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农村经济:渭源年鉴(2021)成果

农业农村经济:渭源年鉴(2021)成果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县农业农村局现有工作人员17 名,配备领导班子4 名,其中:县委农办主任、党组书记、局长1 名,党组成员、副局长2名,党组成员兼农业综合执法队队长1名。全县217 个行政村中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为217 个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519.01 万元,村均收入25.43万元。没收不合格农资97 公斤,没收违法所得178 元,罚款29838 元,并已全部结案,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全县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业农村经济:渭源年鉴(2021)成果

【概况】2019 年,将县委农村工作部的有关“三农”工作职责整合组建渭源县农业农村局,不再保留县委农村工作部,中共渭源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内设办公室、科技教育股、行政审批股(法规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农村经济管理股、乡村建设管理股、产业发展与市场信息股、农业股(农业投入品管理股)、农田基建管理股等8个股室。下属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农村能源开发服务中心、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经营指导站、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园艺站、光伏中心、农业项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等15个单位。县农业农村局现有工作人员17 名,配备领导班子4 名,其中:县委农办主任、党组书记、局长1 名,党组成员、副局长2名,党组成员兼农业综合执法队队长1名。

【产业扶贫

1.落实产业扶持资金。2018 以来,我县累计落实产业扶持资金11.73 亿元,带动全县2.5 万户10.23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和水平。

2.全力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按照“农民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发展思路,构建落实了“一模式三机制”带贫增收机制,具体为运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双层一体化的合作社组建经营机制、“五统一分一标三提高”(统一规划地块、统一开展培训、统一提供良种和农资、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销对接,分户生产经营受益,建设标准化的产业基地,提高产业、农民、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带贫机制、三保底再分红(保最低收入、保产品收购价格、保补贴资金变股金循环成本、合作社盈余股权分配和合作社交易量再分红)的资金管理分配机制,建立产业基地17.4 万亩,统一提供马铃薯、蔬菜良种、中药材良种770吨,统一提供化肥农药5708吨,统一培训4.5万人次,组织2.5万户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

3.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按照《渭源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实施方案》要求,计划规范提升合作社1067家,改组改造187 家,直接注销523 家。通过农民合作社改组改造规范提升,全县16 个乡镇1615 家合作社完成了“六个一批”改组改造规范提升。其中新建20 家,培育80 家,规范198 家(能人领办101家、两社融合97 家),壮大681 家,改造145 家,淘汰491家。

4.着力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新培育引进龙头企业8 家,其中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 家,引进龙头企业2 家。全县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 家,带动农户数量32480 户(贫困户1096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个。

5.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建设村级光伏电站、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和政府资金入股等多种措施,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带动模式,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积累,同时强化集体资产、资源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全县217 个行政村中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村为217 个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519.01 万元,村均收入25.43万元。

6.支持“五小”产业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26 万元,共发展“五小”产业763 户。其中2019 年共发展“五小”产业418 户,其中小庭院22 个44.52 亩、小家禽245 个、小手工10 个3065件、小买卖99 个、小作坊42 个。2020 年共发展“五小”产业345 户,小家禽212 户、小作坊37户、小买卖70户、小手工9户、小庭院17户。

7.着力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全县实施19 个保险品种,其中:中央品种7 个、省级品种8 个、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12 个,实现签单保费2858.6 万元,已累计支付赔款1328 万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27117户次。

8.强化农民培训。完成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3246人。其中:入户培训完成2802 人,项目培训完成444 人。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人。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突出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种植业结构,以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全面落实和完善粮食生产,其中:粮食作物72.25 万亩、经济作物39.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5524亩。其中建成高标准梯田2000亩,涉及清源镇鼠山村,主要为小并大梯田及田间道路,过路管涵等;建成高效节水灌溉3524亩,涉及锹峪镇的锹峪村、罐子口村、曹家庄村及古树村,主要新建蓄水池、埋设田间灌溉管道及配套闸阀井、给水栓等。保障粮食生产,夏粮作物总产量为4.81 万吨,较去年增加0.17 万吨,同比增长3.66%。秋粮作物实测总产量为13.52 万吨,较上年增加0.54 万吨,增幅为4.19%。

