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晚清军队改造失败的原因及教育改革

晚清军队改造失败的原因及教育改革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政府对它的整顿和建设,屡屡不能成功,北京神机营的组建算是十分了不起了,在当时备受尊敬和鼓舞,但还是无法挽救清帝国走向灭亡的结局。其三,军队建设,教育为先,必须把中国人改造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人,必须提高整代中国人的素质。

晚清军队改造失败的原因及教育改革

书稿写到此,似到了尾声。此时的心情与10年前写《夹袋中人:政治漩涡中的民国幕僚》时的心情大不一样,当时从不忧愤,此时却有些忧郁,内中的心情似不能用准确的言语来表达。

四年前,我打算写本书的时候,曾经想把它作为一个后期资助项目向国家申请经费上的资助,心想如果申报成功就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的没有项目的问题了,带着这种念想,我曾在2012年和2013年做过两次这样的尝试和努力,结果还是无果而终,心情曾经一度受挫,开始感到自己或许就是属于那些边缘区域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慢慢地心态就趋于平和了,同时原来坚强的毅力也渐渐削弱,奋勇向前的动力也开始瓦解了。

我曾经无数次问过自己,几年的心血和努力,是不是白费了,或者这种“学术研究”有没有价值?说句心里话,我的疑惑至今仍无法从几年的研究中得到肯定的自我解答,因此我也只能把这种“学术研究”当作自己的一种工作,一种不向国家索取任何经费的工作,因为这种工作真的无法让我知道通过何种的努力来报效国家。

晚清的旧式军队距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多世纪,我却把目光投向它,关注它,研究它的成功与失败,体会它的改革和建设,去感受我们祖先的军队“精魂”,来呼唤人民解放军的改革和建设,这或许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工作了。

可是想到晚清旧式军队的改革是如此之难,旧式军队要走向近代化之路犹如负重登山、步履蹒跚。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处于当代的人们是否真的能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八旗兵作为清帝国的“最优军种”和“最优等国民”,曾有极强的战斗力,但最终还是难免走向腐朽。清政府对它的整顿和建设,屡屡不能成功,北京神机营的组建算是十分了不起了,在当时备受尊敬和鼓舞,但还是无法挽救清帝国走向灭亡的结局。绿营兵的改造和建设,是最失败的工作,因为各省虽然建立了所谓的“练军”,但是练而不精,军纪松散,军事制度不能有所更新和改变,结果收效甚微,清政府还得花上大把的银子来养活这些无用的军队。淮军的建设,相对来说是比较有成效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洋枪队和炮兵,不断引进新式武器装备,但问题依然很多,军事制度方面的建设依然没有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其他各省防军的改造和建设的步伐远远落后于淮军,甚至赶不上北京的神机营,要企望它们改造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旧式军队的改造和建设,总体来说是失败的,因此当列强侵略我国时,这些旧式军队不能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1894年的甲午战争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彻底地输给了日本

说到这里,我又回到了前言所说的那些经验和启示。晚清旧式军队所有的整顿、改造和建设,花了很多的心血和金钱,甚至把整个国运都赌上了,历经三四十年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在甲午一役中灰飞烟灭。

此书用了三十多万字的描述和总结,其中的用意很深,想告诉今日的中国一些理念,更想说明以下三个方面的道理:(www.xing528.com)

首先,国家的决策人,国家政府,必须具有改革的毅力和魄力,必须具有改革的勇气和智慧,必须要有新式的思维,否则将一事无成,不利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晚清的李鸿章曾国藩、慈禧太后、奕张之洞等人,他们在改革面前迟疑不决,不肯放权于民,让利于民,白白浪费了几十年的大好时光,到最后他们想真正改革时,革命党人却不再给他们机会了。晚清这段真实的历史,启示着后人,他们的路我们不可以再走,他们的错我们不可以再犯!

其次,军队的改造也好,建设也好,必须要建立起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军事组织,必须建立现代化的军种,必须要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自己的军队,必须和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政治的现代化建设、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同步进行、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建设好,否则将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其三,军队建设,教育为先,必须把中国人改造成为现代化的中国人,必须提高整代中国人的素质。我们现在有近14亿的人口,可是我却不敢说他们都是现代化的中国人,中国现在的教育改革必须让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有较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这样中国才会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要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太多,所感受到的紧迫感也实在太切太切,当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的知识分子相比,其社责任感似乎越来越弱了,社会的功名意识使得他们更关心自己赚的钱有多少、是不是评了教授等高级职称、有多少国家项目经费。就连一些大学的教授评聘,也必须是要有国家项目经费才能评聘,这似乎有点不合情理,功利主义实在是太强了,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在落笔之前,我必须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没有出版社的帮助,我的书稿可能还在沉睡之中。同时我必须感谢学校评审专家对书稿所提出来的宝贵意见,没有他们的宝贵建议,书稿不会得到很大的改进,在此,我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要感谢每一位读者,您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真心感动,深感真情的伟大和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