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校生实习规定防廉价劳动力

职校生实习规定防廉价劳动力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入五部门联合印发职校生实习规定,杜绝职校“廉价劳动力”2016年,职校生“被实习”负面新闻频出,“实习补贴缩水一半”“被派分拣快递,一天工作10小时报酬10元”……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职校生权利,使之沦为“廉价劳动力”。教育部表示,五所学校的违规行为,损害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社会影响较大。教育部指出,要始终保持治理实习违规问题的高压态势。

职校生实习规定防廉价劳动力

中职学生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将迅速成为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中职学生的实习是他们走向职业活动之前较为系统的实践锻炼,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准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中充斥着各种安全问题,这需要学生提高劳动安全意识,在作业场所能够正确辨识各种危害因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保护,防止被伤害,提高自身避灾自救能力。职场与校园是截然不同的环境和文化,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需要他们在校期间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做好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以便进入职场后能得心应手地展开工作。

6.1 劳动保护和职场安全

学习目标

1.了解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掌握职业安全卫生的基本内容。

导 入

五部门联合印发职校生实习规定,杜绝职校“廉价劳动力”

2016年,职校生“被实习”负面新闻频出,“实习补贴缩水一半”“被派分拣快递,一天工作10小时报酬10元”……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职校生权利,使之沦为“廉价劳动力”。(www.xing528.com)

2016年4月11日,教育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对实习中的禁止情形作出明确要求:不得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性场所实习;不得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不得安排参加实习的女学生从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还首次提出职校生实习报酬底线,为职校生实习撑起保护伞!

有个别学校和地区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违规组织学生实习的问题时有发生。2016年11月22日,教育部发文点名通报5所职校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如: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因监管不力致使实习企业擅自调整实习内容,存在学生劳动时间长,专业不对口,企业未向学生支付相应劳动报酬等问题;广西经济职业学院顶岗实习岗位存在专业不对口情况;西安建设职业学院在实习合同未正式签订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实习;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实习三方协议未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出现顶岗实习学生每天工作10小时等违规条款;兰州外语职业学院违规通过中介机构组织安排学生实习。

教育部表示,五所学校的违规行为,损害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社会影响较大。这些违规行为暴露出长期以来部分职业学校对国家有关管理制度和要求执行不到位,一些学校校长履行实习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一些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加强实习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监督责任落实不力。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教育部要求,各职业学校要从上述五所学校的违规行为中吸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按照《规定》要求,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同时,深入开展“实习管理规范活动”。按照《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要求,各地要在本学期继续深入开展以“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治理,推动各校切实改变实习管理松散的状况。

教育部指出,要始终保持治理实习违规问题的高压态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治理实习违规问题作为加强职业学校规范管理的重点,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教育部强调,要因地制宜地完善政策措施。针对学生顶岗实习中易出现问题的重点环节,如学生报酬是否合理、专业是否对口、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六不得”是否落实到位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一次深入摸底调研,切实做到心中有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