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意写作实训教程:师生对话指导模式探索

创意写作实训教程:师生对话指导模式探索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说中的亮点及有待提高之处,老师在文后进行点评。(一)推开窗时,一轮月刚爬上树梢,李慕容看着杯中摇曳的月影,伸手一碰,它却碎了。李慕容见她说话间依然蹙着眉,时而擦拭额头的汗珠,不禁心生怜悯。那女子浅笑着说:“李公子有礼了,小女子姓上官。”他忙欢喜地提笔着墨,生怕迟了点上官姑娘便反悔了。娘亲说,这首歌谣是祝愿女子的一生能如桃花那样,春华秋实,宜室宜家,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

创意写作实训教程:师生对话指导模式探索

老师按:

2013级中文班的倚玲同学喜欢文学作品,最难得的是她还喜欢琢磨文学理论。她的小说《画情》前面三个版本老师都看过,新意不足。之后,老师建议她进行第四版修改,或者设置出不同的结局,或者从人物设定上进行修改,甚至给她做了一个写作实验的计划。等到第四版出来,在人物设置上的调整,的确有所新意,不失所望,再加上文笔的锤炼,赘笔较少,可以算得上是一篇中上之作。小说中的亮点及有待提高之处,老师在文后进行点评。

(一)

推开窗时,一轮月刚爬上树梢,李慕容看着杯中摇曳的月影,伸手一碰,它却碎了。他定了定手,静静地望着杯中的月儿碎了又圆,想起了多年以前的那个中秋夜。

摇漾的水纹中,斑斓的红晕已渐渐黯淡褪去,夜的黑纱渐渐蒙上这座古老的城,华灯初上的街头传来声声吆喝叫卖,琳琅满目的锦灯彩铺前,女眷们身着锦缎绣鞋,云黛间簇拥着珠翠花钿,莺儿笑语,暗香浮动。

那时的李慕容不喜欢凑热闹,却爱看热闹和画热闹,独坐在茶馆的一角,在氤氲茶香间笑看这人间繁华,酝酿着心中的画意。不曾想,竟被窗外一声“哎哟”打断了思绪。他循声望去,只见两个红粉倩影。

那身着粉色衣裙的丫鬟扶着身旁的红衣女子,似是在询问什么,而那红衣女子一边皱着眉,一边环望四周,不料竟与他四目相撞。她犹豫了一会,示意丫鬟先扶她进茶馆。李慕容见红衣女子进来时,似乎腿脚不太方便,待慢慢走近后,他的视线却被牢牢拴在了她身上:青丝绾成随云髻,两朵娇嫩的芙蓉袅娜地开在那黛云间,四周再缀上点点珠翠,侧髻簪上那对穿粉流霞凤蝶缠绵于花间,再看那花下的容颜,远山黛眉下是如水的双眸,似化尽一汪西湖的哀愁,面如润玉,唇如樱桃,耳畔一对珍珠流穗摇曳妩媚,一袭朱红锦缎锦绣牡丹,腰间衿带挂着一对描金香囊,袖露玉指,裙掩锦鞋,抬袖掩面而过,衣袂生香。待发觉那女子已坐在邻座并尴尬地低了低头,李慕容这才意识到自己竟失礼了,忙不好意思地垂首,装作若无其事地品着清茶。只听那丫鬟说:“小姐,你先在这歇着,我去找大夫来看看吧。”

“嗯,你快去快回。”红衣女子说。

李慕容见丫鬟离去,忍不住心中关切,侧身问红衣女子:“姑娘,你没事吧?可有需要在下帮忙的?”

她微微低着头,轻声回道:“多谢公子美意,许是方才扭伤了脚,静秋已去寻人来帮忙了,就不劳烦公子了。”

“哪里,姑娘太客气了。”李慕容见她说话间依然蹙着眉,时而擦拭额头的汗珠,不禁心生怜悯。

抬眼间,两人四目相对却又一时无话,那女子尴尬地将视线移开,见他的茶桌上放着笔墨纸砚和几色彩料,不禁好奇问他:“公子会作画?”

李慕容憨笑着点了点头,摸着鼻子说:“爱好而已,姑娘见笑了。”

她释然一笑,说:“公子谦虚了,琴棋书画乃是雅事,有心得其乐甚好,技艺高低倒未必是最要紧的。”

“姑娘说得是。”李慕容听她这么说,心中顿觉轻松了许多,“噢,忘了介绍了,在下叫李慕容,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那女子浅笑着说:“李公子有礼了,小女子姓上官。”

“上官姑娘,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可否……可否让我为你作一幅画?”他自知此要求冒昧,心中不敢抱多大希望,但仍是期许地看着她。

上官不禁愣了一下,脸上微微泛起红晕,轻轻点了点头。他忙欢喜地提笔着墨,生怕迟了点上官姑娘便反悔了。

大约一盏茶的工夫,那静秋便回来了,说已在门口备好了轿子,让上官小姐早些回府。他见上官姑娘甚是为难的样子,忙说:“上官姑娘,还是尽快回府医治要紧!”