【农产品质量安全】

1.全力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根据农时和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开展日常执法检查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突出监管重点,加大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共出动执法车辆51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43 人次,整顿农资市场194 个,针对经营禁限用农药、不合格农资产品和不规范标签的行为都依法进行了立案查处,下发责令改正书一份,立案查处5 起。没收不合格农资97 公斤,没收违法所得178 元,罚款29838 元,并已全部结案,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抓好农产品例行监测。全年例行监测方面检测样品总数2176 个,合格率99.99%。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抽样检测生产基地样品20 个,合格率100%;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执法检查,抽样检测生产基地样品36 个,合格率100%。全县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抓好行政许可工作。共受理行政许可申请85 件,准予许可85 件,其中农药经营许可证71件,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8 件,乡村兽医登记2件,生猪运输车辆备案登记4 件,在承诺期限内按时办结率达100%,办事群众评议满意率达到100%。(www.xing528.com)

4.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县建设农业产业基地80 个。其中:马铃薯种薯繁育方面11个,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县完成种植马铃薯40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方面13 个,完成中药材种植35 万亩;小杂粮种植方面7 个,全县小杂粮种植面积达到0.65 万亩;农业机械化应用方面4 个;蔬菜食用菌产业方面16个,进一步壮大全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完成蔬菜种植面积0.37881万亩和香菇217.5万袋。

5.做好两“三品一标”工作。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认证10个(年内新增加通过认证审核颁证的绿色食品4 个、完成新认证绿色食品6个食用菌材料编制审核申报工作),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3 个,总共13 个。渭源白条党参申报“甘味”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面积61.5 万亩,现有登记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2 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9 个、无公害农产品17个。

【深化农村改革

1.开展清产核资,摸清集体资产家底。经核实,2018 年度,全县217 个行政村共有资产总量5.69 亿元,村级货币资金2144.56 万元,固定资产总量5.32 亿元(其中经营性固定资产5292.72万元),全县集体土地为261.17万亩;2019年度,全县217个行政村共有资产总量10.93亿元,村级货币资金为4454.95 万元,固定资产总量10.31 亿元(其中经营性固定资产4.95 亿元),资源没有变动。

2.推进会计委托代理,加强集体资金管理。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甘肃分所为全县217 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会计服务,全盘接手村集体经济组织代理记账的会计业务。会计公司已正常开展工作,每月对各村村级账务进行票据、报账材料审核和财务核算。

3.建立管理台账,完成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资产和经济合同管理台账,对217 个行政村近年来所有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村集体资产进行了确权登记,单独建立了管理台账,并印制了产权证书,现已将产权证全部颁发到行政村。

4.做好光伏收益分配使用监管。根据《渭源县贫困村村光伏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对全县贫困村光伏电站收益分配进行监管,按照2020年光伏收益的80%用于公益性岗位和公益事业劳务费用支出的要求,指导制定各村收益分配办法,确保扶贫资金用途合理,资产不流失。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创建清洁村庄137个,新改建卫生户厕13420 座,农村常住户建有卫生厕所22750 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尾菜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80%、4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饲料化率达到86%、65%。拆除危房3973处,残垣断壁3022处,烂圈烂舍2209处,废弃草棚房圈413 户,破旧建筑630 处,采石挖沙点33 处。拆除占用公共空间291 处,废旧垃圾回收点83处。治理生活垃圾、柴草杂物乱堆乱放19601 户,治理生活污水乱排乱倒4243 户,治理线缆广告牌匾乱拉乱挂131 处,治理乱搭乱建户91 户,治理河道乱挖乱采5 处,整治农村道路沿线和庄前屋后垃圾堆、柴草堆、粪堆、渣土堆、煤堆、煤矸石堆9840处,群众房前屋后私搭乱建8462处。清理垃圾池、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点2965 处,清理公共区域暴露垃圾2268.9 吨,清理河道、池塘、沟渠淤泥、漂浮物、障碍物1091吨,清理黑臭水体、水沟279 条,清理收集田间巷道废旧农膜、尾菜等农业废弃杂物3225.39 吨,清理电线电缆布局混乱、乱搭乱接的“蜘蛛网”94.01 公里。农村危房及残垣断壁和私搭乱建设施拆除率达到96%以上,80%以上村庄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90%的农户做到“五净三美”“六净六无”,贫困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治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段永军

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东海、赵俊斌(9 月止)、李霞(女)

党组成员、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王益国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段永军(兼)

(供稿:张玲;审稿:李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