育。

坚持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方针不动摇,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力争使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广大群众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与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十五”期间,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培养800万名左右的初、中等技术人才。“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年招生规模从现在的254万人达到350万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规模从现在的79万人达到120万人。全国每个县(人口特别少的地方除外)要建设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中心或职业学校,其中约1 000所达到全国重点职业学校的建设标准,辐射1万个乡镇、10万个行政村,培养100万个新型农民、致富能手和村镇干部,带动1 000万农户致富奔小康,全面推进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两个文明建设。

要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努力扩大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规模,增强培训的实用性,提高培训的质量,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初步计划“十五”期间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使每年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从现在的8 700万人次扩大到1亿人次,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比率从目前的18%达到20%以上。力争使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普遍接受一次以上培训,其中培训农户科技当家人1.15亿人,即每2户中有1名科技当家人;“绿色证书”获得者达到2 000万人,即每10户农民中有1名获得“绿色证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至二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对于务工农民要普遍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对于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都要开展转移前的教育和培训,使其适应转产、转岗的需要,适应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需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好10 000所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十五”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持规模持续增长, 2005年在校生达到46万人左右,教育结构更加合理,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产出与转化能力,建立起普通高等农业教育与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高等农林教育体系,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高等农林教育的行列,若干学科和专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农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科技贡献。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加快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仲的速度,为农村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扩大农村和西部地区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为地方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

三、“十五”期间农业、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1.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

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和长远的利益。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但仍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促使其健康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任务。

(1)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投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体制和投入,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大难”问题。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5年,根据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情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又进一步予以明确和完善,曾极大地激发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迅速改变了农村教育的面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和财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基础教育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却不断下放。实际上乡镇财政和农民群众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主要责任,这一方面导致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相当多地区的乡镇财政也难以支撑,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首先要调整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中央、省、市、县和乡级政府要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支持。

(2)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一是要大力加强农村初中建设。二是要因地制宜地调整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口情况的变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三是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

(3)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深刻认识素质教育的内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奠定基础。

(4)进一步加强扫盲和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巩固和扩大扫盲成果,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以及流动人口的扫盲工作。积极进行扫盲教学领域的改革,初步建立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满足成人文盲基本学习需求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的质量和效益。

2.把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1)以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争取到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与普通高中的规模大体相当。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大力调整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

(2)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岗位培训,为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转岗、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提供接受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的机会。

(3)进一步完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构筑人才成长“立交桥”。到2005年,力争使约15%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4)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新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形成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良好运行机制。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到2005年,争取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逐步提高具有硕士学位师资所占的比例。

(7)推进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信息网和远程职业教育中心,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开发远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8)继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教育试验,努力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调研、起草《终身学习法》,逐步形成以《职业教育法》和《终身学习法》为核心、地方有关法规为配套的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法律体系。

3.大力发展高等农林教育

“十五”期问高等农林教育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制度创新;要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发展步伐,抓住时机,积极扩大规模,谋求持续发展。大力加强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十五”期间,高等农林教育要实施“双元发展”的战略。“双元发展”,是指构成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基本元素应得到统一的发展,即指高等农林教育要抓住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的历史机遇,积极扩大规模,同时着力调整结构,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学科水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实施“双元发展”的战略,有利于在扩大数量的同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了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有利于高等农林教育始终保持活力和生机,使学科专业主动得以调整与改造,保证受教育者服务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协调统一。

“十五”期间,各类高等农林教育在校生规模按13%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05年,各类高等农林教育在校生达到46万人左右,其中普通高等农林教育本科生达到27.3万人左右,年增长率13.2%左右;研究生2.7万人左右,年增长率17.2%左右;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13万人左右,年增长率10.5%左右;成人教育在校生3万人左右。到2015年,高等农林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继续扩大规模。