她点了点头,说:“李公子,看来我要辜负你的美意了,这画……我们日后有缘再续了。”他报之一笑,说:“这本来就是我不情之请,姑娘不必放在心上,那……上官姑娘,你们慢走。”

他呆呆地站在茶馆门口,视线跟着那上官的软轿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牵不住,依然望着灯火阑珊处,久久未回过神来。秋风像那玉人的手,轻轻地拂过他的脸,屋檐下的花灯摇曳着,茶馆外的水道变换着七彩的流光,像她腰间的衿带一般柔美。子夜,路上只有零星的行人,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满怀的温柔,风中飘来淡淡的桂花芬芳,惬意得令人心醉,他的脑海中不时地浮现着那红衣女子,脚下却已不觉地步至自家门前。

他屏息敛声,缓缓推开木门,见灯都灭了,这才舒了一口气。

回至房中,他毫无睡意,在案前轻点上一盏油灯,思绪不觉又摇曳回了那如梦的一幕,那倾城的玉颜在心上挥之不去,“上官……上官……上官……”口中呢喃着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姓氏,然而转念又苦笑一声,喃喃说道:“李慕容啊李慕容,你才见过人家一面,无亲无故地,后会是否有期还未可知呢!看她那样,不是官家小姐,就是富商大贾的掌上明珠,你一介书生,还是别痴心妄想啦!”然而整理笔砚时,他又看见了那张未完成的画像,上面只有她的脸型轮廓和发髻模样。脑海中,那红衣女子的笑靥再度浮现,他心中一动,想着索性把画补完,权当留个念想也好,便又提起笔来。

油灯渐渐黯淡了许多,那纸上的如花美貌却渐渐清晰起来,他为她描上最后一笔柳眉后,唇角终于勾起了满意的笑。他看着那纸上的女子含羞侧立,眉眼间似顾盼有情,他心中欣喜难抑却不敢轻易触碰,只是静静地望着她。他何尝不知道她的存在是如此微薄,哪怕是多年以后,她也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是他一生都不愿醒来的梦。

夜风袭来,桌上的红烛灯影摇曳,杯中早已无月,李慕容瘫坐在窗边,温热的脸颊抚过丝丝清凉,他终于抵不住倦意,渐渐睡去。耳畔似有女子在唤他,朦胧间只见一袭红衣的倩影,忙撑起身来,头上眩晕难耐,他强撑着眯眼看去,眼前站着的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玉人。

“钰婳,是你吗?钰婳……”他呢喃着,昏睡过去。

(二)

洞房良宵,红烛摇曳,满室飘散着沁人的芬芳,鸳鸯红帐前,她身着芙蓉锦缎凤冠霞帔,静静地等着情郎的到来。红盖头下,她亲耳听他走入房中,却迟迟不见其过来。她张了张嘴,却又害羞得叫不出那句“相公”,便只好坐直了身子,静静地等着

空气中渐渐飘来醉人的芳香,那是江南特有的桃花醉,是采了春日里的桃花酿制的,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故乡的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小时候,她常听人们在婚嫁时唱起这首歌谣。娘亲说,这首歌谣是祝愿女子的一生能如桃花那样,春华秋实,宜室宜家,与心爱之人,白头偕老。那时候,她虽不懂什么是“心爱之人”,但看见娘亲与爹爹相敬如宾、和顺恩爱的样子,便也期盼自己将来能像娘亲这般幸福。直到遇见了他,那个叫李慕容的男子,她才感受到何为心动,也有了如歌谣中所唱的期待。

那年她十四岁,随父母下江南省亲,适逢中秋月夜,她才有机会出门游玩,却不料中途扭伤了脚。然而,这一切仿佛也是月老的安排,让她在茶馆中初识了李慕容。

她还记得,那时的他有着清秀俊容,一袭白衫清雅脱俗,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自己,言语间彬彬有礼,却又透着温柔亲切。出身京城名门的她,自小养在深闺之中,从未被一个陌生男子用如此关切的目光包围过,脸上不由地微微发热。当听到他请求为她作画时,她心中犹如小鹿乱撞,却又不忍心拒绝他。只可惜,画还未完成,她却要回去了。她不敢多想她与他之间还是否会有以后,一句“有缘再续”掩盖了多少失落和无奈,却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吧。然而思念才刚刚开始,心头上从此烙下了一个人的名字——李慕容。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这几年的,门槛早已被媒人踏过了不知多少回,心中的执念却不肯放下。幸好父亲没有逼自己,可二老的眉头却始终紧蹙。

