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技术:腕臂选用与绝缘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技术:腕臂选用与绝缘分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腕臂的选用应保证技术要求,并力求经济合理。根据腕臂与支柱之间是否绝缘分为绝缘腕臂和非绝缘腕臂两类。绝缘腕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平腕臂或水平拉杆、斜腕臂均通过绝缘子与支柱绝缘,故称为绝缘腕臂。绝缘腕臂不易被污染,减少了绝缘子的清扫和维护工作量。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技术:腕臂选用与绝缘分类

1.腕臂作用及要求

腕臂是从支柱上伸出的由一根或几根组成的支持结构,水平的称为平腕臂,倾斜的顾名思义为斜腕臂,见图2-17。腕臂一般使用圆形钢管或用槽钢角钢加工制成,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起传递负荷的作用。

图2-17 腕臂结构

腕臂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结构尽量简单、轻巧,易于施工安装和维修更换。腕臂的选用应保证技术要求,并力求经济合理。根据腕臂与支柱之间是否绝缘分为绝缘腕臂和非绝缘腕臂两类。

(1)绝缘腕臂。

绝缘腕臂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平腕臂或水平拉杆、斜腕臂均通过绝缘子与支柱绝缘,故称为绝缘腕臂。绝缘腕臂用圆形钢管加工制成,结构简单灵巧,技术性能好,施工安装和运营维护方便,方便带电作业。由于绝缘子安装在靠支柱侧,减少了对支柱容量和高度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成本。绝缘腕臂不易被污染,减少了绝缘子的清扫和维护工作量。

绝缘腕臂常见的结构有平腕臂结构和水平拉杆结构,见图2-18。水平拉杆结构根部通过绝缘子与安设在支柱上的腕臂底座相连接,其顶端通过套管绞环、调节板、水平拉杆(或压管)及绝缘子固定在支柱顶部。平腕臂结构是用平腕臂代替了拉杆结构,这种结构抗风性能好,结构稳定,受力合理,强度大,可以提高接触网的稳定性,降低接触网的故障率,并有利于改善弓网受流质量。

图2-18 绝缘腕臂

(a)平腕臂结构;(b)水平拉杆结构

(2)非绝缘腕臂。

非绝缘腕臂是指腕臂不经绝缘子而是直接装设在支柱上。可用角钢、槽钢、工字钢等焊接加工制成。非绝缘腕臂一般水平安设,通过斜拉杆固定在支柱上,其结构较复杂、笨重,施工安装和运营维修困难,不便开展带电作业,而且要求支柱容量高,应尽量避免采用。非绝缘腕臂见图2-19。

图2-19 非绝缘腕臂

(a)结构图;(b)实物(www.xing528.com)

绝缘腕臂与非绝缘腕臂对比见表2-3,由表可见绝缘腕臂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应用广泛。

表2-3 绝缘腕臂与非绝缘腕臂的对比

2.影响腕臂装配的因素

腕臂不仅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结构尽量简单轻巧,还要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比如跨越线路股道的数目、接触悬挂的结构高度、支柱侧面限界和支柱所在位置(即支柱设在直线上还是设在曲线区段)。腕臂跨越股道数目越多,接触悬挂结构高度越高;支柱侧面限界越大,则腕臂的长度就越大。图2-20所示为腕臂施工装配。

图2-20 腕臂施工装配

(1)导高。

导高是指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处(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表示,见图2-21。露天地上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为4600mm,困难地段应不低于4400mm;车辆综合基地的地上线路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宜为5000mm,隧道内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不小于4040mm。特殊情况下,架空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和最高高度应根据受电弓工作范围确定。

铁路轨道交通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应不小于5700mm;编组站和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应不小于5700mm。既有隧道内正常情况应不小于5700mm;困难情况应不小于5650mm;特殊情况应不小于5330mm。对于客运专线,因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2)结构高度。

结构高度是指接触线悬挂点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铅垂距离,用h表示,见图2-21。城市轨道交通柔性接触网的结构高度一般为1100mm。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高度一般取1100~1400mm,目前多用 1400mm。隧道内结构高度一般为450~550mm,不得低于300mm。结构高度过小,会在吊弦处形成硬点,甚至在受电弓通过时,在跨中使接触线与承力索相碰撞。同时,结构高度偏低,欲改善悬挂工作状态,必然会增加滑动吊弦的使用数量。

(3)支柱侧面限界。

支柱侧面限界指轨面处,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用CX表示,见图2-21。侧面限界必须大于2440mm。线路一侧设置接触网支柱时,接触网系统最大突出点与设备限界之间的安全间隙应不小于100mm。

图2-21 H、h、C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