“十五”期间,努力构建普通高等农林教育与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两大体系的合理结构。高等农林教育与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约为0.698∶0.302。到2015年,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比例进一步提高。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保持本科教育规模持续增长,大力发展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到2005年,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的比例约为0.099∶1∶0.476。到2015年,高等农林教育的层次结构将作新的调整。要进一步完善布局结构调整的后续工作,明确定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办出特色。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支持发展一批以农林学科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社区学院;特别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和教育投入,使东西部教育协调发展。增加西部农业技术应用人才的绝对数量,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比重,为西部大开发做好人才准备。到2015年,使高等农林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有机协调。要重点做好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工作。加大传统专业的调整和改造力度,使农业高新技术型学科专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到2015年,高等农林教育学科专业的结构得以明显优化。

“十五”期间,要加大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教育的现代化装备水平。2005年末,普通高等农林院校的校舍、图书、教学仪器设备、文体设施均明显改善。20%的普通高等农林院校要达到A级标准,40%~45%的院校要达到B级标准。完善计算机网络建设,加大多媒体教学的覆盖面,教学手段基本实现现代化。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到2015年,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手段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十五”期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普通高等农林院校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率有较大提高。到2005年,教学科研型高等农林院校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率达到70%左右,教学为主型的本科院校达到60%左右,职业技术学院和专科学院达到30%以上。专职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抓紧进行学科梯队建设,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到2015年,各类院校专职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率普遍提高15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高等农林教育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就业空间进一步扩展。学校要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率,增进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改革与创新,构建高效的教学科研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后勤社会化,提高办学效益。到2015年,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十五”期间,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更大步伐。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专业要与国外高校建立学者互访制度。本科教学要探索直接引用国外先进原版教材的路子,提高知识的前沿性。要在各个领域包括教育管理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有条件的高校应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不断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到2015年,要使国际交流与合作上新的台阶。

四、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农业、农村教育的主要措施

1.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

(1)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政府投入。要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县级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逐步调整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建立规范、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正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所需经费;核定中小学校的教职工编制,负责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职工的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中央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外,还要求各省、市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在此基础上,乡(镇)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继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

(2)大力加强农村初中建设。适应农村初中适龄人口高峰期的到来,调整、扩大初中规模,满足初中入学高峰的需要;要规范学制,现实行“五三”学制的地区应逐步统一到“六三”学制上来,这一目标到2005年基本完成。要解决好农村初中生的辍学问题,加快农村初中教育教学改革,使农村教育更加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并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切实控制住农村初中学生的辍学现象。

(3)因地制宜地调整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把布局调整与乡镇行政区划、推进城镇化、学校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在布局结构调整中,应特别注意控制学生的辍学问题。

(4)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力度。应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经济适用型教材;应通过提供奖学金、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办法,切实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

(5)加快推进课程教材改革,迅速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改革招生考试评价制度,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创造宽松环境和有利条件。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推进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6)在农村普通初中积极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不延长课时,不加大授课总量,调整部分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现代农业技术教育,在为学生奠定升学基础的同时,为学生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

2.高度重视扫盲工作

(1)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制订规划。各地应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进一步摸清文肓底数,完善扫盲工作档案,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要加强监控,建立扫盲动态管理机制,为科学地制订扫盲规划奠定基础。

(2)实行项目管理,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扫肓工作。确定扫盲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确定扫盲的对象、师资、教材、教学时间、教学目标、经费、奖惩等内容,使扫盲工作有规划,有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按期实现目标。

(3)加大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的力度。一是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加大堵盲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的产生。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当地中小学负责,对其进行补偿教育,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二是积极扫除剩余文盲,特别是要提倡对35周岁以下的文盲,坚持有一个扫一个。三是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的作用,坚持政治、文化、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对青壮年脱盲学员普遍培训一遍以上。