谁曾想,一场瓢泼秋雨中,她终于再次遇见了他。那时的李慕容独自瘫坐在街上,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她看着甚为揪心,便派人把他送回了秦府。起初,他淡漠痴呆的表情让她以为对方早已不认得自己了,没想到半月后,却在府中再次见到他。原来,他已是皇上钦定的状元郎,入职翰林院,又拜在父亲的门下,深得他老人家的赏识,故而经常上门拜访。可他,早已不似当年茶馆中的少年了,言谈举止更加谨慎有礼,鲜少在旁人面前提及作画,更未再见他提笔画过。她以为,他早已不记得她了,也不会记得那个中秋夜他为她作的画。

没想到半年后,父亲告诉她,李郎派媒人来下聘书,不久便会亲自上门来提亲。那一刻,她从未如此欣喜又紧张过。她告诉自己,他一定是还记得她,他心里也一定是有她的。她请人挑了最好的绸缎,一针一线地亲自缝制嫁衣,直到今夜,她终于穿着这身嫁衣,等着自己心仪之人为自己挑开喜帕。

只是,如今等了许久,却仍未见他前来。

她终于忍不住了,抬手掀开了喜帕,却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颓坐在窗边。她走上前去,轻声唤他“夫君”,见他似乎已睡着了,还满身酒气。她叹了口气,想扶他到床上休息,却不小心惊醒了他。

“钰婳,是你吗?钰婳……”

她听见他口中念叨着另一个人的名字。或许,这还是一个女人的名字。

她顿时感觉自己像是被人狠狠扇了一记耳光,心里一阵冷一阵热,却不知如何是好。她看着熟睡的李慕容,他的双手还紧紧地抱着她。

“锦心,你要相信,他是爱你的。”她对自己说。

从那过后,似乎谁也不记得那一晚发生了什么,人前人后,她与他一直是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人人都说,他们是天作之合,璧人一对。她也深信不疑。

婚后,她曾问,为什么不曾见他作画了。他只是笑笑,并未回答。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开口说,要为她画像。

六月,池中的荷花初开,水面泛着点点凌光,微风吹来,荷花摇曳生姿,花叶飘香。她特地换了一身月白的长裙,发上简簪一对凤蝶珠钗,斜髻轻绾,持扇端坐在廊边,显得素净雅致。

她看着他时而仔细端详她,时而埋头描画,恍若回到了当年中秋月夜的茶馆中,鼻中似有微微酸楚。她忽然好想岁月就停留在这一刻,两人的眼中永远只有彼此。

画好后,上官锦心看他额上布满了汗,便伸手为他拭去汗珠,却见他客气地笑了笑,转身端详画像。李慕容命人将这幅画裱了起来,挂在南苑的书房中。画上,那女子笑靥依旧,面如桃花。李慕容叹了口气,摇着头说:“眉目之间似少了一点灵气”。她只是远远地站着,望着那幅画,心里觉得空了一处。许久,她笑了笑,为他端上茶,说:“相公若不满意,我陪你重新画过。”

岁月无情,转眼已三载了。

李慕容已升为了礼部侍郎,是朝中炙手可热的官员,更是圣上眼中的红人。而在上官锦心的心中,他却变得越来越陌生,甚至不确定如今的他还是不是当初她心心念念的李慕容。因为,从那以后的短短一年间,书房便挂满了她的画像。可是渐渐地,夫君不再看她了,而是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那些画像。不知道的人还谈笑说,李慕容爱妻成痴,竟忘了身边人,只顾画中身。可是,只有她心里最清楚,李慕容夜夜呓语,口中唤的都不是她上官锦心的名字,而是“钰婳”。

“钰她”这个名字,永远都如一个梦魇般存在,日夜纠缠于她的心中,又如一个深埋多年的秘密,只有她和他才知道的秘密。她原本以为,这个秘密会一直埋藏下去,她也可以骗自己一辈子。然而,直到那个人出现在她眼前,这一切终于瞒不下去了。

(三)

船至姑苏时,正值三月,柳风中沉吟着甜甜的花语,木桨摇曳着,织出一曲醉人的梦。上岸后,秦墨来到一处茶馆歇脚,沏一壶龙井,听市井闲话。

刚沏上茶,忽见不少茶客们纷纷往窗外看去,原来是一辆大红缎的马车停在了对面的酒楼门前,车内下来一男一女。秦墨轻瞥了一眼,目光却再也无法移开,因为他看到那个女人竟然和钰婳长得一模一样!他心头一紧,伸手翻了翻自己的包袱,见那幅画还安然躺在里面,这才松了一口气。

秦墨摇着扇,向沏茶的小二问道:“店家,你可知那两个人是谁吗?”那小二一听这话,便笑着说:“客官您不是本地人吧?”秦墨点了点头,听小二说,“那是李大人,身边那位女子大约便是他的夫人。”

“敢问是哪位李大人?”秦墨问。

“就是礼部侍郎李慕容,李大人。我听人说啊,李府就在城南的永安街上,宅子可大着哩!李大人可是当年有名的状元!他不仅平步青云,情场也甚是得意啊!娶的娘子是京城工部尚书上官大人的千金,啧啧,我听说她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美人啊!”

