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昌弹腔:赣剧的起源及传承

都昌弹腔:赣剧的起源及传承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都昌弹腔,正名赣剧,始于明代。都昌弹腔承自饶河调,而饶河调出于鄱阳。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南峰乡暖壶村弹腔剧团调县演出,再次轰动全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都昌弹腔被开放后的多种艺术排挤,但在乡民心里仍以“大戏”傲立。冯已成为王遇水在都昌的第三代传人,其剧本已历六十年以上。都昌弹腔与京剧同类,但比京剧还早。

都昌弹腔:赣剧的起源及传承

都昌弹腔,正名赣剧,始于明代。明万历年间,随都昌高腔一并兴行县域,百姓共赞为两大艺术代表,曰“高腔曲,弹腔戏”。都昌弹腔承自饶河调,而饶河调出于鄱阳历史上都昌曾隶属鄱阳郡,因而饶河调成为都昌的乡戏顺理成章。又因都昌几乎所有乡村都有人在景德镇从事瓷业,这就把隶属(鄱阳)饶州府的景德镇艺术也带到了家乡,饶河调就是其一。苏山乡袁如岗湾村,明天顺年间在饶州府当府官的村民袁明仪,就将一个饶河戏班带到村里演戏,并教村民表演,从而诞生了该村的弹腔剧团。村人们还在景德镇组成了一个唱饶河调的班子,每逢下乡过年、祖宗生日、重大节日或是遇有喜事,他们就下乡在祖厅演戏唱曲。改朝换代,该村剧团换了一代代人,但还是断断续续传承了下来。

笔者走访多个业余剧团,了解到都昌弹腔近代盛兴期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一时期很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剧团有请本地老艺人为师的,但多数是请鄱阳艺师来教戏。袁如岗湾村请的是当地大长垅村余式贵师傅,土塘乡刘鼓村请的是鄱阳名师王遇水。王遇水六场通透,古装新戏二者兼能。都昌人的好艺,留住了一代名师,王终于在土塘乡招亲落户,视都昌为自己的家乡。无奈姣伶爱妻虽比王遇水年轻二十岁,却不久独赴瑶台,王遇水白发孤身终返故土。王遇水在都昌授艺二十多年,带出很多剧团,培育出大批名徒。刘鼓村剧团的刘全亮,亦艺受王遇水,六场精通,又传艺众乡,创建了许多剧团。刘鼓村弹腔剧团、袁如岗湾弹腔剧团,能演四五十本大戏。都昌县197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会演,上述二团奉调进城献艺,博得县城十万观众的喝彩,获县委宣传部隆重嘉奖。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之际,南峰乡暖壶村弹腔剧团调县演出,再次轰动全城。

都昌弹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及八十年代,除了戏剧表演,还衍生了数百个坐堂弹腔曲团,仅土塘乡就有二十多个。以“闹新房”为例,七八艺人围坐大厅,上排新娘伴娘,花烛照红,糖果满桌,厅中烧地火,听众挤满堂。锣鼓琴箫,边奏边唱,甚是喜气吉祥。这种演唱,常常通宵达旦。

都昌弹腔戏的题材多是历朝重大事件,对传播中华历史文化具有书籍所达不到的效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都昌农民大多是文盲,他们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几乎都是通过戏剧和唱传获得。(www.xing528.com)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都昌弹腔被开放后的多种艺术排挤,但在乡民心里仍以“大戏”傲立。每逢盛事,弹腔大戏还是“紧俏货”。如今弹腔剧团少了,都以市场化经营,否则不能生存。还有一个困惑的现象,许多名伶的后代为了生计不承父业,连珍贵的手抄本也未妥存。如王遇水的名徒刘全亮,手抄剧本数十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笔者亲见并择本改编),现大多散失,仅见其生前遗赠同乡优伶冯孟说(上有刘全亮印章)的少数。冯已成为王遇水在都昌的第三代传人,其剧本已历六十年以上。

都昌弹腔与京剧同类,但比京剧还早。其唱腔板眼与京剧同名,如西皮、二黄、拨子、导板、正板、快板、垛子、流水,一板三眼、一板一眼等。都昌弹腔以高亢、肃穆的唱腔为主,兼有活泼、抒情、风趣的等板、十牌、秦腔、浙调、采花调,还有与都昌文词相通的南词、北词、补缸调,表现力丰富全面,深为民众喜爱。

(刘章高 文中袁如岗湾剧团的资料由袁银初提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