(4)加强扫盲教学领域的改革。要转变扫盲教育观念,以文肓的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展扫盲教育。逐渐从扫文字盲向扫文化盲、扫功能盲的方向转变。在农村中小学、成人学校设置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及时为文盲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拓宽扫盲内容,注重把适用技术、政策法规、卫生健康、家庭教育、环境保护等知识与扫盲识字结合起来。改革评估方法,从考核识字为主向考核学员的实际能力转变。

(5)依托农村中小学和成人学校,建立扫盲教学实施网络。有扫盲任务的地方应把设置扫盲课程和扫盲教学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和成人学校。教师参加扫盲工作,要记入教师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应制定有关政策,为农村中小学和成人学校承担扫盲教学工作提供政策、经费上的支持。

(6)坚持和加强各级政府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扫盲工作,坚持对扫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

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作为重点和新的增长点,带动整个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加速培养农业和农村实用人才。

(1)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积极鼓励包括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或通过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参与举办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逐步形成以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多元化办学新体制。要进一步将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校的直接管理改为主要运用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对学校进行宏观、间接管理,加强服务,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广泛参与、学校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行业、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在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作用。要推动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创新,落实举办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要促进学校管理的社会化,鼓励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校建立学校董事会、学校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等决策咨询组织,密切学校与经济社会的联系。

(2)调整相对单一的办学模式,推动教育制度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服务面。在实行以初中后分流、进行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为主的同时,要因地制宜,向初中阶段和高中后的教育和培训延伸。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学校要面向普通教育初中阶段的辍学生,向他们传授生产、生活中的实用技术,弥补普通教育的不足,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贡献。在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要适应广大家长和学生接受更多普通文化教育的需要,积极稳妥地把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向高中后职业教育推移,在更高的文化教育基础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招收普通高中各个年级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灵活的学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可以开展举办综合课程班试点工作,探索新型的职业教育模式。

实行更加灵活的招生制度,允许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入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和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

(3)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成人职业培训。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培训、社会化培训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成人技术培训,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要把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与职业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作为开拓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新空间的重要措施。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促进职业、成人学校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要通过严格的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把社会上的就业需求转化为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培训的需求。

(4)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加强骨干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要加大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在“十五”期间,建立起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改变分散办学、重复办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总体办学效益。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重点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使重点和合格学校的校均规模有比较大的提高。各县(市)人民政府应重点办好一二所职业教育中心。到2005年,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均规模达到3 000人以上,省部级重点学校达到2 000人以上,合格学校达到1 000人(农村合格学校达到600人)以上。在布局结构调整中要防止职业、成人教育资源的流失。

要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网络。所有的县(市)和乡镇都要举办县级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中心和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行政村农民学校的办学面要提高到85%以上。有条件、有需求的地方,办学面要达到100%,实现农民学习有学校、有“学位”。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成人学校要发挥多功能、综合性作用,成为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5)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国家制定的新的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标准,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省地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劳动部门的参与下,认真分析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和青少年学生、社会在职人员的学习需要,合理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布局,特别注意加强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以及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的应用和商贸与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有超前性,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趋势,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务输出服务。建立重点、示范专业的评估机制,推动专业的现代化建设。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推广“学校+公司(基地)+农户”、“边学习、边生产、边致富”等先进经验。

(6)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建设。职业教育要结合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教材建设要突出“新、准、实、活”。“新”指教材内容要代表该专业科技、工艺发展的最新水平;“准”指教材内容必须准确,必须是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实”指教学内容要实用,改变重学科性、系统性的倾向;“活”指教材形式要灵活多样,适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开发和编写体现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要加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实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发展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努力为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配备先进的实验实习设备,建设先进的实验实习基地,使实验实习设备和基地建设在技术应用和生产管理方面,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为学员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创造条件。