秦墨笑了笑,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三年前在恒福客栈的种种画面,喃喃自语道:“李慕容……莫非,是他?”

“哎,店家,我曾听闻李公子画艺精湛,你们可有谁知晓吗?”秦墨问。

那小二眉头一皱,摇头说道:“客官打哪儿听得这话?我们这里竟无人知晓此事!不过,我倒听李府的下人说,这李大人似乎有个怪癖,就是……哎哟!”

正说着,老掌柜揪起小二的耳朵骂到:“你小子,又在这儿给我嚼什么舌根子,还不赶紧给我干活去!”

秦墨笑着摇了摇头,合上折扇,起身离开了茶馆。他决定亲自去拜访一下这位李大人。

原来,三年前的元宵佳节,客处京都的秦墨和李慕容都投宿在恒福客栈,萍水相逢,一见如故。那天下午,他们二人还把酒畅谈,不想到了夜里,一场大火过后,李兄便失了音讯。秦墨至今还记得,李慕容酷爱绘画,花鸟鱼虫、流云山水、亭台楼阁,一切景物到了他的笔下竟都像真的一样。可李兄说,家境孤陋,自己这点才华没有哪位贵人的赏识。如今,他竟不再画了吗?

老仆领着秦墨穿过长廊,寒暄了几句。廊台假山间,有三两花匠正在修剪着奇花异木,稍时绕过荷塘,秦墨见门匾上写着“听雨阁”。阁中布置着几张书案,坐在窗边品茗的男子抬起头来,眉宇间透着儒雅之气。茶几上放着我的信。他见到他,有疑虑,也有惊喜。

“秦墨!”

“李兄!”

两人相似一笑。雨打西窗,重叙旧话。

慕容说,三年前,他中了状元。秦墨说,三年前,他落了榜。

慕容说,三年来,他步步高升,苦心经营。秦墨说,三年来,他云游四海,逍遥自在。

他谈他的际遇,他说他的见闻。

突然,秦墨问:“李兄,你还画吗?”

李慕容沉默了许久,许久,叹了口气,摇头。

他说,为官三年,忙忙碌碌,他已不再是从前的李慕容了。他说,从前,他一心沉迷于作画,对功课不够上心,但纵使画得再多,又有何用处呢,照样被人看轻!他说,母亲离世后,他才明白父亲说的话是对的,学而优则仕,家中无人在朝为官,李家便无依无靠,只能任人宰割!他说,他怕了。从那时起,李慕容开始发奋读书,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

“但你日后依旧可以画呀,这二者有何矛盾呢?”秦墨说。

“三载春秋,转眼即逝,却可以改变很多事。这三年来,我日夜辗转于官场应酬,苦心经营自己的官位,让我几乎忘记了我原来还会作画。更何况,她已经不在了……”李慕容说。

“她?”秦墨心中一紧。

李慕容说:“一个故人,你不认识的。”

秦墨摸了摸身畔的包袱,说:“李兄,有件事说来有点奇怪。几年前我京城郊外绘景时,遇到一位姑娘,她向我指点了几笔,却未留下芳名或身份,便离开了。昨日,我有幸得见李夫人,竟发现她颇似当年那位姑娘,不知小弟能否当面问问夫人,若真是夫人,小弟我也好当面向夫人致谢。”

李慕容看着秦墨,说:“莫非是她?你见过她?钰婳!”

秦墨听他口中说出这个名字,心中便像惊醒了一头猛兽那般,然而这猛兽本不该醒。

“或许是夫人吧。”秦墨笑了笑,起身作了个揖,说:“天色不早了,李兄,我也该告辞了。”

“嗯,也好。贤弟常来,我们改日再叙。”李慕容说。

回到客栈时,天已经暗了。秦墨点了烛,把画挂在墙上,静静地等她,就好像三年前他等她醒过来一样。

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恒福客栈内外,到处都是呼喊声、倒塌声,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外逃。可他,却在火海中望见一个女子痴痴地站着,看上去一点也不恐惧,倒像是越来越失望。他不敢多想便冲过去救她。当他赶到那女子身边时,她几乎晕过去了,他只好背着她,冲出火海。然而,等他清醒以后,却发现手中只有一卷画,而画中人,正是那个女子。身边的人都以为他傻了,竟然为了一幅画差点连命都丢了。

他抬起头来,望着画里的女子,眼中闪着异样的光彩,唤出了画上的名字,属于她的名字。

秦墨告诉她,他今天见到李慕容了。

见她并未说什么,他也不多说,只是默默取出纸笔和颜料,铺好,两人相视一笑。

屋外,灯火通明,熙熙攘攘;屋内,一灯如豆,翰墨飘香。

三日后,秦墨再次拜访慕容。

李府的老仆说,李大人去张大人家做客了,傍晚才会回来。秦墨正准备离开,却看见了她,李夫人上官氏,她刚回来。

“在下秦墨,有幸见过夫人。”秦墨说。

她点了点头,说:“公子有礼了。我夫君出门了,公子若无急事,便改天再来吧。”

他心中灵机一动,对正要进府的上官氏婉言道:“夫人,不记得在下了?”

