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匈奴发展史研究:役属关系及对外扩张影响

匈奴发展史研究:役属关系及对外扩张影响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冒顿单于当政后,对政权机构、职官制度、管理制度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调整。经过一系列的对外扩张和征服,周边的各部族或部落纷纷臣服匈奴,受其奴役。汉武帝时,匈奴且鞮侯单于的弟弟於靬王曾长期驻牧于北海地区。西域诸国更是一度臣属于匈奴。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各国亦多为匈奴效力。与月氏一同游牧在祁连、敦煌一带的乌孙旧时也曾羁属于匈奴。

匈奴发展史研究:役属关系及对外扩张影响

冒顿单于当政后,对政权机构、职官制度、管理制度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调整。匈奴政权相对稳定,实力大增。经过一系列的对外扩张和征服,周边的各部族或部落纷纷臣服匈奴,受其奴役。乌桓和鲜卑是匈奴东边的两个部族,原属于东胡。汉初,“乌桓自为冒顿所破,众遂孤弱,常臣伏匈奴”[1]。鲜卑“亦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未常通中国焉”[2]。匈奴还征服了远在北方的丁零。汉武帝时,匈奴且鞮侯单于的弟弟於靬王曾长期驻牧于北海地区。[3]降臣卫律曾被封为丁零王,统领被征服的丁零人,而且西汉的使臣郭吉、苏武曾被匈奴流放于北海,由此可见,匈奴当时的确统辖了丁零及其驻牧的北海一带。南部的楼烦自冒顿单于时被匈奴吞并后,直到汉武帝命大将卫青率领大军于公元前127年重新从匈奴手中夺回黄河两岸的河套地区,在此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隶属于匈奴。

西域诸国更是一度臣属于匈奴。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故皆役属匈奴”。[4]匈奴日逐王设置僮仆都尉,常居于焉耆、危须、尉黎间,以统辖管理西域事务。各国亦多为匈奴效力。西汉使者通西域时,“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5]。羌族的先零部首领封煎等与匈奴通使,匈奴使者曾到小月氏传话给羌。与月氏一同游牧在祁连、敦煌一带的乌孙旧时也曾羁属于匈奴。后大月氏攻杀乌孙王难兜靡,新生王子猎骄靡被匈奴单于收养。长大后,匈奴“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域”[6]。猎骄靡英勇善战,重新统领乌孙部众并率部西进,为报父仇攻破大月氏。匈奴西边、锡尔河北岸的康居也曾“东羁事匈奴”[7],受匈奴牵制。汉宣帝时,匈奴大乱,五单于并争,呼韩邪单于为汉所拥立,郅支单于遂怨恨,杀害汉朝使者,“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遂西奔康居。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居王”[8]。匈奴还曾“臣服诸羌”[9]。(www.xing528.com)

匈奴实力雄厚,兵强马壮,远非周边其他民族所能匹敌,所以才能“威震百蛮”,成为百蛮之长。匈奴的游牧民族特性促使其不断对外扩张、扩大驻牧地、掠夺财物,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求得生存,由此形成了诸引弓之民“皆以为匈奴”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