(7)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途径、新方法,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沟通,课堂教育与学生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改革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要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情操,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和影响,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及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8)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要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大力开展职业学校校长和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师资培训中,要把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技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努力促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科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率。通过选拔专业课教师、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提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校长和教师的比例,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9)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推进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要按照高起点规划、按需要建设的原则,加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现代化。建立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式局域网络的建设;实施“校校通”工程,力争“十五”期末使国家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国际互联网进入职业学校、县乡成人学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站。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网上教学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软件,为社会成员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10)继续推进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放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不再单独组织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各学校可按照初中毕业生统一升学考试成绩录取学生,也可试行根据学生的初中毕业证书或初中毕业考试成绩提前自主招生,可以实行一年多次招生。要放宽对学生就学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简化招生手续。改变现行的毕业证书由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办法,把学生毕业证书的发放权交给学校。

全面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学校都要大力加强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增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作用。

(11)理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保持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积极稳妥地发展5年一贯制高等职业学校。保持高等职业教育招收一定比例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保持适当比例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同时,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降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收费标准。对高一级学校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考试方式、内容和方法,应加强研究和探索,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考试应有别于普通考试,要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避免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12)农村成人教育要实行目标管理,制定规划目标,有检查评估,有奖惩措施。各地都要制订“十五”期间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规划目标。目前,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5112教育富民工程计划”;浙江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农委、教委联合制定了“十五”农村从业人员培训规划;甘肃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成人教育工作的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印发了《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十五”发展规划实施意见》;天津市教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三级办学建设的意见》,并开展市级示范学校的验收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评估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名单。但还有不少省(区、市)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划目标,要尽快组织地方制定规划,同时,要把教育部“十五”期间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地方的规划结合起来,成为既有全国性的目标又有地方分解目标的可操作的行动计划。

各地应定期对农村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纳入督导、评估、表彰奖励范围,要像抓“两基”一样,逐步做到有计划、有标准、有检查、有奖惩,形成激励机制,把工作一步步推向深入。我们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定期开会、及时交流、检查评估、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表彰先进等制度,力争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检查评估。加强学校管理,特别要建立健全农民学习档案,为开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创造条件。要坚持积极发展,坚持改革创新,重视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同地区的标准、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避免一刀切。

(13)农村成人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时期农村成人教育的观念、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要与整个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相适应。要高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的旗帜,在这个教育大趋势中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要寻找一种好的实现形式。要以“计划”、“项目”、“工程”等形式,把好的思想、构思变成可以实施的具体的工作或活动。要推广青岛市实施“双五富民工程”、湖北省实施“教育扶贫年”、“科技成果转化年”活动、江苏省实施“5112工程”、浙江省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等都取得显著成效的经验和做法,使农村成人教育落到实处,产生明显效益。

要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的原则,继续抓好一批新形势下不同类型的农村教育典型。目前各地形成了一批农村成人教育的先进典型,有的在全国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各地要根据新的形势,因地制宜地制订发展的规划目标,如江苏省制定了农村成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促小康的地区和学校的标准,河南、天津等许多省市制定了示范性乡镇成人教育学校的标准并开展评估工作。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并努力把成功的经验和典型推向全省和全国。

4.努力加快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步伐

(1)进一步强化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切实落实高等农林教育的重要地位。要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农林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农林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全社会必须大力扶持,使之更加坚实地支撑农林业现代化。

加强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中、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三者之间的“立交桥”。应将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项目,争取国家给予专项扶持。

(2)努力增加经费投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拓宽多元化办学的投资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高等农林教育。

(3)进一步改革招生就业制度。坚持执行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农林专业,并使农林人才流向生产第一线的优惠、保护政策。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国家设立高等农林教育基金,用于资助贫困优秀生完成学业并回到农村、林区服务。试行高等农林教育过渡就业办法,政府吸引一时不能就业的毕业生参加公益服务或建设工程临时服务,作为就业前的过渡。各级政府拨专款设立高等农林专业毕业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毕业生到农村科技创业。

(4)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国家指导各类学校找准位置,明确定位,办出特色,避免发展目标上的盲目攀高,职能定位上的趋同,层次比例上的失衡。加强对各类学校的分类指导、质量评估等宏观管理。