上官氏回过头仔细地看了看他,说:“我未曾见过你。”

“夫人真是贵人多忘事,几年前在京郊,夫人曾妙笔指点过在下呀。”他说。

“我不曾到过京郊。”她说。

秦墨笑了笑,说:“噢?莫非是夫人还有孪生姐妹?抑或这世上竟有另一个与夫人一模一样的女子?”(www.xing528.com)

堂内,茶刚刚沏上,她遣退了仆人,问他:“秦公子所言之女,当真与我相似?”

“一模一样。”他笃定地说,果见她面色忧虑,继而说:“当年在下与那位女子有过一面之缘,她见在下的画中有不足之处,便妙笔指点一二。”

上官将茶杯放回桌上,眼帘不禁下垂,喃喃自语道:“看来,钰婳确有此人……”。

“夫人怎知这名字?李兄也曾提过她,说是……一位故人。”他用眼角余光观察着她。

“故人……故人……”她叹了口气,很轻很轻。

他决定再试,说:“夫人怎知此人?李兄常提及她吗?”

“夫君他……未曾提过,是我自己……猜的。”

“猜的?”他更加好奇。

“公子别再问了!”她站起身来,转身欲走。

“她是这样的,对吗?”秦墨也站了起来,在她面前,展开了那幅画。

刹那间,他看到上官氏恍若受了五雷轰顶,跪倒在地上,眼睛死死地盯着画中的女子。

“对,就是她,挂满了夫君的书房!”她说着,又忽然摇着头说,“不是的,那不是她,夫君说,那是为我画的。”

秦墨见她这般模样,心中五味杂陈,只好扶起她,问:“敢问夫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长叹了一口气,带着秦墨去了那间书房。

踏进书房的那一刻,秦墨看到白墙上、屏风上、桌案上、书架上,无不悬挂着姿态各异的女子画像!再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些画上的女子虽神情姿态各有不同,但根据容貌体态皆可以看出是同一个人——上官锦心。

可此时,秦墨心中有了更大的疑虑。他不禁地打开自己手中的画,仔细端详,痴痴地问:“钰婳,你究竟是谁?”

他像被摄去了魂魄一般,手脚木然,杵在原地,一束目光紧紧缠绕在画中女子身上。迷醉之间,女子衣袂似随风飘动起来了,周身晕染着若隐若现的光华,仿若临风玉立。待他回过神时,她已经站在了他面前。

秦墨看着她,这个陪伴了他三年的女子,第一次感觉她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不管以前曾有多少人笑他痴,日夜不离一轴画卷;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这世间有她的存在,但他相信。他一直感激老天的垂爱,让他在一纸画卷中邂逅了钰婳这个奇女子。她虽是画中人,如一袭魅影,亦幻亦真,但朝夕相处间,他早已将她画进了自己命里。他将她处处带在身上,是因为害怕失去她,因为她的存在就是薄薄的一张纸,是尘世间难存的一缕芳魂。他不敢想象,如果钰婳不在了,谁还能陪他看舞榭歌台,赏烟波画桥,画一辈子的画?

但此刻,看着眼前满室的画卷,看着身边这两个一模一样的女子,他的心乱了,一切都变得模糊而不确定。当他正想问她时,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们转过身,看见李慕容站在门口。

(四)

日光从廊外射进来,打在他的背上,将他染成一尊黑影,令书房里的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谁准许你们进这里的,出去!”李慕容大步走进书房,说:“都给我出去!”

上官氏似没有听见一般,款款走到慕容面前,抚着脸,说:“夫君,那画上画的不就是我吗?你不是要看我吗?我就在这里啊,可你为什么不看我呢?”她望着他,言语中含着哭腔。

李慕容看了她一眼,转过身去,没有回她。

上官苦笑了一声,从壁上取下一幅画,抚着画中女子,轻声说着:“还记得吗,那年六月,池中的荷花初开,你说我很美,要为我画下来,挂在书房里。呵,何止这一幅,那时的你一有空就说要为我画像。不到一年,这书房就挂满了我的画像。可你,却不再看我,而是时常有空便把自己关在屋里看这些画。人人都笑我,我家相公爱妻成痴,不见身边人,只顾画中身。可是,只有我心里最清楚,你夜里梦里,口中唤的都不是我的名字,而是钰她!钰婳!”说着,上官狠狠撕了手中的画卷,泣不成声。

慕容长叹了一口气,说:“对不起,心儿,我本不该娶你的。”

上官氏闻之如同晴空霹雳,跪倒在李慕容身前,问:“为什么?你不是喜欢我的吗?不然你怎么会为我画这么多画像,你曾说我是世间最美的女子啊!是不是我现在老了,没那么好看了,所以你不喜欢我了?”

