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今柑橘荔枝的生存条件和分布概况:中国气候变化

现今柑橘荔枝的生存条件和分布概况:中国气候变化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柑、橘的生态目前尚缺乏实验和观察,柑、橘的具体分布也缺乏精确的调查。因此,现今我国上述几种柑、橘地理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北界,此界线以北,非经特殊栽培,柑、橘难以成长。应该指出,柑、黄甘、楱、橙、橘、柚虽然都是亚热带果树,可是它们的品种不同,因而它们的生长条件也不一致。大致地说,它属亚热带季风区植物,与柑、橘中若干品种同是我国华南大陆沿海地区的特产之一,所以荔枝的生存条件在某些

现今柑橘荔枝的生存条件和分布概况:中国气候变化

柑、橘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芸香科(Rutaceae),供栽培和砧木用的有柑、橘(Citrus Linn.[2]),枳(亦称枸橘,Poncirus Raf.[3]),金柑(亦称金橘,Fortunella Swingle[4])三属数百种[5]。古籍所称秦汉时代中国的柑、黄甘、橙、橘、柚、枳、楱都是其中的一种。大抵黄甘、柑、橙、橘、柚属于柑、橘属,枳相当于今植物分类学上的枳属,楱相当于今植物分类学上的金柑属的一个种[6]。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因而分布地区也不一致。

关于柑、橘的生态目前尚缺乏实验和观察,柑、橘的具体分布也缺乏精确的调查。据初步了解,柑、黄甘、楱、橙、橘、柚为亚热带果树,大都为常绿乔木,橘类(Citrus reticutala Blanco)为常绿小乔木,楱(Fortunella japonica)则为多枝灌木,它们都适宜在温湿的环境中生长,不耐很长期的过低温度或过高温度;可是又需有一定季节的较低温度,以便休眠,贮藏养分,利于孕育花芽,开花,结果。

最适于柑、橘生存的气温条件,年平均气温在我国一般为18~24℃(世界其他地区可能稍高些),最冷月平均气温大致在10~15℃,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1 500 mm。一般来说,年平均气温在16℃以下,或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柑、橘就会生长不好(枳例外)。个别夜晚气温在-4~-6℃不会妨碍柑、橘生长(如1955年1月福州的霜)。但是气温达到-8℃仅数小时,柑、橘就会发生落叶现象;气温达到-8℃较久,或遇到更低的气温,柑、橘就会冻死。反之,如果白昼气温数周达38℃以上,柑、橘就会患火热病,叶和果皮焦枯;湿度小的地区,甚至几小时的高温即会使柑、橘焦枯;在湿度较大的地区,38℃的高温却影响不大。雨量不足而灌溉便利的地区,或湿度、雾及土壤中水分可资补偿的区域,也可栽培柑、橘。以无霜多雨、夏季湿热、冬较干寒的区域,或雨量较少而水源充沛的地区,栽植柑、橘尤为有利。因此,现今我国上述几种柑、橘地理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为北界,此界线以北,非经特殊栽培,柑、橘难以成长。

笔者于1956年8月赴北京开会,乘火车经过济南、天津保定、郑州等地时,曾注意观察车站附近的栽培植物,未见过柑、橘。在北京停留期间,到过一些地方,也未见柑、橘。为了深入了解,曾托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王恩涌调查北京一带的柑、橘栽培情况。据他1956年11月回信,亦称少见,只是在温室中略有栽种,供实验而已(学名不详)。

据耿福昌面告笔者,抗战时期他在西安、洛阳一带见过花盆栽种的柑、橘(学名不详),但是数量稀少,冬季移入室内温处,并且植株矮小,果实也很小,供观赏而已(看来是盆栽金柑)。西北大学雷明德1956年10月23日复函,也称西安及其附近就目前所知尚无人种植柑、橘[7]

由上所述,可见现今黄河中下游很少栽培柑、橘,除非特别保护,才可成长,且生长发育不佳,供观赏或实验而已。

秦岭—淮河以南则与以北大不相同,在一定的海拔以下,一般不需特殊保护,就可以种植柑、橘。大概陕甘境内秦岭南坡的柑、橘产区是我国现今柑、橘分布纬度最高的、不需人工特殊保护的经济栽培地区(相当于北纬33°余)。就目前所知,如甘肃的成县一带和陕西城固县的升仙村,都有柑、橘生产,升仙村尤为著名。据耿福昌抗战时期在该村进行地理考察,该村有相当广的柑、橘林,树种颇多(学名不详),植株高达3 m以上,果实颇大,味甜美,和四川所产的相似,过去为贡品,现代远销西安、兰州等地[8]。(www.xing528.com)

