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兵民一体:匈奴发展史研究成果

兵民一体:匈奴发展史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匈奴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军事体制。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和污蔑的成分,但匈奴经常挑起战争、侵犯别国、掠夺其他民族的人口和牲畜是事实。匈奴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是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军事性质极为明显。匈奴崇尚气力,“以马上战斗为国”,寓兵于牧,军民合一。匈奴人民大都精弓习射,称自己为“引弓之民”,战斗力特别强。

兵民一体:匈奴发展史研究成果

匈奴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军事体制。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8]匈奴民族“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9]。他们平时为牧民,放牧打猎;战时则为士兵,冲锋陷阵。在游牧经济条件下,保护自己的畜产免受损害,侵夺他人的财物以补充己用,成为匈奴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汉朝有些政治家说匈奴“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10],“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11]。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和污蔑的成分,但匈奴经常挑起战争、侵犯别国、掠夺其他民族的人口和牲畜是事实。“壮者食肥美,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12]这也是匈奴人为保存壮年人实力、抵御外敌、保护部落或部族的生命财产而自然形成的一种生活风俗。正如汉朝降臣中行说所说,匈奴“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13]。由此可知,匈奴的“明以攻战为事”[14]在普通平民的生活中同样表现明显。

狩猎业在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15]从幼儿时期便开始的狩猎生活潜移默化地训练、提高着匈奴人的骑射技术、长途奔跑能力和野外生存能力,为以后参与实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军事训练,成为合格的“甲骑”。因此,匈奴人能够“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16]。

匈奴骑兵不仅善于放牧游猎,有时还参与农业生产。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地节四年(前66),“匈奴怨诸国共击车师,遣左右大将各万余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乌孙西域”[17]。据《汉书·西域传下》记载,昭帝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18]。《汉书·西域传下》又载:“昭帝时,匈奴复使四千骑田车师。宣帝即位,遣五将将兵击匈奴,车师田者惊去。”[19]由此可知,匈奴“甲骑”一方面要承担驻防和作战任务,另一方面要从事生产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后方的供给压力。(www.xing528.com)

由于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寒冷地带,匈奴人着皮革、披毡裘以保暖。他们的着装与中原人的宽袍大袖截然不同。在日常的生产劳动和家居生活中,匈奴人也是紧衣着裤,上身穿短袍,下身穿分跨的裤子,脚穿靴子。这样的胡服装束既有利于生产劳作,也便于骑马和作战,鲜明地体现了匈奴民族亦兵亦民的特色。

匈奴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是与军事组织相结合、相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军事性质极为明显。匈奴崇尚气力,“以马上战斗为国”,寓兵于牧,军民合一。匈奴人民大都精弓习射,称自己为“引弓之民”,战斗力特别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