(5)继续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真正实现由管理本位向服务(学生)本位转变。建立灵活而又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允许学校根据条件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或灵活的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研究生同时攻读第二学位。逐步实行多学科培养制,鼓励几个不同专业的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准许研究生跨专业、跨系、跨校选课。学生管理、服务的社区化,将对学生的管理形成冲击,要加强研究,确立新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制度和方法。

(6)优化结构,促进高等农林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优化类型结构。实行分类发展、分层提高的方法,逐步完善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和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两大体系。要继续发展各种非全日制高等农林教育和高等农林自学考试,稳步扩大规模。国家重点建设几所研究教学型农林大学,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省(区、市)重点支持一批教学科研型农林院校,目标是建成具有国内或国际影响的地方性重点大学。二者应有以农林为优势的较齐全的学科门类,有全国著名学科或学科研究方向;地方根据实际建设好已有的教学型普通本科、专科学校及一批高等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优化层次结构。加大研究生教育比重,在提高学科专业水平的前提下,增加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的招生量;增加农林高新技术型或复合型的研究生专业布点。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扩大招生数量。鼓励有条件的省、市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农林院校可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二级学院,办好专科层次教育,逐步向更高的教育层次拓展。

优化布局结构。协调好高等农林教育地域的不平衡性,对西部地区的一些农林高校实行帮扶政策,研究教学型大学和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科研、师资培养、研究生教学等方面帮助西部院校。增加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的布点。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各校的学科专业和课程联网,建成农林教育的区域网络乃至全国网络。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现代大农林业的观念,拓宽学科领域,将传统农林类学科置于食品生产、食物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国土安全的大背景下加以研究,在其内涵中融入社会应用、社会效果与价值。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代表21世纪前沿性科技领域的学科。增大农林高新技术型学科专业的比例,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

(7)实施高等农林教育振兴工程。应主要着力于: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育装备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改善农林院校信息化教育设施、设备条件。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习、应用、发展、创新知识的过程。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知识更新计划。着力优化高等农林教育师资队伍结构,适度增加总量,尽快解决部分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继续加强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工作,优化学历结构。逐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引进国外人才,保证教师来源多渠道。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同时努力使更多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研究水平和综合素质。

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进修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从教素质。通过培训,普遍提高教师的现代科学、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人文素养水平。加强国际交流,鼓励教师出国留学、讲学,参加合作研究工作及其他学术活动。教师英语教学出国进修项目应向高等农林院校教师倾斜。

建立多样化、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农林科学创新人才和农村创业人才。创造条件促进农林院校与其他院校及科研院所、企业等协作办学,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的农林科学创新人才;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命科学综合实习基地和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大量培养农村创业人才,特别是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懂得经营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开发信息、资源、产品、技术、市场、劳动力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的企业家型的复合人才,以满足农村日益扩大的对自主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要主动为农业和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建设。高等农林院校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要长期坚持不懈地面向农村经济主战场,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推广、农业综合技术承包和建立服务机构等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要依托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把农业科技辐射到广大乡村。发挥理工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也是容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最广阔的地方。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农村,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要扩大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招生比例,为农村各类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和边工作边学习的机会。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增加投入,加强高等农林院校的校舍、教学科研设备、文体设施、图书资料和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拓宽专业内涵,强化基础,通用知识课和专业课都要突出基础知识和通用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不仅要在专业培养中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而且要把人文科学当作为自然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指示方向、确定难度、发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来重视。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共事、道德、独立思考、创新性思维、独创性习惯和实践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由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记忆知识转变为学习、应用、发展、创新知识的过程。

优化课程设置,以体现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和高等农林职业技术教育各自的类型特性。改革课程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摒弃陈旧落后的内容;把本学科与人的价值观念、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预见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教育人们如何处理新的技术问题;复合2种或3种科目内容,形成新的课程。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进原版教材及开发高水平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五、保障措施