至于广东、福建的大陆沿海,在一定海拔以下地区柑、橘栽植达到海拔360 m时,既不开花,也不结果。柑、橘的生长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较为有利,这一地区不仅是我国并且是世界上栽培柑、橘最好、最多的地区。此区以南终年湿热的热带气候区域,柑、橘的植株生长虽然很快,但是发育却差,花少果劣,反而不及亚热带沿海地区所产的柑、橘果实甘美。

应该指出,柑、黄甘、楱、橙、橘、柚虽然都是亚热带果树,可是它们的品种不同,因而它们的生长条件也不一致。如橘(Citrus reticutala Blanco)的耐寒力大于橙(C.sinensis Osbeek),可分布于较后者温度低的地区;橙的耐寒力又大于酸橙(C.aurantium Linn.),又可分布于较后者温度低的地区;酸橙的耐寒力既低于前二者,故只能分布在更暖的地区。

至于影响上述几种柑、橘的自然条件是错综复杂的,例如在近海或濒大湖而气候可受海洋或大湖调节的地区,或有其他因素,使其成为较温暖湿润的区域,则柑、橘的分布可达到纬度更高的地域,欧洲的地中海苏联的黑海、里海沿岸的部分地区,柑、橘分布的地区纬度达北纬44°许,就是显著的例证。总括地说,柑、橘分布地区的纬度在欧亚大陆东西岸是不同的,东岸较低(北纬33°多),西岸较高。

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较上述几种柑、橘耐干寒,在我国年平均气温16℃以下,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地区还可生存。枳在全休眠期,气温短期降至-20℃也不会被冻死;如系长期低温,则受不利影响,如发芽困难等现象会发生;气温更低,则无法生存。因此,枳在现代的华北南部还有栽培,例如青岛即有少量栽培[9]

柑、橘的生存条件虽略如上述,但是经过人工优选,杂交培育耐寒品种,加上御寒设备,可以使柑、橘新杂交种栽培到纬度更高、更为寒冷的地区。比如苏联培育的柑、橘杂交种,是一种矮小的、匍匐的、落叶的木本植物,耐寒力较枳还大;加以挖壕栽种,冬季在壕上盖竹帘、茅草等保温,所以它能在北纬50°以上、更为寒冷的地区种植。不过毕竟新杂交种的性质既已改变,而该处环境的条件也大不同,所以该种柑、橘不仅形态特殊,而且它的果实品质也较差,与我国闽粤大陆沿海柑、橘的植株高大、果实甘美相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

荔枝(Litchi chinensis),古籍或作离支,亦作荔支,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常绿乔木。荔枝的生态和具体分布,亦如柑、橘,目前了解也很不够。大致地说,它属亚热带季风区植物,与柑、橘中若干品种同是我国华南大陆沿海地区的特产之一,所以荔枝的生存条件在某些方面和柑、橘相似,如适宜于温湿的气候条件、不耐很长期的过低温度或过高温度,但又需经一定季节的较低温度,以利开花结果。在较为干寒的地区,如果不改良品种,或缺乏人工御寒手段,或不采取灌溉的措施,固然生长发育不好,甚至无法生存。在终年湿热的热带区域,荔枝生长较为迅速,植株高大。但是,如在西印度群岛的波多黎各(Puerto Rico),3~4年才结实一次,且品质不良;又如我国海南岛的荔枝,果实的核大,肉薄且酸,当地人们把它的植株作为薪炭用材砍伐[2]。可见荔枝所要求的生存条件,较一般柑、橘更为严格,突出地表现在温度条件上。荔枝也需有较为干寒季节,但是它的耐寒力却较柑、橘为低,夜间很短时间(几小时)遇-4~-6℃的低温无显著影响,但是时间较为长久,或遇更低的温度,则使其生长发育受不良影响,甚至死亡。正由于这样,我国华南大陆沿海就不仅成为现今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多、最好的地区。长江流域中仅川江河谷的南部,如泸州一带种植尚多,其他地区在人工保护下勉强可栽培,秦岭—淮河以北没有栽种[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