慕容转过身来,扶起了满脸泪痕的她,说:“你说的那些往事,我何曾不记得?只是你有所不知,这其中另有原委……”

原来,二十四年前,自那晚茶馆之别后,上官的笑颜便在慕容心头挥之不去。回至家中,慕容伏案画了一宿,才终于把那幅画画好,当他睡醒后,发现眼前竟然站着“上官姑娘”,后来他才明白,她是画中的女子。

“她就是钰婳,对吗?”上官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

李慕容躲开她的目光,点了点头,继续说着:“从那以后,钰婳日日陪在我左右,阳春三月,她随我共赏烟雨,描绘桃李江南;六月初夏,她与我泛舟湖上,描绘十里风荷;九月金秋,她和我登高望远,描绘万山千红;寒冬腊月,她伴我长亭煮酒,描绘断桥残雪……”

“够了!既然她那么好,你为何不干脆守她一世呢?”她尖声质问,满脸皆是委屈的泪。

李慕容不忍心看她这样,走到屏中那幅画前,望着画中女子叹了口气,说:“我何曾不是这样想的,此生若能有她相伴,便是一世无悔了。但,终究还是我负了她。”

李慕容说,他出身寒门,又是家中独子,终究还是选择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数载年华转眼即逝,曾经默默无闻的他终于成为了圣上钦点的状元,名扬天下。但他也无心再作画,而是日夜辗转于官场应酬,苦心经营自己的官位,纸醉金迷的生活使他变得早已不再是往日的李慕容了。

“是你心里根本没有钰婳,是你自己亲手抛弃了她!”秦墨突然发声质问他,“你真的爱她吗?如果你爱惜她,就不会把她弃之火海而不顾!李慕容,你爱的还是你自己!”

他闻之一震,如梦初醒,跪在画前。

上官氏看着他的背影,苦笑着说:“你既负了她,何苦还来负我?”

李慕容说:“自那次雨中重逢后,我想起了从前茶馆的事情,我告诉自己,钰婳终究只是个‘影子’,我爱的人应该是你!我应该娶的人,也是你!所以我差人去打听上官家,忙着请人说媒、上门提亲。洞房那夜,我把自己灌醉,看着笑靥如花的你,骗自己说你就是钰婳,我依然可以一心一意地爱你,我们会琴瑟和鸣,白头到老。”

“是啊!我们可以白头偕老的!你看,我和她一模一样,你爱我不也是一样爱她吗?”上官强撑起笑意,挣扎着上前抱住慕容。

慕容摇了摇头,说:“纵使骗得了天下人,也终究骗不过自己。日久天长,我还是隐瞒不了自己内心深处始终空了一块。钰婳,她纵然是画中人,是你的幻影,但日久生情之后,影也可爱,幻亦成真,她也可以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啊!况且,她早已成为了我此生难以磨灭的一部分。而我当初怎么可以为了功名利禄,就这么轻易地抛弃了她!如今,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最后一点希望终于还是被摧毁得一干二净,上官脸上的泪早已冷了,她痴笑着喃喃自语着:“影也可爱,幻亦成真。”离开了书房。

日落西山,空荡的书房里,瑞脑金兽无言地吐露着袅袅沉香,仿佛萦绕着画中女子们无声的心事。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秦墨说。

李慕容早已注意到了他手中的画,伸手拦住他,说:“秦墨,你行行好,把钰婳还给我吧。这些年,我错失她,不想再错失后半辈子了。”

秦墨盯着他的眼,说:“她就在你眼前。”

“什么!”他惊道,“不可能!如果她在这儿,我怎么会看不见她呢!”

李慕容惊恐地睁大着眼,四处搜寻钰婳的身影,在房中四处乱撞,几盏烛台险些倒在他身上。然而,只有一个个画中女子,静静地、木然地看着他。

“李兄,醒醒吧!”

“醒不来了。”

房中的画烧了起来,一幅接着一幅。谁也不知道,她们痛不痛。

翌日,姑苏城的茶馆内依旧热闹,茶客们正津津乐道。只听店小二一边给一名男子斟茶,一边说:“客官,您听说了吗,昨天傍晚,那赫赫有名的李府起火啦!我听人说,这火只烧了园中一角的书房,可李大人,竟然就死在了这场火中……”身旁的几位听客们一阵唏嘘。

秦墨苦笑着摇了摇头,背上行囊,起身离开了茶馆。

师生微信对话

倚玲:老师,我是13中文1班的倚玲,前两天给您发了一份邮件,不知您有没有收到?

老师:倚玲,你好!我觉得三篇《画情》,任何一篇看起来都很一般。只是想把某个梦境故事描述出来而已,特色并不明显。但是,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你自己有意识地去写不同的版本。问题就在这里了。这三个版本你自己觉得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有什么意义?