1.加强对农业、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视领导

农业和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统筹。要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站在农村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农业、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把农村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之中,作为农村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各级党政领导要帮助和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健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和责任。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检查和奖惩制度,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要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强化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坚持和加强各级政府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扫盲工作;应依据《职业教育法》的要求,明确各级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要求各级政府坚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树立“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把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作为生产性投入来对待;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高等农林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切实落实高等农林教育的地位。

2.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提高本级财政支出中农村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

各省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确保教师工资的发放。同时,要明确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县级政府,并由县级政府统一负责教师的管理和工资发放。在此基础上,乡(镇)政府要承担相应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责任,继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

要在保证实现“两基”目标的同时,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明确县以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性经费的大幅度增长,确保在教育附加费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分配一部分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时,应分配一部分用于农村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中央财政和基本建设项目中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补助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课程教材开发和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以及骨干和示范职业学校的建设。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地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

金融机构要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优先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开展生产经营提供小额贷款。认真执行国家对教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办好实习基地、发展校办产业和开展社会服务。鼓励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对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税所得额中全额扣除。

加大政府对高等农林教育的投入。在农林建设项目中,划拨不少于1%的经费用于高等农林教育和人员培训。争取国家专项支持西部各省(区、市)建设一所具有较高水平的农林大学和一批高等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在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人口较少的地区,要加强地区(市、州)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统筹,避免重复和浪费。

3.加快实施五大工程

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争取启动“国家扶贫教育工程”。

4.继续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把农业、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转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业、农村教育的根本任务。没有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农业和农村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而教育不同经济、科技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同样不能很好地发展。农业高等院校和农村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努力办好农业类和农村急需的专业。应抓好一批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各地也要抓好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典型,加强示范县、乡、村、校的建设。

加强四教统筹,整合科教资源,建立健全结构优化、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农业、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力争“十五”期间,完善以高等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为龙头,以农业高等、中等职业学校为基地,以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研究、示范、推广体系。每个省(区、市)建设好一所多学科性农业大学;每个地市建立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办好为农服务的专业;每个县(人口特别少的地方除外)要建设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业教育中心或职业学校,在每个乡镇要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绝大多数行政村要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为农村培养大批高、中级技术人才,广泛开展以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为中心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广泛开发、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5.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规范就业市场,坚决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劳动就业政策,推进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强就业市场的督查,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和规范,拓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结合推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制定岗位培训标准,加强职业证书考试的管理,使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应在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建立劳动技能鉴定机构,普遍实行两种证书制度,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灵活性。积极推动农业和农村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制度的改革。

6.坚持依法治教,加强对农业、农村教育工作的执法检查和督导评估

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已经制定的有关农业和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的法律和法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应定期对各级政府贯彻有关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对农业、农村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当前,要完善对“两基”的督导评估工作,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的执法检查和督导评估工作。

7.建议以“工程”或“计划”的形式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

国家教委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燎原计划”,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推动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其吸收运用科学技术能力起到了巨大作用。当前,扭转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滑坡的局面,单靠常规的行政推动是不够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借鉴“燎原计划”的成功经验,以“工程”或“计划”形式,来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建议从配合中央“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实施的角度,从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奠定智力基础的角度,以教育部名义,“十五”期间在全国实施“教育兴农培训工程”。以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增强其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奠定智力基础为出发点,以建立健全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的、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为主要任务,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根本目的。拟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和地区,提出“十五”期间实施“教育兴农培训工程”的进展计划,采取行政要求、舆论宣传、建立实验县和实验区以及定期检查评估等措施,推动“工程”顺利实施。

[1] 本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培训中心、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我国农科教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之六,教育部子课题组顾问张天保,组长黄尧,成员张昭文、刘贵友、刘英、刘建同、马建斌、王岱,执笔张昭文、刘贵友、马建斌、王岱、刘英,审稿张天保、黄尧。该报告被评为2001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作者还是总课题组成员和总课题报告执笔人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