我觉得你可以挖掘的地方就是三个不同版本的改变之处。你可以把三篇并为一篇吗?但让我看到三个不同的内容?!我想让你做个实验,一篇容纳三个不同版本的内容实验。

在做修改前,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个电影《罗拉快跑》。

倚玲:嗯,我也有这个想法,三个版本都是在前一个的基础上去做改变的,我想做加强版,可是每次阴差阳错地写出了新的不同之处。

老师:先看电影,再考虑如何学习。记住,版本的不同不在于细节的差异,而在于结局或者主题的变化差异。

倚玲:老师,您好,我是倚玲。自从上次与您交流后,我反复思考《画情》的修改方案;同时,这个月我正好在读沃尔夫的《创意写作大师课》,从中受到一些启发,也注意到很多以前没有留意的问题。

之前您提醒我注意三个版本有何不同与相通之处。我觉得从整体上来看就是叙述视角的不同,三个版本分别从三个人物的角度去看待故事。其实故事的主体和主题是基本不变的,但随着人物的改变,情节的增删,故事在悄然发酵一些新的东西。我以前有私心,写了三次的文其实都是为了突出主角的过错与忏悔,无论我怎么在技巧上绞尽脑汁,主题的单薄让这个故事始终撑不起来。如今,我想把三个版本里的三种人物视角用在同一篇故事里,让几个重要人物各占一席,讲出各自的所见所感。我希望《画情》不再单讲一人之情,而是有多种情的交织。

另一方面,是叙述顺序的问题,在第一版中,我是用顺叙,第二、三版中则为了设悬、吸引读者而用了倒叙、插叙等,但运用不够恰当反而容易让有些读者绕得云里雾里。

老师:开窍了~~

整理下,看你的修改版~~

我原先的意图,就是希望你跳出框架,不是一个故事说三遍,而是每遍有不同的东西出来~~或者是人物角度不同,或者是不同结局,皆可。

加油~~坐等看佳作。

学生写作心得

《画情》是我进入大学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如今这篇已经是第四个版本了,我每一次都会修改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写作的动机,是源于自己从小对绘画的热爱。为了高考,我曾“封笔”两年,这就好像生生地戒掉一种习惯,也像是亲手推开一位挚友。后来,当我重新拿起画笔时,大脑像白纸一样空白而茫然,笔尖犹豫地站在原地,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才好,那一刻我才发现时间可以冲淡很多东西,比如:感觉。于是,我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个爱情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很多人对他人或他物的喜爱或许就由此而起吧。在我心中,所画的人和物都是真的,他们有血有肉有灵性。我们有时会认为,有些人和事可以先放一放、等一等,可谁又知道他们未来还在不在呢?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把握和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不要等错过了再来后悔。

教师指导意见

这篇小说最大的特色,便是叙述视角的设定,小说分别从李慕容、上官锦心,秦墨三个人的角度各述一段,再综合三人视角成就了一段真假幻影的爱情故事。如同三瓣合一的三角梅,单一看似情真意切,三瓣合一才知情爱迷离。到底钰婳是否就是锦心,抑或钰婳只是锦心的幻影?李慕容所爱之人到底是锦心,抑或钰婳,还是他爱的是自己当年的青春年少,抑或只能追忆的爱情本身?

小说的本意在于描述一种疑惑,一种对于爱情的疑惑,爱情是否可以搁置,而搁置之后的复原,是否可以保鲜。于是人物的设定变成了一种理念的演绎。这种理念的设定,有点主题先行的味道,框架和故事走向都已经结构化,对于类型化的情爱故事创作,这样的设定和描绘是有利的,可以比较好地将故事顺承下去,再加上文笔流畅,故事基本上不太会有瑕疵。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结构先行,让人物先天缺少灵气,人物为了符合小说理念的演绎,容易形成一种标签化的人物性格。换句话说,人物的扁平化色彩明显,复杂度不够。李慕容的忏悔色彩太过浓厚,把之前对爱恋美好的追求及可能存在的纠结和失落淡化了。而上官锦心太过于文弱和委屈,只是沉溺于幻想的爱情之中自我麻痹,她的角色是否还有可能突破?至于秦墨,太过于理想化,落榜之人云游天下,他的失意有那么容易丢弃?这些都是可以去突破的地方。因此,此文还是有拓展空间的,要想成就一段真正有韵味的情爱故事,还要再练笔。但就短篇而言,此文已算中上之作,值得肯定。

师生通信

老师:

您好,倚玲非常感谢您的细心指导。

在思考和修改《画情》期间,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自我实现需求的最高层次方面,人物与自身的冲突。有时候,当人物意识到自己追求的并不是最初想要的东西时,矛盾就会暴发,甚至加剧。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小说故事中,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一天天在努力拼搏着,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有的时候,就算我们得到了,却依旧不快乐,甚至更痛苦。或许,回过头来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远离了自己的初衷,丢掉了最简单的快乐。《画情》的李慕容和上官锦心便是如此吧。在这个故事中,我也不断反思并领悟了很多道理,这是故事中的人物教给我的。

其次就是写作的细节问题,或许是由于我的性格吧,一直以来都比较中规中矩,很怕犯错,所以写作时也难免会有心理障碍,对每处细节总是斟字酌句,小心翼翼,往往因此忽略了整体的效果。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总是不敢轻易下笔写文,但这样就错过了很多灵感。平时,我的脑海中经常会有各种想法飞过,我会在心中酝酿,却迟迟不肯下笔(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的懒惰吧),当真正要写时,脑中的文段早已支离破碎,拼凑不起来了。

再者就是故事的情节安排上,我很好奇老师是怎么构思自己的故事情节。我在《创意写作大师课》中了解到一些作家的创作方式,有的人喜欢构思好大纲后再排兵布阵,有的人喜欢跟在人物后面看他们怎么走下去,等等。我之前创作小说时,都是先有了开头,然后一边写一边想着怎么编,写完了再修改,但大致还是有个方向的。在我的印象中,故事情节就像是孩子手中的一块块积木,很多小说里都有类似的情节,但看作者如何使用搭建这些“积木”,我觉得这样很神奇,不同的情节会把不同的人物拉近并碰撞,从而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情节也会渐渐改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这一切真像多米诺骨牌!

这个暑假里,我把小说和理论交替着来看,感觉效率高了很多。理论看起来不再那么枯燥乏味,看小说时也更能注意到作者的妙笔之处,这大概也是我喜欢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原因之一吧。不管是目前读本科,还是将来考研,我的目的其实简单,那就是看得更多,学得更多,发现更多,自然乐趣也更多。我有时会想,人生真的好短,而且只有一次,我总是希望体验到更多的感受,而文学乃至文艺,让我逐渐实现着这个梦想,因为它能带我走进另一重世界,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如此相似,有时又梦幻多彩,天马行空。以前,我喜欢画画却没能好好走这条路,便退而选择了文学,到如今,我渐渐明白“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这一道理。不管是绘画、音乐、文学、建筑……乃至生活,处处都有“通感”,我喜欢这种“通感”,也享受这样的过程。

如今快上大三了,感觉离走出校园不远了,心中难免不舍,因为身边有很多良师益友,彼此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是我所喜欢的“语境”,而在我回到家乡后,这种语境是不容易找的,身边的亲友中很少有人可以和我交流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体会。虽然网络越来越发达,但那毕竟是虚拟的世界,难免有一些隔阂。所以,我希望将来能考研成功,继续在高校学习和探索。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倚玲很想听听老师的看法和建议,期待您的回复。

倚玲

倚玲:

看到你的第四版修改,的确很欣慰,在可读性方面,比之前的三个版本改进了很多。对于你在写作中的感慨和疑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好好回应下。

第一,你提到“自我实现方面,人物与自身的冲突”,这的确是任何人都会经历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芸芸众生,都有困惑,都有遗憾,好的作品就在于将这些困惑和遗憾展现出来,让人们确实看到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在泥沼中挣扎和呼喊,不同的只是用喜剧的方式还是用悲剧的方式罢了。但是,切记,不要在作品中扔给读者一个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读出答案来。因为,只有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读到的才能真正打动他们。因此,以后写作品时要谨记,人物的性格不是一个标签,应该是一个过程,至少在作品中可以看到过程的变化,故事性也就在其中得以显现了。

第二,关于写作的细节,自然需要雕琢,但灵感也很重要,有时候转瞬即逝。特别是你之前已经有结构化的设计时,灵感有时候是你画龙点睛,抑或颠覆全盘的契机所在。但灵感不会突然到来,肯定是有所触动,因此多读书,多看作品,从经典作品入手,模仿,然后再转换创新或者组合调整进行综合都是可行的。其实,灵感就是艺术想象力的一种质的突破,所有被灵感光顾的作家,他的记忆性材料一定是敦实的,然后再将材料中的形象进行自由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形象或者是形象系统。

第三,关于写作的情节设计,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一般而言,下笔之前都会有一个大致方向,但这个方向不会太清晰,如果过于清晰和明确,人物的性格会比较晦涩和刻板。也许有些作家比较敏锐,在设计之前就有非常精确的描绘,用细节化结构设计出非常完美复杂的人物。但是,也有些作家会愿意接受突如而来的各种影响,从而转变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或者说是让人物自己说话,自行其道。这取决于作家的状态和所处的环境。

第四,关于写作的训练,读作品和学理论同时并进,是可以加快吸收和转换的。如果只是读作品,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认为写作是种很神秘的能力。其实,在通读理论的同时也看作品,再下笔练习模仿,然后进行转换和创新,完全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是改出来的,从哪下手,如何改进,这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当然坚持很重要,汗水是实现梦想必备的条件。

最后,对于你本人的学习计划,当然是持支持态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读爱读的书,做想做的事,这已然是幸福中人了。望持本心随意行,不忧,不惑,不惧,读书,写作,过好自己的青春岁月。

祝一切安好!

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